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營養代謝性疾病會對奶牛生產性能帶來嚴重的影響。為此,需要對代謝性疾病予以高度重視。在文中,介紹了綜合衛生保健的目的,并就規模化奶牛場營養代謝性疾病的綜合衛生保健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奶牛;營養代謝性疾病;保健
隨著新疆奶牛業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飼養管理方式的轉變,群發性奶牛營養代謝疾病日趨嚴重,特別是亞臨床型疾病所導致的生長發育緩慢和生產性能降低是造成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高產、穩產、健康已是奶牛發展的目標,舍飼奶牛的限制性飼養和管理增加了營養代謝病發生的可能性,主要是酮病、妊娠毒血癥(圍產期脂肪肝)、產后癱瘓、爬臥不起綜合癥、瘤胃酸中毒等疾病。另外,與代謝有關的疾病皺胃(真胃)變位也很突出。這些疾病直接影響產奶量,而且影響繁殖,有的病牛治療不當不及時,導致及早淘汰,對生產造成重大損失。
營養代謝性疾病的保健措施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健目的
通過奶牛飼料營養、飼喂方式、環境調控、管理制度以期達到針對控制乳牛體況,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奶牛場營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營養代謝性疾病保健以圍產期保健為核心。充分發揮奶牛泌乳潛力,使奶牛產奶高峰值高,高峰延續期長,產奶中期下降緩慢。
二、發病原因
主要是營養物質過多或不足,發生于圍產期的主要原因是干奶期飼養管理不當。
1.對成母牛分群飼養處理措施沒有具體落實或部分落實,尤其是在不栓系也不定位飼養,也不用TMR(全混合日糧)的奶牛場,有的奶牛場不設產房,是造成營養代謝性疾病高發的前提。
2.干奶期營養不足。
干奶期是指產前2個月,干奶母牛的主要任務。
(1)恢復因繁殖產奶的體力消耗和乳腺機能。
(2)維持胎兒發育。(胎兒一半以上的生長是在泌乳期最后2個月)。
(3)蓄積體力,供下一次產奶需要。
因此干奶期的飼養起決定性作用。
具體發病原因:
飼料無長遠安排,計劃不周,貯備不足,飼料短缺或資金投入所致(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缺乏)
3.干奶期精料喂量過大,導致產后2周內,易發酮病、妊娠毒血癥、產乳熱(產后癱瘓),真胃移位等。精料喂量過大在生產中的具體原因:
(1)高產奶牛場,條件好,飼料品種多,質量好,喂量大。
(2)粗飼料缺乏,尤其是優質干草缺乏,干草供應量不足4kg/頭·日,常以增加青貯或部分精料來補充。
(3)管理上混群飼養,干奶牛采食泌乳奶牛料或泌乳牛剩余精料。
(4)為了提高產量、盲目加大精料的喂量,干奶牛以膘情好壞來判斷奶牛健康狀況(以料促膘,以膘促奶的錯誤傾向)。
4.在奶牛泌乳初期和泌乳盛期奶牛飼料搭配不合理,營養不均衡,造成奶牛過度失重和動用體脂來完成產奶需要。
三、保健要點
保健的重點環節是對奶牛做好圍產期保健。圍產期代謝疾病的發生與機體的健康狀況、產奶量,其它疾病有直接關系。在奶牛營養代謝性疾病的相互關系,產乳熱(產后癱瘓)和酮病是其它所有代謝疾病的核心,本質上是控制圍產期低血鈣和酮體升高。
四、奶牛防治代謝性疾病的具體保健措施
1.飼料營養方面
(1)應隨時掌握飼料的種類及日糧組成,對照營養標準,并根據實際飼喂效果進行必要的調整。圍產期代謝疾病的發生與干奶期的飼養水平有直接關系。
飼料的要求:
①充分利用現有飼料資源,保證供給。
奶牛飼料有優質干草、塊根類、糟粕類和精料,同時應加1%的添加劑(含常量、微量元素)
②每年應對各階段飼料配方做常規測定,并鑒定飼用及經濟價值。
③配合飼料,因地制宜選用并加工調制。
④購來的飼料,必須了解應用價值。
⑤應用化學、生物活性等添加劑,應了解其生理作用及安全性。
⑥嚴禁飼喂發霉變質、冰凍、農藥殘毒污染嚴重飼料及被病菌或者黃曲霉菌污染的飼料(注重飼料貯存保管)
(2)合理供應日糧,盡量滿足營養需要
夏季、冬季調整飼料配方,并以奶投料,保證干奶后期飼喂陰離子鹽以預防低血鈣癥。飼喂大量精料時,奶牛至少要飼喂4-6kg優質苜蓿干草,18-25kg優質玉米青貯。
(3)合理分群飼養。
圈舍設施良好,且各牛舍均配有與之相應的運動場,使用TMR飼喂,根據奶牛的泌乳月和產奶量進行分群。全場成母牛分為泌乳盛期(日產奶25kg以上)、中期(18—25kg)、后期(14—18kg)、干奶前期(干奶前45d)、干奶后期(干奶第46d—分娩)和產后或泌乳前期6個群。每月定期測每頭牛產奶量3次,并根據產量做相應調群。個體異常牛應單獨補飼,以達到適宜的體況。
2.環境調控
(1)環境調控按要求,同時運動場應該設置涼棚,在運動場飼喂的地方設置較好。防暑降溫、防寒保暖、通風等加強管理,提供良好環境溫度,自由飲水。
(2)嚴格執行防疫消毒制度
3.臨床上常用的預防措施
(1)臨產前1周至產后1周,對年老、體弱、高產和食欲不振牛只加強看護,經檢查體溫正常者,用25%糖和20%葡萄糖酸鈣各500ml,一次靜脈注射,隔日1次,共補2~3次。
(2)在預防產后癱瘓方面,按照計算的預產期,在產前7天用VD310000單位,每日1次肌注,直到分娩為止。
(3)在預防瘤胃酸中毒方面,對于干草量不足或質差時,以及精料喂量大的牛群,在日糧中加1~2%NaHCO3或0.8MgO(按干物質計算,也可兩者同時拌于精料中飼喂)。
(4)干奶期奶牛要有適當的運動。奶牛產后要逐漸增加精料,在飼喂上最好采用全混日糧(TMR),沒有條件的必要時可以將粉碎的干草(例如苜蓿等)與玉米青貯混勻飼喂奶牛,但是需要額外每天自由采食部分長草。
作者簡介:王宏(1974-03-)男,漢族,甘肅人,本科,中級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