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琳
摘 要:作為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水稻在我國國民餐桌上占據著重要位置,一定程度上來說,水稻的產量直接關系著我國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本文將根據安徽實際情況,針對水稻種植技術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和預防常見病蟲害的有效措施進行探討,提高水稻質量,增加水稻產量,促進優質高產水稻在我國推廣與普及。
關鍵詞:水稻;種植技術;病蟲害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農業經濟水平和農業技術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水稻作為國人最主要的糧食來源,在我國農業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對水稻種植技術的創新和對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的有效化調整,提升水稻種植效益,使得水稻產量穩中有升,質量優中更優,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
一、水稻種植技術
1.選種及處理方法
全球水稻品種十幾萬種,首先,根據品種的特性從生育期、穩產性、豐產性、抗病性、抗逆性、抗倒性等方面綜合考慮選取優質稻種,再結合安徽省的水稻生產條件,選擇出最適合的水稻品種,從根本上保證了水稻的質量和產量。安徽省位于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四季明顯。就熱量和降水量來說,全省各地適宜種水稻。其次,確定品種后,經過曬種、選種,挑選出飽滿度比較好的優良種子,保證水稻的發芽率,為下一步浸種、催芽做好準備。科學的藥劑浸種可以有效控制常見病害的發生,還可以促進苗壯。最后,利用科技手段控制催芽溫度,提高催芽率,避免燒芽。
2.高產栽培模式
安徽省良好的水質、氣候、土壤,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但因安徽位于我國南北過渡地帶,自然災害頻發。通過對高溫熱害、澇災、旱災等自然災害的研究,水稻高產栽培方式不斷創新,大幅度地增加了水稻畝產量。近年來,安徽栽培技術得到巨大改進,多種簡易高產栽培技術在安徽得到了普及與推廣。例如:旱育秧+稀植、旱育拋秧豐產栽培、超級稻補償超高產等。
3.農田管理技術
除了精準選種、優質育種、高產栽培模式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農田管理對水稻產量和質量有著深遠影響。強化農田管理的主要工作重點是及時除草、及時查苗補苗、監測農田土壤水分情況及肥料情況。為了給水稻生長提供充足的動力,肥料必不可少。在不同階段,水稻對肥料需求不同,通過科技手段監測土壤,了解肥料供給情況,及時為水稻補充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肥料。加強土壤水分管理,根據水稻秧苗生長階段的不同水分需求,科學控制灌溉量。同時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手段,對水稻農田雜草,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預防及處理。
二、常見病蟲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1.病害
水稻病害多由真菌和細菌引起。其中稻瘟病、紋枯病為常見的水稻病害種類。近年來病害爆發,危害面積逐年擴大,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明確防治對象,運用科學栽培方法是防治水稻病害的重點。
(1)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熱病,民間有說法稱其為吊頭瘟,掐頸瘟等。是世界范圍內最大危害、最大面積的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傳播途徑為風、雨、昆蟲等。因稻瘟病可貫穿水稻整個生長周期,所以對水稻的生長有著嚴重影響。為了避免稻瘟病對稻苗的影響,可通過前期干預手段及后期化學藥劑防治并行的方法。前期選取稻種時,應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甚至高于國家標準的抗病高產優質稻種,浸種時也可采用一定比例的殺菌溶液對稻種進行預防,同時加強栽培管理,通過稻瘟類農藥提前在農田里進行防治。
(2)紋枯病
紋枯病又名云紋病,俗名爛腳瘟、眉目斑等。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病菌可通過寄生在土壤和其他作物中越冬,溫度升高后隨水傳播。因該病在抽穗時期嚴重影響水稻結實粒數,需及時進行合理有效防治。插秧前,深翻農田,翻找處理帶有病菌的寄生物。同時通過淺水勤灌、通風透光、看苗施肥等農田管理方法,加強對農田濕度的控制,從而達到防治紋枯病的目的。同樣利用化學藥劑方法同樣可以達到有效預防病害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施藥時,要注意藥物施撒深度,2到3厘米為最佳。
2.蟲害
我國現已知的水稻蟲害有300余種,最主要的有20余種,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水稻螟蟲、黏蟲、稻飛虱、稻葉蟬等。根據害蟲的主要來源分為內源性害蟲及外源性害蟲。
(1)水稻螟蟲
水稻螟蟲是一種在本地繁殖的內源性害蟲,其中對水稻危害最大的螟蟲是三化螟。容易造成水稻枯心白穂,需在蟲卵期和第一蟲期采用綜合方法狠抓防治。掌握螟蟲生長周期,在預防同時,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施放無害天敵、利用殺蟲燈引誘殺蟲。在螟蟲高峰期采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藥劑強力殺蟲。
(2)稻飛虱
稻飛虱又名火蠓蟲、響蟲,是一種隨氣流傳播的水稻害蟲。專門刺吸水稻植株汁液,使得稻株枯萎而死。其中以褐色灰飛虱和背飛虱危害最大。是我國近年來連續嚴重爆發的水稻害蟲,狠抓初期防治對于預防蟲害有很大的作用,前期通過物理和化學措施防治害蟲,減少害蟲基數,結合后期增加天敵以及噴霧防治方法,例如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按一定比例兌水噴灑至農田。鞏固前期治蟲效果,提高稻飛虱防治效果。
(3)黏蟲
黏蟲作為一種外源性多發型害蟲,每小時飛行速度可達20-40公里。幼蟲主要以進食水稻葉片和穗莖為生,成蟲產卵使水稻葉片卷曲,影響水稻生長,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防治方法多采用物理誘食、投放捕食性天敵與化學高效低毒農藥等手段。
三、結語
由此可見,根據地區進行科學的水稻選種、高產的水稻栽培、規范的水稻管理以及有效的病蟲害防治,不僅僅會使水稻在產量上繼續實現跨越式增長,更會使水稻在質量上實現飛躍式的轉變。水稻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的不斷進步更新,在加快優質高產水稻在我國推廣速度的同時,也促進了國內農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明秋.關于水稻栽培與管理問題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9,39(14):125-126.
[2]王之勤.水稻種植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農家參謀,2019(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