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
(沈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15)
水是生命之源,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城市給排水設施建設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影響著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城市市政給排水系統及構筑物的規劃設計過程中必須以保證居民供排水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為基礎,結合區域水環境保護,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施工期間多以混凝土作為基本施工原料。實踐證實,受到混凝土表面拉應力等因素的影響,混凝土裂縫問題很常見。
1) 結構性裂縫,施工過程中造成混凝土結構性裂縫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由于在設計階段混凝土結構的設計不合理造成其承載力不足;第二,因為施工中受到一些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了裂縫;第三,施工中施工技術造成的裂縫,在施工過程中任何的疏忽都能夠使混凝土產生裂縫,因此只有嚴格控制才能夠避免裂縫的發生。
2) 非結構性裂縫,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施工中混凝土由于受到濕度變化的影響,會產生收縮裂縫。當外界自然環境中濕度較高時,混凝土材料會吸收環境中的一些水份膨脹,而當其遇到陽光暴曬時,自身吸收的水份迅速揮發,從而使混凝土受到一個收縮作用力,產生龜裂的紋路;其次,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受到溫度的變化影響也會產生裂縫。例如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晝夜溫差較大,或者天氣變化較快時都可能使室外溫差變大,從而產生裂縫。此外,因為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混凝土施工時,受到地基下沉的影響,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錯位現象,這時混凝土結構由于承受壓力過大將會出現一些裂縫。
1) 混凝土材料質量,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選擇是保證整個工程質量的一個前提,不僅關系著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的質量,還直接關系著整個工程施工的成本。并且,混凝土材料還是造成混凝土裂縫的一個因素。當施工過程中,一些施工企業為了能夠降低成本,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質量不高,并且由于缺乏相應的檢驗機制,使得這些質量較差的混凝土應用在施工中,而這將會對混凝土質量產生影響,只要受到一定的外界因素影響就將會產生裂縫。
2) 混凝土配比不科學,施工中對于混凝土配比質量來說,其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重要環節,必須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配比。而目前一些施工企業,為了能夠使混凝土澆筑質量得到提升,在配置混凝土時加大了混凝土的流動性,這時其水灰比例的配比不科學。雖然在施工時不會直接體現出來,但是后期多余的水分在混凝土內部將會產生一定的水泡,降低了混凝土的承載能力,這些混凝土很容易受到應力集中的影響產生一些裂縫。
材料質量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給排水工程的質量,所以說如果在材料的選用上出現問題那么很有可能使給排水工程出現裂縫及滲漏的現象,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原因導致選用的材料出現問題:1) 在材料的采購過程中沒有進行嚴格的監督與管理,這就使很多重要的構件出現問題,比如說所采購的管材、套管、預埋件等構件如果結構不符合相應的技術指標,在一些特定季節由于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就會出現構件破損的情況,這就非常容易造成連接處裂縫及滲漏情況的出現;2) 在材料運輸的過程中沒有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這就非常容易導致一些材料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在施工時如果使用這種材料的話也非常容易導致管道滲漏問題的出現。
給排水項目的裂縫及漏水不僅是由原材料質量下降造成的,施工中的技術問題如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低或施工人員工作失誤也是造成裂縫及漏水的原因。一些常見的裂縫及泄漏產生原因,例如水灰比控制過大,導致混凝土收縮量顯著增加出險裂縫;穿孔螺栓處未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拆模時也未進行必要的處理導致混凝土節點處出現裂縫;混凝土養護時間不足,導致混凝土強度不足出險應力裂縫,且會造成構筑物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龜裂縫;未選用符合強度要求的模板,出現漲模、跑膜、脫模、鼓包等情況,產生不必要的裂縫。
給水排水構筑物發生裂縫,是城市給水排水系統運作中最基礎的問題。我們想要有效發揮給水排水構筑物在水體供給調節中的作用,就必須針對其裂縫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設人員的保護意識,切實實現給水排水構筑物建的設質量得到保障的目標,是防治裂縫產生的基礎步驟。一方面,應始終樹立現代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在工建設和材料運用上的質量審核意識,在給水排水構筑物的建設階段,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確保建設階段的質量問題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實行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記錄,做好技術施工每一個環節中隱形問題的處理。另一方面,在給水排水構筑物的后期應用過程中,注重給水排水的總體容量,與給水排水構筑物的儲存比例相同,避免因水體總量過大而引發裂縫的問題。增強給水排水構筑物裂縫問題的有效性預防,可以減少給水排水構筑物在實際應用中每一個可能產生裂縫的機會。
給水排水構筑物在施工階段有效控制裂縫問題,是解決給水排水構筑物裂縫問題的根本途徑。其一,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給水排水構筑物的建設標準,合理購買所需材料。水泥的型號、沙石的大小等,都是建設施工階段需要掌控的質量問題。例如:某地區的給水排水構筑物應用的水泥型號為PI52.5,則施工人員進行材料購買時,水泥的型號就必須以PI52.5 為首選材料。其二,在有效控制施工材料時,也應做好施工過程中復合式應用材料的質量掌控,按照工程施工中應用每一部分材料的具體要求,做好復合式材料的綜合利用。例如:混凝土中水泥、石子、融合劑的比例一般按照1∶2∶3 來分配。施工人員進行混凝土配比時,應盡量精確的分配混凝土中各個部分材料的應用比例。
有效解決城市中給水排水構筑物裂縫的問題,可以從技術角度進行解析。從建設給水排水構筑物的技術角度而言,施工過程中,做好給水排水構筑物地基挖掘與外層契合層之間的連接效果,尤其是上下夾角處,避免留有縫隙,這樣,可以避免后期水體浸入到給水排水構筑物的底部,造成構筑物池底開裂的情況發生;同時,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過程中,應做好構筑物外部墻壁的厚度,避免構筑物因為長期處于潮濕、陰暗的地方,從而引起外部墻體出現裂縫的問題。一般而言,構筑物的厚度在10~15cm 為最佳,施工人員應合理掌控構筑物墻壁內部墻體與外部墻體之間的厚度,實現構筑物墻體的有效控制。從后期應用給水排水構筑物的技術角度而言,城市水體循環處理裝置,應按照構筑物的最大承載能力,做好城市水循環給水排水構筑物運用的區域劃分。例如:某城市A 區域給水排水構筑物的最大承載力為2000m3,B 地區的給水排水構筑物的最大承載力為4000m3,該區域水體管理人員進行供水調節時,應采取適當水資源有效供應,在A 區域的量控制在2000m3,B 區域控制在4000m3,并借助智能化水體調節控制裝置,做好該區域內的有效控制,解決兩地給水排水構筑物因為應用不一致而造成構筑物裂縫的問題。
做好實際應用中的護養工作,也是有效解決給水排水構筑物裂縫問題的措施。例如:我國北方地區在春夏季節,要注意調節給水排水構筑物中存儲物質的量,為構筑物內部物質發生形態變化預留足夠的空間,同時,城市供水管理人員,也要在秋冬季節,適當的在構筑物外部涂刷一層防護水泥漿,減少構筑物在陽光、大風等自然環境中出現裂縫問題的機會,達到給水排水構筑物問題的有效維護。
綜上所述,探究給水排水構筑物裂縫的成因及控制的有效措施,是搞好有效調節現代城市給水排水工作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有效解決給水排水構筑物裂縫問題,應提升對給水排水構筑物的管理意識、做好建筑應用材料的質量控制、不斷升級給水排水構筑物防護技術、做好日常給水排水構筑物的護養,實現城市給水排水構筑物的全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