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潘
摘 要:青稞是西藏自治區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每年種植面積全區糧食總面積的60%左右,站糧食總產量的55%以上當前種植規模在不斷擴大,其在是藏族人民制作傳統飲食糌粑、青稞酒的主要原料,同時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突出的醫療保健作用。在青稞種植和生長過程中多因素均會影響其產量還會導致作物不健康生長、降低其營養價值。對于農業種植者而言,青稞遇到病蟲害會導致糧食作為減產,影響一年的收成。當然西藏青稞病蟲害的種類較多,要做到有效防治就必須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本文就從實際出發,對西藏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的種類進行概括并分析出原因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確保作物健康生長。
關鍵詞: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青稞是西藏自治區常見的糧食作物。西藏的百姓最常使用的是青稞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我區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區食品安全問題愈加受到人們的關注青稞作為糧食作物中較為有代表性的一種,自然要確保其生產的安全性。然而據調查發現我區青稞生長對環境、氣候要求極為嚴格,一旦種植過程沒有得到全面管理對環境、氣候和技術掌握不當就會引發病蟲危害?,F如今,我區青稞生產發展前景廣闊,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農民進行種植??墒俏鞑刈灾螀^青稞地在病蟲害防治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農業技術與服務工作不到位,甚至會錯過最佳的防治時間。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對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加以闡述,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技術為提高種植產量和質量奠定基礎。
一、我區青稞種植常見病害
1.我區主要常見的病害有青稞銹病、青稞條紋病、青稞黑穗?。▓院谒氩?、散黑穗病)、青稞黃矮病、青稞白粉病。
(1)青稞銹病
青稞銹病是青稞種植常見的病害種類之一,它主要包括稈銹病、條銹病和葉銹病三種,常見的病癥是出現黃色夏孢子堆的隆起形狀。這三種銹病中最易出現的就是條銹病,經過調查我區2001-2015年的數據顯示,青稞種植發生條銹病的概率將近40%,發病時期對于青稞的損害在1-13萬畝之間,我區林芝、昌都等降水較多,氣溫高的年份易發,發生后傳播速度快危害嚴重,對青稞的生長產生了負面作用。
(2)青稞條紋病
青稞條紋病又稱為條斑病,屬于侵害性疾病,從青稞幼苗到成熟期均可發病。該種病害主要危害青葉片和葉鞘,一般青稞幼苗生長到一到兩個子葉時發生,發病初期先是在葉子上發生淡黃色斑點或者與頁面平行的短小條紋,隨著病情的發展斑點逐漸擴展,斑點顏色逐漸由淺黃色變成黃褐色,發病后期子葉逐漸干枯沿著葉脈逐漸破裂,受到危害青稞植株一般生長矮小,不能正常發育,導致結實率下降同時青稞生產產量大幅下降。
(3)青稞黑穗病
青稞黑穗病屬于種傳病害,種子在上年度收獲時就已經感染病菌,每年青稞脫粒時散出的冬孢子附著在青稞種子表面,種子帶菊傳播。青稞播種后冬孢子萌發產生菊絲,從青稞芽中侵入,隨后菌絲體隨著青稞苗生長逐漸擴展。青稞進入抽穗前病菌危害種子,然后形成大量冬孢子,出現病穗。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部分孢子萌發,侵染青稞穎殼和種皮。在青稞抽穗后出現病穗,在病穗外側生長出很多黑粉,青稞穗變成畸形,發育不良不會結實,危害青稞產量。
(4)青稞黃矮病
青稞黃矮病,即大麥黃矮病由病毒侵染所引起,通過蚜蟲為傳毒介體,其危害癥狀為植株黃化、紅化、矮化、分蘗增多,葉片變硬變脆,從葉尖開始發黃,逐漸沿葉脈擴展到葉片基部。
(5)青稞白粉病
白粉病雖然不是西藏青稞最常見的一種病狀,但是它最大的危害在于對青稞葉片有較為嚴重的損傷。表現出的最典型的癥狀就是會使病原葉片表面覆蓋一層粉狀的病毒。西藏地區的林芝、昌都尤為嚴重,其發病原因與這些地區氣候潮濕,據不完全統計,在2001-2018年之間,全區每年發生白粉病的面積在0.6-4.2萬畝之間,最嚴重的區域甚至導致絕收。
2.我區青稞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
青稞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有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
(1)農業防治
選用健康飽滿的青稞種子播種。降雨量大時注意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加強栽培管理,可有效減輕病害發生。從青稞抽穗期起,勤檢查留種田,發現病穗,及時拔除田間病株深埋或燒毀。加強田間管理,實際輪作倒茬,可有效減輕發病率。同時,根據季節的變化特征,及時的進行秋翻和冬灌,也是農業防治較為有效的辦法之一。要抓住農田墑情良好的最佳時期,對土地進行秋翻,保證耕地深度在20厘米以上當冬季氣溫降到零度以下之后,則要充分利用冬季時間較長的特點,將病菌凍死,以便降低病害發生可能性。
(2)化學防治
種子藥劑包衣,種子包衣可有效防治青稞散黑穗病、青稞堅黑穗病、青稞條紋病、青稞黃矮病、黃矮病主要防治方法是控制蚜蟲的發生。2018 年全區普遍使用的有滅菌唑和戊唑醇。滅菌唑具有殺菌普廣,安全等特點;戊唑醇具有內吸性和雙向傳導活性,用作種子包衣時,即可防治黏附于種子表面的病菌,也可以進入植物組織內部,在植物體內向頂傳導,從而殺死作物內部的病菌,對苗期葉部病害也具有較好防效。
二、我區青稞種植常見蟲害
1.我區青稞常見的蟲害有地上害蟲(芒缺翅黃薊馬、西藏飛蝗、喜馬象甲、紅蜘蛛),地下害蟲(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象鼻蟲)
(1)地上害蟲
根據蟲害預測報及青稞田蟲口密度、確定防蟲最適時機。蚜蟲防治要掌握在3齡以前用藥。芒缺翅黃薊馬、西藏飛蝗、喜馬象甲、紅蜘蛛在危害初期及要進行防治。一般在青稞拔節前后到灌漿前施藥2-4次,可對地上害蟲進行綜合防治。
(2)地下害蟲
主要地下害蟲有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象鼻蟲。其中象鼻蟲可作為地上害蟲防治,也可作為地下害蟲防治。地下害蟲不易發現,但出現危害即可大面積發生,而且不易防治,所以地下害蟲的防治應當在播前整地時進行防治。
2.我區青稞常見蟲害的防治方法
青稞常見蟲害的防治方法有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
(1)地上害蟲農業防治
根據蟲害預測報及青稞田蟲口密度、確定防蟲最適時機。蚜蟲防治要掌握在3齡以前用藥。芒缺翅黃薊馬、西藏飛蝗、喜馬象甲、紅蜘蛛在危害初期及要進行防治。一般在青稞拔節前后到灌漿前施藥2-4次,可對地上害蟲進行綜合防治。
(2)地上害蟲化學防治
選用2.5% 氰菊酯乳油20-40毫升/畝,兌水30-40斤噴霧,或20%氰翻菊酯乳油20-40毫升/畝,兌水50-60斤噴霧,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畝兌水40-50斤噴霧可防治蚜蟲、芒缺翅黃薊馬、西藏飛蝗、喜馬象甲。選用阿維菊素畝用2%乳油70-100毫升或1.8%乳油80-120毫升,兌水45-60公斤噴霧可防治麥蜘蛛俗稱紅蜘蛛。用藥量可按使用說明進行。
(3)地下害蟲農業防治
進行冬灌、除草、滅幼蟲、秋翻殺滅蟲卵、幼蟲和部分越冬蛹,利用地老虎趨性進行人工捕殺,或每天早晨在新被害植株周圍,人工捕殺幼蟲,在發現危害后及時灌水也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害蟲。
(4)地下害蟲化學防治
選用3%地蟲殺星土壤殺蟲顆粒劑3-4斤/畝,拌細土30-40斤在翻地后均勻撒于地面,然后耙地整地。或者撒在作物根部,進行中耕漫灌。防治蠐螬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播種時深耕后,畝用地蟲殺星3-5斤,混細潮土拌勻撒施,隨即進行耙地,防治藥劑揮發失效,能很好防治地下害蟲。
三、針對病蟲害的科研經費投入探討
無論是何種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的防治都需要有一定的資金作支撐。我區政府要大力予以支撐,在政策上進行傾斜,增加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科研經費投資,派專家深入田間進行調研,盡可能的找到有效的、無污染的、不會破壞環境的青稞防治措施,站在農民的角度看問題,為切實提高農作物產量和青稞的質量提供保證。
比如,發生蝗蟲,在蝗蝻 2-4齡期用每畝用2%噻蟲啉微囊懸浮劑生物農藥 10-20克防治蝗蟲,或用 2.5%高效氯氰菊酯30-40毫升/15 公斤水噴霧防治,效果較好。當西藏青稞發生紅蜘蛛蟲害之時,則可以借助殺螨劑進行治療,它不受溫度影響,能夠有效的殺死害蟲。
四、結語
綜上,我們已經分析出了青稞種植常見的病蟲害,明確了其巨大危害。對此,我們必須結合地區環境、氣候等的特點,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從化學、生物、農業三方面進行治療,并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提高青稞作物的存活率。
參考文獻:
[1]扈玉婷.青稞常見病蟲害的發病規律與防治方法[J].農業與技術,2019,39(02):121-122.
[2]烏云敖特根.略論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J].西藏科技,2019(01):3-5.
[3]王才桑潔.青稞常見病蟲害的發病規律與防治方法[J].農業工程技術,2018,38(02):22.
[4]李吉有.青海民和縣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9):26.
[5]潘虎,劉青海,田云,達娃卓瑪,盧向陽,次頓,白軍平.拉薩青稞種植農田土壤中真菌區系分析[J].河南農業科學,2019,48(04):59-64.
[6]馮宗云,劉新春,汪文琴,張雅.四川藏區的扶貧青稞品種——川青引1號的試驗及種植技術要點[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9(02):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