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丹
(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54)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和建筑施工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為我國的建筑給排水系統帶來了巨大改變,從傳統的房屋衛生技術設備階段到室內給排水階段再到建筑給排水階段,給排水系統在不同時期根據人們對生產生活都起著重要作用。在新的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形勢下,給排水系統的趨于成熟和專業體系的完整構建使得建筑給排水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專業內涵,然而,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對于建筑給排水的設計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從建筑方面來看要求給水系統應對消防、生活、中水、組合、生產給水系統進行區分,合理的安排和設計給水系統,而在排水系統方面對于工業廢水、生活排水及屋面雨水的排水技術應進行一定的升級和優化。
在現階段的建筑質量安全規范中對于消防安全問題十分重視,需要通過配備和設置一定數量的消防系統來達到建筑所要求的火災安全防范要求標準,而消防系統中通常是利用給水系統提供用水來達到滅火的目的,因此對建筑給排水設計而言,應針對消防用水來進行專門的給水系統設計,區分其他給水系統線路以保障火災事故發生時消防給水能夠不間斷供應。除此之外,對于建筑消防需求用水設計而言,保障給水系統結構簡單、易于維修及較長的使用壽命同樣是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新要求。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生活用水的給水和排水上,一方面要求給水系統能夠確保用水健康可靠,給水系統穩定避免出現故障而導致停水整修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針對生活廢水的排放,這要求排水系統對于不同用戶所產生的廢水能夠導向不同類型的廢水處理管道,避免出現排水管道廢水外滲或管道內壁腐蝕。此外,對于工業廢水的排放處理上,雖然國家已經制定了相關政策對工業廢水排放進行了限制,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在工業廢水的處理和循環使用上還需要進行一定的給排水系統設計,綜合管理下的建筑給排水設計才能夠滿足于不同用戶的用水和排水需求。
以人為本是我國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新目標和新要求,在人的需求為核心進行的建筑給排水設計理念下采用更為先進水表計量技術和用戶用水信息采集技術,代替傳統人工的上門抄表,通過信息化的技術手段使用戶對自己的用水情況能時刻了解,進而調整自己的用水習慣降低用水量。同時,在人們對廢水的排放過程中,出現排水管道堵塞則會為用戶造成許多不便,因此對排水系統進行人性化服務設計,對傳統排水系統進行改善優化來進一步滿足人們日常的用水和排水需求。
在對建筑給水系統進行設計時除了滿足于國家所制定的相關要求標準外,還應結合建筑自身的建造特點來對給水系統進行設計。在新的建筑排水設計新的要求下,給水系統應偏向于節能環保、人性化的要求進行設計,通過在管道中安裝用水計量設備,使用戶對用水情況進行實施掌控,另一方面設置智能的節水閥,通過智能化設備的引入實現用戶對用水的人性化控制。給水系統中設計最為重要的是對給水管道的設計,一方面需要針對建筑用水類型對管道材質進行選擇,在現階段的新型管道材質中聚氯乙烯類的管道材質在生產上具有環保性特點,并且該材質能夠滿足于大多數建筑的用水類型。另一方面則是對管道的安放位置進行設計,給水系統管道應充分考慮消防系統對給水系統帶來的超壓問題,同時也應通過自動化設備來實現消防水箱中對儲水量的自動調節,此外在高層建筑中,給水系統應完善對減壓閥設計來實現對用水的有效減壓和泄壓。
建筑的排水系統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廢水及屋面雨水三個方面,一般而言排水系統所采用的排水方式是對污水和廢水進行分流及合流,但在建筑給排水的新要求中需要對排水管道的進行更加人性化的設計,在廢水合流上進行更加系統科學的設計。排水管道人性化設計主要體現在管道的布置上,由于排水管道中的廢水中摻雜著雜物,在觸碰管壁時會發出聲響,從而對建筑中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因而在排水管道設計時應避免在管道布置在靠近人們工作的地方,同時可以采用螺旋導流槽來降低直流廢水的沖擊壓力,減少對管壁的碰撞。而在廢水分流的設計上可以引入先進的給排水設備,采用全處理式的廢水合流制,將雨水、污水、廢水通過新型大管徑內壁涂層的截流管道排放到污水處理廠進行統一的處理使排水系統更為長遠的服務于建筑。
綜上所述,建筑給排水系統的設計應找到新的形勢下建筑用水排水的新要求,改進和完善傳統的給排水系統設計引入現代化技術手段科學有效的提升給排水系統的質量,同時建筑給排水系統在設計時也應注重人性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為用戶創造更為安全可靠的用水和排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