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強
摘 要:仔豬在哺乳階段的死亡率比較的高,這是我國養豬場都比較常見的現象,造成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的是妊娠母豬在妊娠期的管理不好,是母豬需要的營養不能夠滿足胎兒的需要,這樣就不能滿足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生長發育比較的緩慢,體質弱、小。在加上在飼養管理方面的不到位,而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所以為了提高哺乳仔豬成活率,分析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補救措施。
關鍵詞:提高;哺乳仔豬;成活率;措施
一、哺乳仔豬成活率低的原因
1.對于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母豬在懷孕后,在這個階段必須要給母豬吃全價的飼料,這樣才能使胎兒在母體內充分的發育,很多豬場對母豬在妊娠期這一段時間的飼料都不是很到位,飼料的品質差,缺乏常量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可能對母豬的飼喂量不能達到要求,長期如果這樣下去,就會導致胎兒在母體內所需要的營養不足,造成仔豬的初生重,比較小,還有在管理上可能沒有注意到胚胎死亡的三個高峰期,這是哺乳仔豬死亡率高的原因。
2.泌乳母豬的飼養
泌乳母豬的主要任務就是產奶,可是產后如果無奶,或者少奶,仔豬就不能吃到充足的乳汁,滿足不了營養需要后就會造成仔豬死亡,這也會造成哺乳仔豬死亡高的原因特別。
3.仔豬的飼養不到位
(1)溫度低,凍死
剛出生的小豬對寒冷的環境特別的敏感,如果不對仔豬實施防凍措施,就會凍死。
(2)管理不好,壓死
因為妊娠母豬在分娩舍,分娩床上產仔,產仔結束后,就要在分娩床上待4周~5周的時間,分娩床左右的間距就是1m左右,這樣妊娠母豬就不能左右動彈,在放乳時它就會躺臥到在分娩床上。如果管理不好,這樣就會使母豬在躺臥的同時將仔豬壓死,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疾病防治不到位
沒有預防好各種傳染性疾病,由于仔豬的各種器官都沒有發育完善,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如果對疾病預防做不到位的話就會造成仔豬大量死亡,這影響了仔豬的成活率。
(4)自身缺陷
出生比較弱,小,有“先天性疾病”的仔豬,死亡率也比較高。
二、提高哺乳仔豬成活率的措施
1.加強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母豬懷孕后,為了使胎兒在母體內充分發育,在整個妊娠期間就必須給予全飼料。妊娠前期(一般指配種前80d),母豬在體內激素等作用影響下母體新陳代謝加強,食欲增加,消化能力提高,體重增加很快,此時應進行適當的限制飼喂,否則將會導致母豬過肥,致使早期流產,產仔少,同時將造成后期分娩時難產,以及產后母豬的采食量減少,泌乳量減少,就會影響仔豬的生長。因此,在這一段時間時,應當降低飼料中的能量水平,使母豬保持八成膘的體況為宜。在保證飼料全價性的基礎上,可根據母豬的膘情,降低精料的給量,而在妊娠后期(懷孕80~114d),此期進入重胎期,胚胎的增長速度加快,母仔的雙重營養需要量也隨之增加,所以要增加精料的給量,尤其要注意蛋白質飼料和鈣質的補充,但臨產是應減少精料的給量,以避免發生乳房炎和便秘,影響泌乳。
2.飼養妊娠母豬的注意事項
在管理上要注意胚胎死亡的三個高峰期:第一高峰期:配種后的第9~13d使含子的附植期,胚胎易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死亡。死亡率的20%~25%。第二個高峰期:妊娠后第3~4周內,是由于胚胎器官形成過程中,胚胎爭奪營養物質造成的死亡,死亡率大約為10%~15%。第三個高峰期:妊娠后期,死亡率5%~10%,因此該階段應做好防暑降溫和抗寒,保暖工作,防止發病,母豬的管理重點是防流保胎工作。一是防止擠、壓等機械性流產;平時要保持圈舍干燥,避免地面打滑,母豬摔倒;避免母豬打架;妊娠后期應逐漸減少青綠飼料的飼喂,避免壓迫胎兒;防止母豬發生高熱性疾病,避免流產。二是不要飼喂發霉、變質、有毒冰凍的飼料,防止胚胎中毒或受到刺激引起流產。每天讓妊娠母豬做適量的運動,增強體質,防止或減少各種應激刺激,預防流產,妊娠母豬最好每天能夠在戶外運動1~2h,這樣有利于分娩。
三、做到安全分娩
1.分娩前的準備
分娩豬舍在豬場的生產環節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比較忙的,也是解決豬源的關鍵。常言道:“臨產母豬經管好,仔豬成活母保膘”,根據母豬預產期推算,在母豬臨產前5~10d,就應準備好產房,產房要求干燥(相對濕度60%~75%)保溫產房內溫度(15~20℃)陽光要充足,空氣要新鮮,如果產房潮濕的話,應及時通風或加墊草,加強機械通風,在寒冷地區冬季和早春,要做好防風保暖工作,產房可利用3%~5%的碳酸或2%~5%的燒堿水進行消毒,圍墻可用20%的生石灰溶液粉刷,為了母豬能夠熟悉環境,應提前一周將母豬趕進分娩舍,上床前將母豬腹部乳房及陰戶附近的污物要清除,然后用2%—5%的來蘇爾溶液消毒,然后清洗擦干,這樣會減少仔豬得病,提高了成活率。
2.安全接產
接產的同時要保持產房里面安靜,不能吵鬧,也不能驚嚇母豬,防止母豬不能正常產出胎兒,接產動作要穩、快。當仔豬出生后,立即剝去身上的胎衣,用毛巾除去口腔內的污物,接著就要斷臍,將臍帶20~30cm處剪斷,先將仔豬和母豬臍帶連接的地方,將臍帶里的血液擠到母豬的那一邊,在用剪刀剪斷,然后用5%的碘酒對臍帶斷處進行消毒,此后對假死仔豬進行搶救,對難產要進行人工助產。
四、結語
在養豬生產中,還是規模化養豬,提高哺乳仔豬成活率,都能給養豬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加強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做到安全接產來提高哺乳仔豬的成活率,從而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蘇振環.現代養豬實習百科全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18~121.
[2]郭傳甲,郭鵬,提高仔豬成活率和斷奶窩重的技術措施(J)畜禽業,2004. 36~38.
[3]李連任,牛學軍.仔豬全活快長要關“五關”重“三防”(J)畜禽業,2004. 16~19.
[4]董德昀,如何提高弱小仔豬成活率(J)吉林畜牧獸醫,2004,35~36.
[5]王洪才,史東輝,提高哺乳仔豬成活率的措施,(J)遼寧畜牧獸醫,2003. (1)10.
[6]揚文光,仔豬的飼養管理要點,全國畜牧獸醫優秀期刊,200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