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杰
摘 要: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當代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國家倡導經濟發展進程中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黑龍江省作為我國寶貴的森林資源儲備基地,在長期的演變歷程中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現階段來說,其整體發展也面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針對黑龍江省森林資源管理現狀展開探究,并積極尋求有效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森林資源;管理維護
森林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內容,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并肩負著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作用,開展科學森林資源管理對于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森林資源管理現狀
1.亂砍濫伐頻發,缺乏保護意識
黑龍江省森林資源豐富,以林業為基礎的各類產業穩步發展,所剩未來發的森林資源日益減少,并且隨著社會發展的需求,各類林場、管理單位都開始依托于自身的森林資源優勢開展經營,由于保護意識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對森林資源造成了損害。此外未獲得合法審批的采伐、亂砍濫伐、少批多采等問題也時有發生,森林資源管理面臨著嚴峻的形式,雖然國家近年來不斷出臺退耕還林等政策和相關資金技術扶持,可由于森林資源的保護并非朝夕之功,對于林業發展和森林資源的保護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2.過于注重利益,管理水平不足
客觀來說,相關管理單位由于缺乏可持續發展意識,只顧著眼前的經濟效益,亂占林地、毀林開墾的問題也難以管控。這些情況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相關管理部門的工作執行能力不強,操作不嚴格造成的,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相關管理單位對于森林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和保護條例難以全面深度的普及,也是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資源的保護是“三分造,七分管”,但在實際造林工作開展中,部分管理單位往往更加重視數量,缺乏對林木質量的有效管理,導致森林綠化面臨增長幅度較小,對森林資源管理產生了消極影響。
3.人員素質較低,制度有待完善
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與變化,森林資源管理經費問題日漸突出,撥款的費用難以滿足正常的基礎設施用度。基礎設施落后,導致工作開展不利。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和資源年報制度、“三證”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木材采伐、運輸管理的一些具體辦法不夠完善。森林資源林政管理隊伍建設不健全,大多數工作人員學歷低,業務能力有限,加之責任心不強,個別人員存在執法不嚴,甚至存在執法犯法現象。
二、強化森林資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1.提升管理單位的使命感
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森林資源所占的比重不斷提升,國家對于森林資源管理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加強,并且由于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強化森林資源管理,維護森林生態平衡已經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內容。為更進一步的優化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工作質量,相關的林業管理單位需要由上至下的樹立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為構建良好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優化付出自身的力量。相關管理單位的管理人員要秉承推動社會生產發展與維護生態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立足點。
2.增強法制意識
亂砍濫伐、毀林占林等行為的發生主要是由于相關個人和單位的法制意識不足,對自身的違法行為不能正確認知,導致森林資源受到嚴重破壞。林業管理單位應當重視這種情況,在開展實際工作過程中應當采取多種措施開展普法教育宣傳,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廣大民眾的法制意識。同時還要采取相應的強制法制措施嚴厲打擊亂砍濫伐等毀壞森林的行為,避免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此外,針對相應的占地永林行為要加強管控,對林地總量加以科學合理的控制,保障林地用于合法用于,以多部門協調的方式更好的保護林地資源。
3.建立完善的管理隊伍
人作為行為的主體,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部分林業管理人員存在懈怠行為,并且綜合素質相對較低,對于森林資源的管理和保護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應當加強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周期性對管理人員的業務進行審核與培養,結合現代化大數據信息對林業資源進行數據更新,林木的采伐與管理、林地管理等重要崗位的管理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以專業化水平開展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相關的管理單位還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開展森林資源保護的同時關注工作人員的生活,解決其生活困難為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保駕護航。
4.優化林業發展格局
現代科學技術和理念的運用,逐漸的引導林業向著產業化發展道路前行,科學的林業發展能夠促進經濟發展,在開展管理時需要結合社會經濟與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林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林業的產業化發展,形成現代化的產業鏈發展態勢。林區森林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在發展中可以通過綠色果蔬的種植進行產業鏈條拓展,與當下綠色生態理念進行結合,同時可以發展苗木、花卉等產業,開展林業科技攻關,大力發展綠色產品,實現科技興林。
5.加強森林防火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在1998年曾遭遇森林大火,火災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這一慘痛教訓應當時刻銘記。開展森林資源管理中要加強對《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等法規和相關防火條例加以宣傳,增強民眾的防火意識,嚴禁野外用火等行為。森林資源多數分布在基層林場和村莊,森林防火的工作不只是局限于管理階層,更應當落實到基層單位。因此,森林火災的預防和相關的應急救援應當由基層單位開展,當發生森林火災時基層單位需要快速的做出反應,避免火災對森林資源造成危害。同時,還要將相關的防火責任進行落實,避免出現問題時發生責任推諉的情況。
三、結語
強化森林資源管理不僅是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環境保護需求,更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應當進一步規范森林資源管理與執法力度,不斷優化森林資源林政管理隊伍的整體能力,在保護過程中加強現代化技術的運用,增強森林資源保護意識,不斷加大管理成本的投入,優化執法環境,確保生態平衡,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穩步增長。
參考文獻:
[1]李天軍. 淺談基層林場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工作[J]. 農民致富之友, 2017(13):262-262.
[2]孫娜. 現代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J]. 花卉, 2018(6):231-231.
[3]佚名. 森林經營分類與森林培育的相關建議[J]. 農民致富之友, 2019, 594(0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