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琪
(江西省萍鄉市規劃勘察設計院,江西 萍鄉 337000)
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生變化并逐步確立的背景下,國民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經濟的蓬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城市化建設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改善人們生活質量以及提供現代化的居住空間,逐漸成為現階段市政建筑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但是從市政建筑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建筑數量的不斷增加和建筑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建筑給水排水節能設計的重要性逐漸凸顯。
從概念的角度出發,市政建筑給水排水屬于建筑工程安裝這一范圍內,通過市政建筑給水排水也是建筑工程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將建筑內部的給水與排水限定在特定范圍內,從而更好的滿足市政建筑的功能需求,在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上,實現水資源的節約和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一直以來,建筑行業都是名副其實的高能耗產業,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建筑行業的能源消耗在社會總能源消耗中占到33%左右的比例。但是通過對建筑全過程的分析發現,建筑行業的能源消耗在建設施工階段的表現并不明顯,其能源消耗有90%以上來自于建筑投入使用的長期運用過程中。因此,想要對市政建筑給水排水實施節能設計,需要從建筑的整體合理化設計這一角度出發。對于建筑給水排水節能設計這一問題,為了建筑的節能效果,國家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以及《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等一系列法律條文,但是在市政建筑的給水排水節能設計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的優化與完善[1]。
基于過程的給水環節節能設計,其設計目的主要是為了在滿足日常生活、生產用水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實現建筑節水目標。市政建筑給水主要涉及飲用水、熱水、中水以及消防用水幾個部分,具有的節能設計思路如下:
全面考察市政管網,對市政管網系統的壓力進行充分應用,同時避免市政建筑中增壓設備的額外增加,以此來保證系統整體的運行穩定性與可靠性。這種借助市政管網壓力實現直接供水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給水成本投入,對于建筑給水系統的早期規劃與設計也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從市政建筑的內容結構角度出發考慮,使不同高度樓層之間的水壓可以保持在平衡狀態。比如:通過科學安排豎向分區的方式,在不同的樓層內部實施分階段的儲水與供水;
綜合利用支管減壓等方式,最大程度上平衡建筑出水管承受的壓力。這種節能設計方式的關鍵點在于,可以有效滿足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同時進一步減少了對市政建筑給水系統的改造。
綜合分析來看,對于市政建筑給水階段的節能設計,想要更好的保證節能設計效果,還可以在確保節能設計方案合理性的基礎上,適當的引入變頻技術,通過采用變頻調速泵組技術,滿足不同用水階段對于壓力的實際需求。
針對冷卻水及排水環節的節能設計,需要充分掌握市政建筑節能設計的基本要求。市政建筑排水系統主要依靠重力作用推動系統的運轉工作,而冷卻水的來源主要是對雨水、空調凝結水以及蒸餾水的合理收集,通過對上述水資源的處理和重復使用,從而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對于這一部分的節能設計,如果在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區域內,可以通過對雨水、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等自然水的冷卻,保證冷卻水充分利用的同時,也可以在冷卻塔內逐步形成充分的氣流組織。出于對冷卻水成分之間存下較大差異的考慮,在具體的水資源收集與處理過程中,應該有針對性的實施,并且確保處理措施的有效性[2]。
建筑材料與設備應用環節的節能設計主要在于對建筑節能需求的分析,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本身便是組成建筑安裝工程的基礎部分,為了進一步提升市政建筑給水排水節能設計的合理性,應該從建筑材料的選用以及設備的使用方面著手,合理規劃水資源節約的設計方案。比如:針對市政建筑中的廚衛空間設計,這一空間對于水資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同時也是水資源浪費現象最為嚴重的一個區域。對于這部分的節能、節水設計,可以通過采取一些小口徑輸出管道的設計方式,有效控制無效應水資源消耗的情況,在避免低效應水資源浪費方面發揮著重要租用。此外,對于衛生間必不可少的坐便器以及紅外線感應節水等裝置,可以靈活的應用現代化先進的技術手段,突出科學節能、節水的效果,從而在滿足基本的生活用水需求基礎上,大大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在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材料的出現以及在建筑領域的廣泛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市政建筑給水排水節能設計提供了思路。
綜上所述,市政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設計,對于滿足建筑在節水、節能以及節地等多方面需求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建筑給水與排水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為了可以有效保證市政建筑給水排水節能設計效果,應該從基于過程的給水環節節能設計、冷卻水及排水環節的節能設計以及建筑材料與設備應用環節的節能設計對個環節進行綜合考慮。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