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云
(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混凝土技術是一種建筑工程中常用到的技術,它本身具有的穩定性、堅固性成為路橋施工項目中的基礎技術,但是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更新與發展,混凝土技術的弊端逐漸顯露了出來,如何找出這些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是本文要研究的重點,也是未來路橋建筑項目進步的基礎。
在如今市政路橋施工中,對混凝土展開配比設計時經常會收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且在市政路橋實際展開施工時,如果混凝土的配比設計人員沒有針對礦物摻合料的實際量份,展開科學、合理的計算與區分,并不斷增加礦物摻合料的實際摻入量份,就會導致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比設計中的預計時間長,最終就會出現無法按照設計展開施工的問題,從而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
混凝土其自身具有硬度大,承壓性強的特點,但是在混凝土運用到市政路橋施工時還需要根據施工方案混入其他的原材料,以達到施工的要求。混凝土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最早主要應用于建筑行業,因建筑行業對混凝土的彈性要求不高,混凝土彈性差的問題并沒有顯露出來,因此在市政路橋施工中過度的強調其承壓性而忽略了混凝土的彈性問題。但是路橋面的承壓力不均勻,而且負荷量極大,因此當重物長期作用到彈性較差的物體上時,其就會對物體造成破壞,因此由于混凝土彈性較差,路橋面經常會出現開裂等問題。
混凝土收縮引起的裂縫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塑性收縮,另一種是縮水收縮。塑性收縮是混凝土在澆灌之后凝固之前發生的體積變化,塑性收縮主要是混凝土各種材料在密度、質量上的差異引起的?;炷辆褪怯赏?、沙子和泥混合而成的,各種材料之間有一定的配比,只有在材料配比幾乎能達到規定的數值才可以混合形成質量較好的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技術最關鍵的就是各種材料之間的配比,只有配料得當,才能得到較好的混凝土原料。混凝土的縮水收縮是由于混凝土供應計量發生偏差,數量短缺,通俗來講,就是在混凝土澆灌前期就因為材料短缺產生收縮,進而產生了裂縫。
混凝土配比技術是混凝土施工技術中一項最基礎的技術,如果市政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選用的混凝土配比不能滿足相應的質量標準,不僅會影響工程的進度,更會造成工程質量下降的嚴重后果,由此可見混凝土配比技術的重要性。為了使該項技術發揮出更好的效果,就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證其能夠在8cm-10cm 之間,如果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就要通過添加水泥或者水來實現對混凝土配比的重新設計;使用該項技術時,還要加強對混凝土初凝時間的控制,盡量將混凝土促凝時間控制在2h~4h 之間。
由于混凝土具有水硬性特點,會造成混凝土路橋表面水分流失從而出現裂紋、色差等問題。因此只有做好混凝土養護工作,才能保證市政路橋在使用過程中的美觀性和安全性。首先,施工隊伍應該根據市政路橋工程外部環境特點,確定混凝土養護時間,通常情況下,混凝土養護需要28d~30d,但是在不同環境下,混凝土養護時間也會發生一些變化。其次,當拆除完混凝土模板后,需要采用澆水法、遮蓋法等有效措施對相應路面進行防干燥保護。最后,由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漏漿等問題,因此在采用養護技術過程中,對于路橋面出現的一些問題還要進行及時的修補,以保證車輛行駛的平順性和安全性。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和控制裂縫的減少,首先應當做的就是原材料的質量把控,要采購質量合格,能夠達到國家質量標準的材料,根據地域特點和地形特征,采用合適的水泥、沙石,要控制好各種原料之間的配比比例。這是最基礎的保證的路橋質量的前提條件,只有挑選好材料,才能為后續的建造工作做好鋪墊。
施工單位要加強對混凝土質量的監控,同時施工人員也要保證混凝土的配比符合市政路橋的施工規范。第一,在市政路橋施工前要派遣專業人員選擇合適的原材料,保證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為后期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在市政路橋施工前要嚴格把握混凝土的用水比例,并對混凝土配比進行試驗,及時對水的比例進行調整,并讓技術人員對混凝土進行濕處理,同時也要注意施工溫度以及濕度的變化,避免溫差過大引發收縮性裂縫。
總之,混凝土是市政路橋工程中使用量最多的材料,混凝土施工技術不僅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技術、混凝土模板施工技術、混凝土澆筑技術,而且還包括混凝土養護技術,這些技術都決定著市政路橋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年限。市政路橋的施工質量關系到人們的安全,同時也影響著政府的形象,因此在市政路橋施工中要不斷優化混凝土施工技術,提高市政路橋的質量,增加市政路橋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