宓鑫君
攝影技術等科技手段的進步為紀錄片的拍攝帶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但受到商業利益的影響,還有部分紀錄片開始過分追求商業利益,導致紀錄片失去了本身真實性特點。攝影師作為拍攝紀錄片的重要技術人員,對于一個紀錄片的質量非常重要。因此,在對村落文化進行記錄的過程中,攝影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專業性與創作能力,為紀錄片帶來更多經典畫面。除此之外,攝影師還需要保證紀錄片能準確表現村落文化的真實內容,保證攝影師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最精準的反應浙江村落文化內容[1]。
除攝影師與攝影技術、攝影設備等條件之外,導演也是一個好的紀錄片必不可缺的部分。好的導演會直接影響整個紀錄片的定位與價值,這種說法得到了國內外視頻創作人員的認同。好的導演能夠挖掘到拍攝內容中最適合主題的部分,還能在設計拍攝內容時提出有價值的方案與題材。很多非常優秀的紀錄片都是由一個專業、優秀的創作隊伍創作而成的,而這其中,作為核心之一的導演非常重要。因此,在進行村落文化紀錄片拍攝之前,應當對拍攝團隊進行一定的培訓,使其能夠有較多的機會學習村落文化紀錄片拍攝的重點內容,使其能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滿足村落文化紀錄片拍攝、創作的實際要求[2]。
在對村落文化進行拍攝過程中,不僅需要向觀看紀錄片的人展示浙江的村落文化,還需要挖掘觀眾心中對于村落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使其能夠在觀看的過程中感受到紀錄片的主角就生活在自己的身邊,使紀錄片的內容主要是在記錄這些普通人簡單的生活、忙碌的工作,表現出平凡中的不平凡。這些人就在我們身邊,就在生活的各個角落,這些真實的內容才能真正的引起觀眾的共鳴,飽含濃厚的人文情懷,觸動人心。
1)良好詮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村落”二字在《辭海》一書中的解釋為“村莊”,在《辭源》一書中的解釋為“鄉人聚居之處”,這兩個解釋雖然有些單薄,但是依舊可以從中分析出“村落”這個屬于中國的詞匯代表著一種質樸的、大眾的文化,是屬于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環境。“中華民族”是由多個民族、無數個家庭組合而成的,因此,村落、中華民族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都屬于小農經濟下農耕文明的產物。
2)促進浙江村落的建設與發展。隨著產品服務的同質化發展,一些古村落在進行建設過程中也逐漸呈現出趨同性與一致性。對浙江村落文化的研究與記錄,主要是為了能為當地新農村的建設提供良好文化環境,使其能在自由、和諧的環境中傳承與發展浙江村落文化,為我國村落保護與發展工作的實踐提供有效指導,塑造新時代背景下新農村整體形象。
1)經濟。優秀的紀錄片能夠為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一經播出便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第二季內容更是拉動央視紀錄片銷售量增長了50%,《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的內容更是開篇就創下了1.572%的收視率,成為當晚微博話題榜首位討論話題。
2)文化。浙江村落文化紀錄片的拍攝是以當地歷史文化、名勝故事、民俗風情等為主要內容,闡述了當地的特色傳統文化。因此,在該紀錄片播出的過程中,不但能夠得到浙江本地居民對于紀錄片內容的認可,還可以使更多的人群認識到浙江的魅力,使其能夠在了解浙江文化的基礎上設計旅游線路,有利于促進浙江村落文化的進步與發展,為當地的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動力,為當地村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生活。浙江村落文化紀錄片拍攝的內容主要是人民群眾的生活,市井叫賣的小販、農田里耕作的農民、滿是老繭的雙手和滿是皺紋的臉,這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出現在鏡頭中,一定可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與支持。只有真實才最動人,只有真心才最感人。
承載優秀民俗文化并傳播優秀民族文化是紀錄片的主要功能,將民族文化與紀錄片相結合,能最大程度表現出民族文化的優勢與特點,能有效提高人民群眾對其內容的認同感,提高村落文化紀錄片創作水平,最大程度發揮民族文化的價值與內涵。紀錄片重視對于“真實”的追求,因此,制作者在完成村落文化紀錄片制作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自身所存在時代背景下表現出的文化特征,選擇合適的題材內容與切入角度,使用合理的敘事方式與拍攝技巧,為受眾帶來正確的文化導向。在進行紀錄片拍攝時,制作者應當準確把握文化特征與審美特征,使其能夠顯著的表現村落文化的內涵與價值[3]。
從筆者的了解與總結而言,傳播效果是受眾在接受相關傳播行為之后產生的心理、認知或行為上的變化。也就是說,信息傳播者的意圖與目的通過傳播行為表現出來,而這種傳播效果可以被分為以下3 個層面進行詳細論述:
1)認知層面。傳播過程中,信息會對受眾產生強烈影響,首先受到影響的便是認知層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覺系統。受眾對于信息中包含的文字、圖形、音樂、圖片等內容有一個大概的認知或是淺層記憶,這樣的記憶會給受眾心中形成固有認知,最終使其認知層面受到影響,出現一定程度的改變。
2)心理與態度層面。在認知層面受到影響之后,心理與態度層面便會緊隨其后,受到信息的沖擊與影響。信息在傳播時,受眾對其內容的接受過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受眾的行為觀念與價值觀,之后便會引發受眾心理、情感與態度的變化。
3)行為層面。在受眾的認知、心理、態度等層面發生改變之后,受眾的行為自然而然的會受到影響,出現潛移默化的改變。也就是說,受眾心理、態度與認知的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受眾的行為產生影響,而受眾的行為也會反作用于受眾自身的心理、態度與認知。
根據筆者利用網絡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可知,觀眾們在觀看了以浙江村落文化為主題的紀錄片之后,會對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特色、名勝古跡等產生強烈興趣,有很大一部分觀眾承認在看完了紀錄片的內容之后想要去浙江旅游,游覽那里的名勝古跡,嘗試浙江的美食,甚至還有一部分對浙江抱有固有看法的人群也開始摒棄原本錯誤的認知。浙江村落文化紀錄片之所以能夠得到巨大的反響,主要是因為其歷史文化底蘊濃厚,民族民間文化特色鮮明。因此,其他地區在拍攝以村落文化為主題的內容時,應當以浙江村落文化紀錄片作為參考范本,以促進村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當地新農村建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4]。
根據文中內容可知,在拍攝紀錄片過程中,創作者能夠借助鏡頭與文本詳細表現浙江村落文化,充分體現村落文化中包含的文化完整性、藝術性與民族性,從這其中我們也能夠發現我國文化始終處于螺旋式上升狀態,從未出現中斷現象。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是浙江村落文化表現出的特點,因此,浙江村落文化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當充分表現出自身特色,結合互聯網時代特點進行宣傳,為浙江村落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興盛創造良好條件。只有利用記錄片等多種形式對浙江村落文化進行傳播,才能使其進入到大眾的關注視野之中,為浙江村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帶來新的活力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