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軍
(山西筑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關于建筑有很多定義,建筑被視為是“凝固的音樂”、“石頭的史書”,其中“建筑是石頭的史書”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的文化性。建筑可以反應不同民族的文化與社會形態。因此,建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比如我國著名的故宮建筑群落,它記錄了我國古老的歷史。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建筑物因建筑材料與建造方法的不同,對應地就反映在特定的建筑物上。因此,建筑就像歷史的記錄或者一副歷史畫卷一樣。但是如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別是外來文化包括外來建筑文化對國內建筑設計思想的影響。每個地區的建筑風格及特色漸漸缺失。
幾千年來,伴隨著歷史長河的進程,古代建筑雖然功能與材料變化不大,但因民族不同、審美不同,建筑風格也產生了很大的區別。在古代,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也會產生一定的交融與碰撞,從而形成不同時期典型的建筑風格。談到古代的建筑風格,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商周以后所形成的三個典型的時代風格:秦漢風格、隋唐風格、明清風格。它們是封建社會前、中、后三個時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王朝,同時也是國家統一、安定的三個時代。由此可見,建筑是歷史的載體,是時代的產物。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對外交流日漸頻繁,不同地區的建筑文化產生了廣泛的交融與碰撞。在這種趨勢下,很多建筑設計借鑒西方一些設計理念,而忽視了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過去的二三十年,由于對傳統民族與文化重視不夠,導致各地的城市面貌相同,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可識別性太差,沒有任何民族特色。在當今時代,建筑設計應更多關注當地文化傳統特征,避免“國家化風格”的建筑。建筑設計鼓勵應用新建筑技術、新型材料進行建筑設計實踐的創新。但是在創新的過程中,應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保持中國傳統建筑的文化性。
現代建筑地域化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保證的就是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保持。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結合地區背景以及文化審美來對現代建筑設計方案進行優化。通過對建筑外觀、結構等的改變來體現當地文化內涵。設計人員要結合當地文化背景,不斷對建筑結構進行優化設計,參考文化中的典型符號來對建筑的設計細節進行打磨調整,保證設計中可以體現當地的文化背景。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結合現代的設計理念,將地域性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的設計技巧之中,保留傳統文化,創新設計理念,在現代環境下實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地域性現代建筑設計的目標是實現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有機結合。不同地區的文化體現了其發展歷史,現代建筑的設計中則體現了現代社會發展理念和審美觀念,在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實現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避免兩類文化和審美思想產生沖突,影響建筑的設計質量。現代建筑的設計人員要結合當地社會的發展情況,采取一定的措施實現建筑設計中傳統文化和現代審美的結合,保證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當前城市建設不斷推進,高層建筑等多種設計理念開始廣泛應用,為了滿足當前的城市建設需求,設計人員要優化設計理念,提升自身設計能力,保證設計方案的完善性,保證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體現和傳播。
在實際的設計中,設計人員要保證傳統文化得到體現的同時,應當豐富建筑空間設計,以此來提升現代建筑的空間感以及商業空間價值。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用途設計多種空間形式。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且設計風格以及地域元素上也可以有多種選擇形式。室外空間較大,在裝飾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廣場的建設主體來制訂不同的設計風格,對地域文化中的雕塑、特產以及民俗藝術等進行宣傳,保證居民對本地文化的了解。室內空間設計中可以使用本地的建筑裝修特色元素和現代家居相結合的設計思想,保證實用性的同時體現地域性歷史文化要素,通過多種空間設計方式配合來完成對地域文化的宣傳。
在現代建筑的地域化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了解,并將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建筑設計結合。在實際設計中,設計人員要融合兩種設計思維,充分利用傳統文化元素,推動建筑的細節設計。在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應當保證建筑可以體現傳統文化元素,集成表現文化特色,使得傳統文化精神可以在建筑中得到體現,滿足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求,保護傳統文化。在空間設計上,設計人員可以使用傳統的院落以及街巷設計,體現地區特色。在造型設計上,設計人員可以將傳統建筑中的外挑廊以及人字墻等設計要素在現代建筑細節設計中進行使用。
在如今對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在這種大趨勢下,建筑同樣也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各個城市面貌出現了千篇一律的面貌,國家與國家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建筑差異性越來越少,城市面貌越來越相似。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還是有許多建筑師對于本地的建筑文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也進行了很多設計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