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庚
(江西中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與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交通行業得到迅猛發展,由于我國對公路工程建設的大力支持與引導,我國各大城市公路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同時也對質量標準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提高公路工程質量,必須深入談分析當前施工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加強對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因此,文章就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體系實踐進行分析具有現實意義。
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與其他項目施工具有較大差異,公路工程施工不僅施工周圍長、工程量大,施工環境惡劣以及施工管理難度大等特點,公路施工施工對城市交通也存在了一定影響,實際上,就公路工程施工來說,其對城市交通影響是十分廣泛地,不僅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社會生產,還涉及到多個部門,包括水電行業、交通部門與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等等。公路工程項目施工基本都是在戶外進行,路基與路面等交叉作業,也就是說一個施工環節可能涉及多項施工工序與施工技術,而且施工人員流動性大,文化程度與素質普遍偏低,也進一步增加了施工管理的復雜性與難度。
具體來說,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指的是施工企業對公路工程項目施工整個壽命周期內各項事務與施工環節,通過制定、實施與發布施工標準,規范施工作用,以此達到預期目標的運動過程。根據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職能以及ISO9001、ISO14001 和ISO50430 的質量標準化要求,在遵循《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和工作標準體系》的相關要求與制度下,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體系是一個由眾多類型結合到一起的集合體,包括技術標準、施工標準與管理標準等,這就構成了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中的“三大標準”,加強對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建設,以技術標準為指導,管理標準為重點,對于提高工程質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
首先,規則制度。在公路工程項目實際建設過程中,質量問題不僅涉及到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還與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息息相關。但是大部分施工單位只重視施工進度,一些施工質量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加上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這給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埋下安全隱患。缺乏統一的監管標準,監管體系不健全,施工現場材料質量控制不到位,導致原材料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監督部門沒有根據公路項目施工標準設置質量監督職務與專門人員,部分施工人員沒有嚴格依照施工要求與程序進行操作,施工技術水平比較落后。而公路工程是城市規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體系設計不僅要從多個層次與角度就工程建設中的各項要素與各個階段進行全面細致分析與評估,還需要與城市很多規劃部門進行深入交流和溝通,加強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以及高等院校等合作關系,將公路工程建設與城市其他規劃進行協調、統一發展,只有各個部門規劃共同友好發展,才可以適應城市發展需求。與此同時,根據公路工程管理形勢的變化,對監管工作的方式與內容進行創新,還需要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明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步驟與相關要求,在具體監督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工程建設原則,對設備質量進行全面檢測,保證其符合建設要求[2]。
其次,科學發展觀。公路工程作為一項公共基礎設施,其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與公開性。政府在公路工程領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的政府監督指的是在政府的監督指導之下,監督與控制交通工程施工全過程,檢查監督施工企業的工程質量是否符國家標準,是否嚴格依照相關要求與規定進行操作,而施工工程的造價是質量監督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體系設計更應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準守國家法律法規、服從國家黨組織路線,以此滿足我國公路建設施工行業的健康發展[3]。
最后,規范性原則。在建筑工程項目中,有些施工單位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擅自更改施工流程,并且對于施工安全隱患排查不全面、不徹底,在沒有形成科學準確的參考數據之下就開始施工。根據實踐情況來分析,在公路質量監督管理中,相關部門只是對路基、邊坡以及路面等內容進行抽樣檢查,并未涉及到其他領域,對于隧道、橋梁等部分施工并未給予應有的重視。規范性原則要求施工參與單位遵循程度上、行為上和結果上表現的一致性,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體系設計應該增加明確規定,建立健全相關機制,使得監督管理機制的改革步伐與社會發展趨勢相符合,在常規監督與調查工作中,由三名以上的職工組檢查小組度現場監督執法情況進行管控。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公路工程建設數量越來越多,而工程質量始終是人們與社會關注的話題。文章就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標準化體系進行分析,保證工程施工質量與安全,促進公路工程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