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我省花椒種植面積與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花椒在推動我省林業經濟發展方面與脫貧攻堅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生態環境惡化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導致花椒常見病蟲害問題增多。這些病蟲害問題嚴重影響了花椒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論文結合筆者研究,從花椒樹常見病蟲害的特點入手,分析了常見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關鍵詞:花椒種植;病蟲害;綜合防治
隨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以及農村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花椒產業已經呈現規模化發展,其覆蓋面積不斷增加。在花椒產業發展形勢一片大好的形勢下,花椒樹常見病蟲害對其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花椒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當前久旱久澇的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導致覺病蟲害滋生,花椒產業的質量與產量惡化嚴重。所以說,探討花椒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
一、我省花椒樹常見病蟲害的特點
1.病蟲害各類增多
當前形勢下,花椒樹常見病蟲害呈現種類增多,發生地域廣,并且危害程度不一的特點。這樣一來難以實現對病蟲害的統一防治,增加了病蟲害治理工作的難度。一旦處理不慎,就可能導致使得病蟲影響加劇,適得其反。
2.抗藥性增加
隨著農藥化學制劑的過度使用,導致花椒樹常見病蟲害的抗藥性進一步增強。這一特點導致病蟲害的防治難度提高,為了保障防治效果不得不加大治理成本。
二、花椒樹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探析
1.花椒銹病
花椒銹病在各產區均有發生,是花椒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花椒大量落葉,直接影響花椒的產量和品質。花椒銹病發病時間因各地氣候、地理、管理等特點而異。據筆者調查結果看,當地一般6月下旬至7月下旬開始發病,8月上旬至9月上旬普遍發病,9月上旬至9月下旬為發病高峰期,被害葉片大量脫落。
主要癥狀:花椒銹病主要為害葉片,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減少有機物質的積累。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水漬狀褪色斑點,逐漸擴大,呈黃褐色皰狀。被害花椒樹往往一年中可萌發出二次新葉,新葉仍能感病。
防治措施:(1)加強管理,提高樹體抗性。一是中耕除草,由于花椒樹根系較淺,及時中耕松土,清除雜草,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少養分無效消耗,促使樹體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能力;二是追肥補水,應根據樹體長勢,在春季、生長中期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花椒采收后進行施肥,補充營養。根據氣候情況,如果遇干旱,要結合施肥進行補充灌水。防止水肥不足而削弱樹勢,降低抗病力;三是適當修剪、拉枝,減少田間密閉,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促使樹體穩發壯長,增強抗病能力。 (2)晚秋清園,減少越冬菌源。晚秋,在花椒落葉后應及時剪除枯枝、病蟲枝、殘葉病果,清掃園內樹下落葉,鏟除園內和四周雜草,帶出園外集中處理,減少越冬菌源,降低病害發生率。(3)藥劑防治,控制病情蔓延。在發病前噴施1︰1︰100波爾多液等進行噴霧保護,每隔10—15天再噴一次。
已發病的花椒樹可在發病初期噴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1︰2︰200倍波爾多液等防治,每隔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2.花椒根腐病
花椒根腐病,花椒根腐病常發生在苗圃和成年椒園中。是由腐皮鐮孢菌引起的一種土傳病害。根腐病屬于真菌性病害,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病,5月進入發病盛期,其發生與氣候條件關系很大。苗床低溫高濕和光照不足,是引發此病的主要環境條件。
主要癥狀:受害植株根部變色腐爛,有異臭味,根皮與木質部脫離,木質部呈黑色。地上部分葉形小而色黃,枝條發育不全,嚴重時全株死亡。
防治措施:(1)合理調整布局,改良排水不暢,環境陰濕的椒園,使其通風干燥。(2)做好苗期管理,嚴選苗圃,以15%粉銹寧500-800倍液消毒土壤。高床深溝,重施基肥。及時拔除病苗。(3)移苗時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根24小時。用生石灰消毒土壤。并用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15%粉銹寧500-800倍液灌根。(4)4月用15%粉些寧300-800倍液灌根成年樹,能有效阻止發病。夏季灌根能減緩發病的嚴重程度,冬季灌根能減少病原菌的越冬結構。(5)及時挖除病死根,死樹,并燒毀,消除病染原。
3.花椒蚜蟲
蚜蟲是為害花椒的重要害蟲,以若蟲、成蟲為害椒樹的嫩枝、嫩葉、幼花、幼果。近幾年,由于暖 冬的出現及疏于防治,花椒蚜蟲為害逐年加重。花椒樹被害后生長發育不良,致使落花落果,降低產量,嚴重影響經濟收益。蚜蟲卵在花椒芽體或樹皮裂縫中越冬,花椒萌芽后,越冬卵孵化,無翅胎生雌蚜出生,危害嫩梢。之后,產生有翅胎生雌蚜,遷飛各處危害。
主要癥狀
防治措施:(1)個別農戶可用多個橘子皮兌水,裝在容器中密封浸泡24小時以上,噴灑到花椒樹上。也可用少量洗衣粉兌水,對花椒葉片的背面、嫩枝芽端進行噴霧。(2)產業園可選用25%吡蟲咻乳劑2000倍液、或50%滅蚜凈乳劑4000倍液等藥物防治。噴灑次數一般2~3次即可,選擇晴天上午或下午進行。同時,利用夏季修剪,剪除被害部位及有蟲卵的枝梢。同時結合摘心、抹芽,去除零星新梢,打斷食物鏈,以減少蟲源。(3)使用黃色誘蟲板誘殺花椒蚜蟲。
4.花椒半附線螨
花椒半附線螨在4~5月和7~11月是發生高峰期,以吸食葉片汁液危害,椒葉受害后葉背部呈黃褐色斑點,并向葉背彎曲,芽葉萎縮直至枯死,花椒果實受害后變為褐色。
主要癥狀
防治措施:(1)在花椒修剪后及時選用“70%安泰生”25克兌水15公斤噴霧1次;(2)在發病前期或初期可選用“43%富力庫”6毫升,或“75%拿敵穩”5克,或“43%好力克”6毫升,或“加稼富”10毫升兌水15公斤噴霧,隔20天噴一次,連續噴霧3~4次。
5.花椒蝸牛
花椒蝸牛1年發生1代,每年3-4月開始危害花椒。7-8月高溫干旱時潛伏在花椒園區周邊陰暗潮濕環境中或者花椒樹干上越夏,降雨后濕度增大會即刻取食。9月隨氣溫下降、秋雨增多,活動越趨頻繁。11月花椒蝸牛以成體、幼體潛伏在花椒園枯枝落葉、雜草叢、潮濕的土壤中越冬。今年我縣夏季氣溫較往年低,濕度較往年大,花椒蝸牛的危害更大。
主要癥狀
防治措施:(1)及時除草松土,清除樹下雜草,破壞其棲息地。發現花椒蝸牛后可人工捕捉,或放養鴨等家禽,減少蝸牛數量。(2)在蝸牛初發期,晴天使用“6%蝸克星”每畝250—550克撒施。
三、結語
綜上所述,花椒樹在保障農民增收,推動脫貧攻堅和農村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花椒樹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其常見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更是需要加以重視。所以必須掌握了解花椒樹常見病蟲害發生機制,對諸如花椒銹病、根腐病、蚜蟲、半附線螨以及蝸牛等病蟲害有較為有效的防治手段。花椒樹常見病蟲害的防治需要采用多種方法綜合運用的措施,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控,從而將經濟病蟲害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賈彩娟.花椒蚜蟲消長規律及防治技術研究? 山西林業2006年第3期.
[2]牛天印,張繼發.花椒豐產栽培技術.
作者簡介:何偉(1977-09-13)男,漢族,中共黨員,1998年8月參加工作,2003年6月畢業中共四川省委黨校法律專業,2014年12月取得林業助理工程師任職資格,被青山鄉聘為助理工程師到今,現在四川省營山縣青山鄉農業服務中心林業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