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輝
摘 要:我國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都在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也在日益提升,綠色健康意識已深入人心,食品的衛生安全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無公害、原生態綠色有機蔬菜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無公害蔬菜栽培也因此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本文針對常見的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進行分析,使無公害栽培技術取得更為有益的成效,以期為生產者提供有力的參考。
關鍵詞:常見;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推廣應用
一、 簡介無公害蔬菜
從狹義上解釋無公害蔬菜,是指蔬菜生長過程中沒有受到有害物質污染,蔬菜中未含有相關規定所描述的有害物質,而某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質應當在相關標準范圍內;從廣義上解釋無公害蔬菜,就是優質、營養且安全的蔬菜總稱,不存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有害物質,或有害物質的含量被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在蔬菜生產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理念,從菜田生態系統總體出發,優化相應配套設施,創造利于蔬菜生長的良好環境,從而實現優質低耗的無公害蔬菜種植。
二、 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
1.選擇無公害蔬菜栽培基地
在進行無公害蔬菜栽培之前應選擇合適的種植基地,為保證無公害蔬菜的正常生產并盡可能地提高蔬菜產量,應選擇含有豐富有機物質且十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無公害蔬菜成功栽培。選擇種植地時也要注意觀察附近及上游是否存在污染較為嚴重的化工企業,因為化工企業周圍及下游的水源與空氣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蔬菜很難保證優質生產,并且難以控制蔬菜中的有害物質含量。因此,污染較為嚴重的工業化區域是必須要避開的,除此之外,受到高殘留農藥影響、黃瓜黑星病以及其他病害肆虐的田地也不適合無公害蔬菜栽培。可以在交通便利的城市近郊進行選擇,要首選地勢平坦開闊,土質肥沃且富含有機物質(2%-5%),有良好的排灌條件以及白日里能夠充分享受到陽光的眷顧,在此基礎上的無公害蔬菜栽培基地能夠為蔬菜質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2.選擇蔬菜品種
在選擇好無公害蔬菜栽培基地后,可以適當地對當地的氣候條件、病蟲災害和土壤特性展開調查研究,了解可能影響當地種植生產的相關因素。結合實際情況,選擇較為適合當地氣候、土壤的蔬菜品種進行栽培,才能避免氣候惡劣、土壤酸堿度不適等因素造成的蔬菜栽培產量大減。選擇好蔬菜種子后,先將種子進行篩選,以顆粒大、飽滿、沒有蟲害的種子為優,去除品相不好的種子,以防蟲害在種子中傳播或者在蔬菜生長中出現根莖脆弱不易生長的情況,從而影響到蔬菜整體栽培。篩選出飽滿、優質的種子后,將土地進行翻整,加入適量的農藥,對土地進行消毒,消除潛在病毒和害蟲留下的蟲卵,為蔬菜栽培提供一個無病蟲害、優良的生長環境,進而提高無公害蔬菜栽培質量。
3.處理蔬菜種
用低濃度的農藥對篩選出的蔬菜種進行消毒,另選擇大小合適的桶或盆,倒入適量清水,將消毒過的蔬菜種放入桶中浸泡,同時保持室內溫度在20°C-25°C之間,這是對蔬菜種進行催芽。催芽過程中應時常翻動蔬菜種,使其浸泡均勻,根據蔬菜種的品種確定具體浸泡時間。浸泡一段時間后將蔬菜種取出,用清水淘洗種子,清除種子表面上的黏液。然后重復浸泡過程直至種子出芽露白,即可播種,若是播種時的溫度與濕度不適宜,可繼續催芽,當蔬菜種嫩芽漲到2-3mm進行播種可增加種子的存活率。
4.種植管理無公害蔬菜
將露白出芽的蔬菜按照合適的間距分顆播種,在蔬菜整個生長過程中對田間進行嚴謹的管理。根據當地的氣候狀況,決定每日的灌溉水量,同時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田地里水量過多將蔬菜幼苗的根部淹沒,導致幼苗根部缺氧進而發黑潰爛。地勢較低的田地應做好抗洪澇的措施,以防在降雨量過多時,將整塊蔬菜幼苗田淹沒,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根據無公害蔬菜幼苗的長勢,定期將土壤進行翻整,促進無公害蔬菜種根部進行有氧呼吸,同時調整灌溉水量,改進灌溉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生長期間,定期處理田間生長的雜草,過多的雜草會搶奪土壤里的有機物質和土壤資源,導致無公害蔬菜缺乏營養和適宜的生長空間,進而影響到無公害蔬菜的整體質量。
5.合理有效地施肥
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就是要做到所栽種出來的蔬菜里不存在有害物質,或者有害物質的含量被控制在國家標準范圍內。在無公害蔬菜生長過程中,盡可能地避免過多施肥,以防影響到無公害蔬菜正常生長的同時,改變土壤的性質,進而對田地造成一定的污染。為合理有效地進行施肥,技術人員可以定期采取一小部分土壤進行檢驗,觀察分析土壤檢驗結果與無公害蔬菜生長所需營養物質,交叉對比土壤中富含的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物質與無公害蔬菜生長所需營養物質,可以進行有針對性地磷肥、鉀肥及其他微量元素配比,實現合理高效地施肥,進而促使無公害蔬菜的健康生長。另外需注意的是,不同生長時期的無公害蔬菜所需的營養物質也不盡相同,因此,當無公害蔬菜進入下一段生長周期,技術人員就需要再次進行土壤采樣,并交叉對比無公害蔬菜生長所需物質,對施加的肥料配比進行調整,滿足蔬菜的養料需求。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肥料使用率,還能實現無公害蔬菜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處于營養平衡的目的,同時有效避免了過度施肥導致的土壤污染。
6.預防病蟲害
預防病蟲害是較為重要的一環,若是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就會導致病毒與害蟲在無公害蔬菜基地里肆虐,嚴重危害了無公害蔬菜的生長質量,并造成十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一定要具備預防病蟲害的意識,同時要采取相關措施積極防治。首先會想到的預防措施就是噴灑農藥,應注意避免選用腐蝕性和毒性較強的藥劑,若是對無公害蔬菜的生長和土壤造成不利影響,就失去了預防的意義。選用適宜的藥劑進行噴灑,除此之外,還可以投放與喂養一些有益昆蟲或者青蛙,進而科學地控制害蟲數量,在此基礎上加強田間管理,營造一個不利于病蟲害滋生的環境。這樣能夠有效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避免無公害蔬菜表面的農藥含量過高,同時切記禁用違禁藥物。
三、 結語
現階段的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受到廣泛地應用與推廣,無公害蔬菜栽培已成為主要的農業發展趨勢。但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還有待加強,本文從選擇無公害蔬菜栽培基地、蔬菜品種、處理種子、種植管理、施肥、預防病蟲害六個方面進行詳細地分析,為進一步提高無公害蔬菜栽培的產量與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龐俊梅. 常見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及分析[J]. 農民致富之友, 2017(2):179-179.
[2] 鄧岑. 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 農民致富之友, 2017(10):84-84.
[3] 楊詩云. 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分析[J]. 山西農經, 2017(3):49-49.
[4] 王海家, 鄧家琴. 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的推廣與應用[J]. 農民致富之友, 2018(19):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