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君
(無錫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1151)
總的來說,市政工程建設極具整體性和系統性,給排水施工作為市政工程的一部分更不例外,它的核心設計依據是對水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和排放,管道銜接設計過程中要盡量簡潔以保證排水的流暢性,還要避免發生積水現象,同時在保證功能性的前提下減少材料的浪費,降低施工成本。此外,參與設計的各方面注重科學的安排設計工作的分工和設計步驟,注重秉持好“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原則理念,同時高效有序的開展設計作業,還要事先對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勢條件有準確的把握,確定好總體管道的走向,還要注意盡量避免波動幅度過大或過于突然。
一是環保性原則,市政給排水應合理設置污水管道和污水排放口,為了實現防洪排澇的目的,應增加排進水口的數量并擴大排進水口的面積,給排水設計還要遵循由高到低的方向;二是經濟性原則,設計管道要避免重復和出現多余拐角,盡量節省材料且降低施工難度,不應只追求局部進排水需要而影響整個給排水管道的功能;三是管道設計的整體性原則,應充分考慮道路設計的方位和便利性,還要結合給排水設計的因素精確計算道路的標高,保證道路高度符合埋置排水管道的需要;四是協調性原則,不應將管道進行交叉設計,設計線路方向時要與道路走向相平行,還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綜合考慮。
施工放線應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打樁撒灰放線,如果存在中心線及邊坡系數增加的情況,應在溝槽內設置支撐以有效防范塌方等安全事故的發生,還應運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進行邊坡放坡,針對土質相對較差、因放線受限造成開挖面較小的部位應設置支撐,堅決避免出現溝內超挖的不良現象,還應對超挖部分進行及時回填并夯實,更要強制性明令禁止在回填中使用腐殖土、淤泥與垃圾土等;
所謂的條基制做是客觀精準的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標號、尺寸、中心線等施工,可以使用早強劑的方式來縮短施工時間并節約資金成本的損耗,更要在達到規定的強度后下管,同時更要兼顧材料運輸距離、維護保養、氣候變化等相關因素,而施工測量強調確保完成后的每道工序經檢驗無任何差錯,應在自檢自測中把關好偏差精度;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的銜接設計與施工過程中,需要掌握好管道材料的運輸時間,嚴格在采購環節中對管道材料的批次和型號進行仔細核對,嚴厲打擊任何形式的假冒偽劣、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全面確保材料符合施工標準,還要在交通流量少的時段進行材料運輸,更要做好防漏項目的檢查,從而提高銜接設計與施工質量。
一是傳統老式的管道接口技術已難以適應當前施工的需求,管道自重大、易腐蝕等缺點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例如石膏水泥接口的抗震性能一般、自應力水泥砂漿接口的剛性較差,只適合在振動低的地區使用;二是油麻石棉水泥接口存在操作繁瑣、勞動強度大的缺點,而橡膠圈接口該材料大多在振動頻繁、基礎較差的施工環境下使用,還增加了資金成本的損耗;三是許多從事市政給排水的工程銜接設計人員自身并不具備豐厚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經驗,經常對待工作玩忽職守且不夠認真負責,難以充分調動起內在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創造性,使得給排水施工效率低下。
首先,應設定出最佳情形下的溝槽深度,要把體系內的管路安設在現有的防凍層級之下,避免因建構出來的管路偏移威脅到管路應有的耐久特性和安全特性,應重點管控這樣的溝槽深度;其次,還應妥善去安設管溝根基并搭配著合規的墊層,墊層帶有的薄厚程度要依循場地內的基礎條件去辨認,還要讓管溝固有的底側保持住順滑的態勢,從而確保建造流程的順暢。
一是采用柔性接口或是承插管件進行連接時,應檢查井的底板并與管道的墊層進行平緩順接,還應直接砌進檢查井的內壁中,這極大的有利于減少滲漏水的問題;二是管道的鋪設要參照地勢條件并注意銜接問題,管道間的設計角度要循序漸進,銜接處更要實現平滑過渡,在提高水流流速的同時減少水流和淤泥的沉積,還要在不妨礙使用的前提下降低管道埋置深度;三是以實用性和科學性作為首要依據,在具體施工時要嚴格執行設計方案。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與科學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以及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快速向前推進,雖然取得了豐厚的經濟利潤,但卻造成了水資源緊缺和水污染現象嚴重,而且對水資源的需求量遠遠大于供給量,因此如何確保水資源能達到循環有效的利用是近年來人們主要的探求目標,這就在客觀上對市政給排水工程銜接設計與施工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系統設計上全面綜合的考量,在施工時遵循科學規范的操作流程,進而使得城市給排水系統達到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