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慶
摘 要:綠化建設是人類生活環境建設的重要方面,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居住環境需求越來越高品質化,這使得林業綠化樹建設將要面臨更多的問題,故此本文對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進行全面論述,目的是提供些許移植意見以供有關行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林業綠化;移植;栽培
現如今,國內經濟呈現出了高速發展的態勢,在此基礎上,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林業工程建設也因此而被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新形勢下,需要以移植栽培技術為突破口,進一步提升林業工程建設的質量。實際工作中,很多極易被我們忽視的因素都能夠影響苗木移植栽培后的成活率,所以,正視這部分工作的意義,把控好其中的技術細節非常重要。
一、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
1.合理選擇移植樹苗。移植樹苗選擇時,要選擇生命力強、存活率高的樹苗,不同樹種優質樹苗的特點是不同的。例如,綠籬苗木樹苗選擇時,要選擇根系健康、枝葉茂密繁盛、樹形豐滿的樹苗進行移植; 灌木樹苗選擇時,要特別關注樹苗的根系,所選樹苗的根系必須要發達,健康無病蟲害,同時所選樹苗的枝條分布要合理,枝干和主干要分得清; 喬木樹苗選擇時,重點關注樹苗的樹干,要盡量選擇那些樹干挺直的樹苗,其中彎曲處不得超過 2 處,對樹干的健康狀況進行嚴格檢查,不得有機械損傷或病蟲害,同時要注意選擇枝條茂密和樹冠豐滿的樹苗。
2.處理土壤。土壤是苗木正常成長的前提。所以,在移栽苗木之前,首先需要工作人員認真調查移栽地的土壤情況,探測土壤是否含有充分的營養物質,滿足苗木移栽之后的生長需求。其次需要探測土壤中是否具有有毒物質,避免對苗木正常生長造成影響,若是有毒物質含量較高,還應當采取相應的辦法改良土壤情況,如可以噴灑藥劑消毒,但要注意藥劑使用符合國家相關規范,以免出現毒害物質殘留的情況。再次需要在根據設計規劃要求平整地塊時,進行移栽前的施肥,需要考慮土壤實際營養含量及樹種成長所需營養成分,讓土壤具有較強的肥力,為苗木移植栽種奠定良好的基礎。
3.移植栽培樹苗修剪。在修剪喬木時,應從喬木主干尋找與觀察開始,在具體的修建過程中,應當保證喬木不會失去原有形態。然后再開始修剪喬木的主枝與側枝,在此過程中,應將主側枝的數量留至3~4個,并修去所留枝部的細小芽苗,使樹木的大概形態顯現出來。若并沒有發現喬木有明顯主干,可從較粗壯的枝干中選取1~2個作為該喬木的主干,同時修去其上的小型枝干。
灌木與藤蔓的修剪相對簡單,所應當注意的要點有:盡量不要剪掉帶有土塊或水分含量較高的根苗,特別是上一年已經發生花芽分化的,除非其有病蟲害;適當對枝繁葉茂的灌木進行疏枝,且應當剪除掉在灌木嫁接中萌生出的枝丫;剔除掉攀緣類苗木超過正常范圍的部分,尤其是交錯或橫生的枝苗。
4.種植穴或種植槽挖掘。挖掘種植穴和種植槽時,一定要嚴格遵守設計圖紙,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方案,并在挖掘過程中注意保護地下管線。由于地線管線具有隱蔽性,因此在挖掘前應該充分收集資料,確定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實際挖掘施工過程中,首先應該依據設計圖紙,明確種植穴和種植槽的實際位置,將中心點位置標記清楚,同時將各種植穴和種植槽的樹木類型和規格標記清楚。如果在移植過程中遇到了障礙,應該與設計方積極溝通,重新規劃移植位置。如果當地土壤比較干燥,應該在移植前潤濕種植穴和種植槽,確保土壤中具有一定水分,然后適當進行施肥,促進樹木的成活率。
二、林業綠化樹移植后的養護
1.提高土壤水分的管理。林業綠化樹移植后的養護工作對移植后的成活率有著直接影響,要有效提升移植樹木的成活率,首先應提高土壤水分的管理工作。林業綠化樹移植工作通常都是在雨季進行,這樣可以保證綠化樹在移植后有足夠的水分,以提升綠化樹的成活率,但當水量過多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將適當的土壤進行填埋。如果水量一直很多,通過土壤添加也無法緩解,那么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綠化樹出現爛根的現象。
2.促發新根,除去多余根須。綠化樹移植后,樹根只有很少的根須,而樹木生長所需要的水分營養全部需要根部進行吸收。因此,工作人員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進根系長出新根。同時,綠化樹在移栽時,若是修剪樹干樹枝強度較大,就會出現許多樹芽和枝杈,營養物質會被消耗,影響樹木正常生長,因此修建要適當。當樹木發芽后,應當將種植區多余雜物清除。
3.扶正培土。業綠化樹移植后,必須要進行培土扶正工作,主要是綠化樹在剛剛移植之后,土壤與根部連接性不強,讓綠化樹不能在短時間中獲得水分,并且若是在這期間出現大風等惡劣天氣,就會讓移植成功的綠化樹出現土壤松動情況,會讓綠化樹成活率降低。為了將這種現象出現頻率減低,就需要利用培土扶持的技術,將新值樹木扶正培土,提高綠化樹移植成活率。
三、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的注意事項
1.注意保護移植樹木的根系。林業綠化樹移植過程中,移植樹木的根系受到損害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根系損害嚴重則極有可能導致移植樹木的生理機能遭到破壞而移植失敗。因此,綠化樹移植時需要特別注意保護樹木的根系,防止其出現劈裂等現象,并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對已劈裂根系進行處理,為防止移植樹木枝葉出現失水問題,還必須要保持根系濕潤。在實際綠化樹移植過程中,喬灌木等移植樹木一般都帶有土球,對根系的傷害比較小,但是,需要特別注意做好的裸根苗根系的保護工作。
2.移植時間。移植栽培時間的選擇也能夠影響最終苗木的成活率。實際工作中宜在苗木的休眠期以及落葉期進行移植,具體時間的確定可參照苗木的生長特點來完成。這是因為此階段樹木的氣孔以及皮孔處于關閉狀態、代謝較為緩慢,所以,消耗流失的水分及營養元素較少。當然,這一階段苗木的生命活動并沒有完全停止。有關數據證實:此時進行移植有助于植株根系傷口的愈合,能夠保證其成活率。氣候狀況也是選擇移栽時間時需要重點參考的因素,尤其在進行反季節移栽時更需要關注溫度、光照以及濕度等氣候條件。無論是在春季還是在秋季進行移植,都需要盡量避開中午時間段。要選擇陰雨天、凌晨或傍晚來完成這部分工作。若需要跨區域進行移植,還需要對苗木的環境適應能力做好評估,并制定系統的運輸方案。
3.裝卸與運輸。起掘后樹木在進行裝卸及運輸時需要把握以下幾點注意事項:①做好路線的規劃工作,盡可能縮短裝卸及運輸時間,從而讓苗木能夠盡快移栽。②避開高溫、太陽曝曬的時間進行運輸,減少運輸過程中養分以及水分的流失,可采用在根部噴水的方法達到這一效果。如此才能夠保證樹木在定植時呈現出最佳的狀態。③加強土球保護。需加強保護樹根部位的土球,避免發生松散、破損的問題,而一旦土球破損,也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4.濕度控制。對濕度進行有效的控制也對移栽后樹木的成活情況有一定幫助。在樹木移植后,土壤的濕度會大量蒸發,導致根部和土壤直接結合力較低,通過對樹木枝葉表面的噴水和地面濕度的保持,可以有效降低水分的蒸發,提高樹木的成活率。
四、結語
總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化已經成為城市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通過對現階段我國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及養護措施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根據科學的栽培技術進行樹木的移植、養護、管理,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成活率,為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苗勝濤. 林業綠化樹木移植栽培技術探析 [J]. 農家參謀 ,2018,-No.579(7):119.
[2]杜喜民.保障樹木移植成活率的技術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6(13):304-304.
[3]祁敏.林業綠化樹木移植栽培技術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6,7 ( 10) :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