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亭亭
(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生態化城市是近些年為了應對我國當今嚴峻的環境問題產生的一種新型設計與建設理念。生態化城市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生態化城市簡要來說是可以實現城市綠色發展,資源的良性循環以及生態平衡,將城市住宅、自然環境以及人類日常活動融合為一體,進而實現自然系統內部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以及人與人和諧的人類居住區。在生態城市設計規劃與建設之中的人與自然和諧以及自然系統內部和諧是生態城市的基礎所在,即生態城市不應該只滿足自然系統的內部和諧,而是應該在滿足人類的自然需求的基礎之上,將自然系統調整到最為平衡的狀態[1]。
現階段隨著各個區域內部城市化規模擴大,進而使得城市內部的綠化面積大部分減少,不符合我國生態城市規劃設計與建設要求,所以若想達到建設生態化城市的目的,政府機關以及城市規劃設計人員應該將城市之中的綠化工程重視起來,以綠色生態為城市發展理念,在保證城市綠化面積可以達到相關法律規定的基礎上,盡可能提高城市內部綠地的使用效率。在生態化城市設計規劃與建設過程之中,對于城市內部園林的建設應該加大投入資本,城市內部園林是城市建設之中主要的綠化工程,不僅可以提高城市內部的綠化率,而且還可以提升城市人民的生活質量。園林的景觀設計應該根據各個城市的發展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合理設計出具有實際觀賞以及綠化作用的園林景觀,園林的景觀規劃分為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景觀兩類,自然景觀以植物、水體以及景觀石為主,而人文景觀以景觀建筑以及雕塑為主,將二者巧妙融合可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另外,城市政府應該及時普及生態化城市的基礎理念,營造良好的城市綠化氛圍,并且制定嚴密有關于生態保護的相關政策,防止出現綠化景觀以及城市植物被破壞的現象[2]。
若想讓城市內部實現生態化發展,綠色低碳能源的引入與推廣顯得尤為重要。城市政府應該對當前城市的主要能源結構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之上確定可以符合滿足城市發展需要的能源利用策略,進而引入適當的綠色能源,盡量減少生態化城市發展之中的能源消耗,使得城市可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各項要求。對于能源消耗較大并且對城市污染較為嚴重的工業區域,政府機構應該及時對工業區域內部的各種工業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引入低碳能源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從源頭上提高工業區域的環境適應性。
城市內部的交通系統是生態化城市設計規劃的重要部分,傳統城市內部交通系統的規劃不能考慮城市內部實際的生態特點,進而使得交通系統無法迎合現如今生態城市的建設。城市設計規劃人員在進行城市內部交通系統的設計時,應該及時對城市內部各個地區實際的現場環境進行考察,根據實際的地質環境規劃出對于生態友好的生態系統,在滿足人們實際日常的交通需求的基礎之上,盡可能保留原有的綠地,水體以及植物,并且應該在設計過程之中注意城市之中存在的名木古樹的保護,防止原有的生態資源受到破壞。另外,設計人員還應該根據實際城市的交通特點,提高交通車輛較為擁堵區域的綠化程度,例如:增加綠色植物的種植數目,選用綠化作用較強的樹種做為行道樹等等,進而可以及時降低汽車尾氣對于城市內部生態環境的污染,提高人們日常的生活質量,達到生態化城市設計規劃與建設的預期目的。
水資源的保護應該成為生態城市建設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所以政府機構應該根據城市內部當前的水資源情況,了解市場環境,優化水資源的保護工作以及保護水資源理念的推廣工作。另外,對于污水凈化的相關單位,應該加大對其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的檢查力度,優化污水凈化設備,簡化凈水流程,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與質量,使得城市具有良好的水資源環境。
若想實現生態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應對城市內部環境差、人們綠化意識較弱的問題,政府方面需要提高對于環境治理方面的力度,對于各種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區域內部的生產設備進行及時的質量檢測,一旦發現其排放的污染物超出規定標準應該及時對其整治,提高建筑節能技術的使用比例,優化人們使用的燃料類型,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城市內部的環境污染。城市內部環境的治理與城市內部每一個居民息息相關,所以政府方面應該積極鼓勵居民參與到環境治理工作之中來,使得環境治理可以與基層居民密切相關,提高城市居民的環保意識,促進生態化城市規劃與建設的進度,使得城市內部整體生態水平可以得到切實有效的提升。
綜上所述,生態化城市的規劃設計與建設對于城市未來能否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相關政府機構以及城市規劃人員應該及時重視城市的綠化工程、引入綠色低碳能源、構建綠色交通、提倡水資源保護以及增強環境治理力度,系統性提高我國城市的生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