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青,景哲
?
淺談接地電阻及其正確的測量方法
胡俊青,景哲
(山西省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接地是確保電力系統、電氣設備安全運行及人員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通過電氣設備的某部分與大地之間做良好的電氣連接來實現的。接地阻值正確測試既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和人員安全,又可保證接地裝置預算投入經濟合理。
供配電系統;接地電阻;電氣安全;保護接地
供配電系統的正常運行中,要保證其安全性,防雷和接地是電氣安全的主要措施,另外防雷主要措施是通過接地線泄放雷電流入地,可想而知接地的重要性。掌握電氣安全、接地的知識理論非常重要,著重對接地分類、概念、阻值要求以及測量方法進行了論述。
接地分為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重復接地。
工作接地是正?;蚬收锨闆r下,為了保證電氣設備或通信設備的正??煽窟\行而設置的接地系統。比如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邏輯地、防雷接地、電壓互感器一次線圈的中性點接地等。
保護接地是在故障情況下對地電壓設備外漏可導電部分進行的接地,比如用電設備金屬外殼、支架等接地。
重復接地是將零線或PE線上的一處或多處通過接地裝置與大地再次連接(備注配電室為TN-S系統,引出去的PE線與N線則應嚴格分開,N線不應重復接地)。
接地電阻值為衡量接地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正確了解接地的概念尤其重要。大地是電阻非常低、電容量非常大的物體,在吸收大量的電荷后仍能保持電位不變。接地是將電氣裝置某些部分通過接地線與接地體電氣連接,提供故障電流及雷電流的泄流通道,提供零電位參考點,確保電力系統運行及人員的人身安全。
接地電阻值是接地電流由接地極流入大地向遠處擴散所遇到的電阻,理論定義為接地體對低電壓與接地電流的比值,對低電壓為電氣設備接地部分與零電位之間電位差,一般零電位的地方指離接地體或故障點20 m遠處,接地電流為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電流經接地裝置流入大地呈半球形三開的電流。主要由接地體本身的電阻、接地體與土壤的接觸過度電阻與接地極周圍的土壤電阻三要素組成,接地阻值主要部分為周圍土壤的電阻,因此,接地施工時土壤電阻率為阻值大小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在設備阻值要求較低的情況下,換土為必須選擇。接地極形狀也決定阻值大小,接地體有效長度不應大于2倍土壤電阻率開方,接地電阻只適用于小型地網。
接地體形式有人工接地體和自然接地體。自然接地體通常借助建筑物基礎鋼筋作為接地裝置;水平接地體材料通常為電導率較好的耐腐蝕金屬或石墨材料,比如銅管、銅帶、銅板、鍍鋅扁鋼、優化接地模塊等。根據現場條件可以設置為有水平接地體、垂直接地體和環形接地體。
各種電氣系統或信息系統在實際運行中要求的阻值均不一樣,對接地裝置接地電阻進行限定,實際上就是限制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保證人身安全,對信息系統還有確保系統穩定運行的作用。
電壓為1 000 V以上的中性點接地系統,電氣設備實行保護接地,要求≤0.5 Ω。電壓為1 000 V以上的中性點不接地系統,當接地裝置用于1 000 V以上的電氣設備時,要求≤250/Ie Ω,同時≤10 Ω。當接地裝置與1 000 V以下的電氣設備共用時,≤125/Ie,同時應滿足1 000 V以下設備本身接地電阻要求。
電壓為1 000 V以下的中性點不接地系統,考慮到對地電容較小,要求≤4 Ω。總容量不超過100 kVA的變壓器或小型供電系統,電容電流更小,要求≤10 Ω即可。
電壓為1 000 V以下的中性點接地系統,電氣設備實行保護接地,要求≤4 Ω,總容量不超過100 kVA的小型供電系統,要求≤10 Ω即可。
獨立接閃桿的接地阻值要求不宜大于10 Ω,在土壤電阻率較高的地區,可適當增大沖擊電阻,但在3 000 Ω·m的地區,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 Ω。
共用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按50 Hz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確定,不應大于按人身安全確定的電阻。作為專用泄放靜電的接地裝置,其接地阻值應小于100 Ω。對于特殊設備所要求的接地阻值,應按其說明來設計其接地阻值。
接地電阻的測試中,實際檢測儀器所測的阻值為工頻接地電阻。因滿足各種接地系統的要求,這些系統需要具有不同的測試原理的測試儀器。儀器選擇應滿足以下原則,一般選用“三極法”測試:①儀表的測試電流必須采用交流信號,因直流會產生電化學作用,使土壤極化,從而導致測試結果與通過交流時不一樣。交流故障電流或防雷電流為極豐富的浪涌電流,測試頻率應在25~1 000 Hz之間。②儀器應具有大于20 dB以上的抗干擾能力以防土壤中雜散電流的干擾;具有大于500 kW的輸入阻抗,減少因輔助電極與土壤間接觸電阻引起測量誤差。③對于高壓或超高壓變電所超大地網來說,應當采用“接低阻抗”的概念取代“接地電阻”,應采用輕便準確的差異頻測量系統獲得接地阻抗的正確結果,同時建議規程采用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作為判斷依據。
接地阻值數據準確與否,影響因素較多,比如人為因素、測量環境、儀器設備、天氣影響等,常規操作中應按測試規范要求進行。
在檢測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①減小人為誤差,檢測隊伍應立足本職工作,有責任心和敬畏心,能充分認識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測試人員有熟練的工作技能,正確識別接地系統的類型及接地系統對阻值的要求,對所測數據有粗略的判斷,能夠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具體問題,對數據進行合理分析,最大限度保證接地數據準確性,真實反映接地裝置的接地效果。避開季節因素誤差,應在每年同一季節進行測量,應盡量避免在雨天、土壤潮濕時及在凍土地帶進行測量。②輔助接地極安放區應在同一水平面(無坡度),周圍土壤電阻率應一致,干濕程度一樣,地下無管線、電纜,地上無架空線,周圍無變壓器等。③在實際測量時,特別要注意電壓輔助電極和電流輔助電極與接地極之間的距離。電壓輔助極應放在E電極與C電極電阻區域不重疊的部分,才能測出較準確的測量值,實際操作中,電流極與接地體應足夠遠,應大于40 m。根據理論,P極應放在距接地體極0.618倍接地極距電流極距離處,電壓接地極P與電流接地極C距離應不小于20 m。在城市密集樓群的建筑物的接地時,由于距離的限制,電流接地極和電壓接地極往往無法進行理想的布置,在這種情況下,電流接地極C和電壓接地極P與被測接地網G三者成三角形測試,每邊長為20 m。對于被測接地網G的周圍都是瀝青或混凝土路面,用帶水的布質物料裹住輔助接地極,并在接觸地面倒水,靜等幾分鐘后測試。④測試線不要纏繞在一起,盡量順直,避免相互干擾,如果需要加裝測試線,則應扣除這段加接線的阻抗值,此段加夾線的阻抗值必須是用本儀器測試出來的值。⑤對于有斷接卡的接地線,測試電流對室內設備有影響時,必須斷開測試卡測試接地阻值。⑥測試過程中,當發現指針來回擺動,應使用“AC.V”鍵進行地電位測量,大于10 V時,不宜進行接地電阻的測試工作。地電位較高時無法取得較準確的結果,而且有損壞接地電阻測試儀器的風險。⑦應采取多點測量取平均值的方式限制或減少隨機誤差。在取值過程中,根據萊特準則的原理,殘余誤差大于標準差3倍的測量值應剔除。
總之,因接地系統在電氣和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因此平時接地阻值準確測試非常重要,我們應按規范要求進行,以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和人身安全。
[1]楊仲江.防雷裝置檢測審核與驗收[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9.
[2]王學良.防雷裝置檢測技術[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2.
[3]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S].出版社不詳,2011.
2095-6835(2019)07-0129-02
TM86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7.129
胡俊青(1986—),男,山西五臺人,學士學位,工程師,主要從事氣象防災減災、雷電防護方面的研究。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