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民
摘 要:在林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森林病蟲害防治問題日益嚴峻,但是為了促使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生態治療,逐步摒棄以往有害的治療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首先對國內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進行了分析,重點對一些生態治療技術及其應用要點進行了探討,以期有效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質量。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生態治療技術
在生態環保觀念日益推廣和普及的今天,林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是當下的林業病蟲害防治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如“只重治,不重防”等,影響了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也不利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而生態治療技術則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化學或物理等一些無害的技術去防治森林病蟲害問題,從而可以有效推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一、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現狀
森林資源是當下我國林業資源中的核心資源,是人類健康生存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實際的森林發展中卻不可避免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危害,如亂砍濫伐、火災以及病蟲害等,尤其是其中的病蟲害雖然不如火災災害對森林造成的破壞那么具有直觀性,但是卻具有比較長的危害周期,防治難度比較大等特征,所以為了有效地確保國內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確保森林健康發展,就需要高度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
雖然我國近年來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已經取得了比較大的突破,可以為林業的健康生產提供良好的條件,有助于確保森林資源的穩步增長,但是當下國內許多地區在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這一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針期間還存在一些問題,同時在資金投入方面也存在不足的問題,甚至部分地區的林業生產中會有管理人認為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主要是“救災”,沒有形成良好的防范意識,這也造成了當下我國許多林區生產過程中的森林病蟲害表現出二次發生危害概率高、傳播速度快以及發病迅猛等特征,影響了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也限制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生態治療技術的應用對策
1.更新病蟲害的防治理念
在將生態治療技術應用于森林病蟲害防治中之前,首先要先更新病蟲害的防治理念,切實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病蟲害防治基本方針以及健康林業生產理念,尤其是要逐步從治療林業病蟲害向重點防護森林病蟲害方向轉變,力求可以將標本兼治的病蟲害防治理念貫徹于現代森林病蟲害防治處理中。比如,在將生態治療技術應用于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運用現代生態學等一些相關理論與技術,強化森林生態環境與病蟲害二者之間辯證關系的處理工作,平時做好森林中各種植物的檢疫工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對病蟲害的發生與發展情況進行有效控制。只有形成了正確的病蟲害防治理念,才能順利地將生態治療技術應用于森林病蟲害防治中。
2.合理選擇生態治療技術
相較于以往側重農藥噴灑的森林病蟲害的治療技術,生態治療技術可以起到徹底根治森林病蟲害的作用,并且不會出現農藥治療森林病蟲害方式造成的污染水源,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但是生態治療技術的種類眾多,常用的包括物理類生態治療技術和生物類生態治療技術。其中的物理類生態治療技術主要是靈活地運用電光、紫外線、激光以及溫度等有關物理媒介,限制病蟲對森林植物造成侵襲,同時阻值病蟲的產卵或幼蟲繁殖,力求可以借助這種物理類人為控制的方式處理森林病蟲害;生物類生態治療技術則主要是有效地運用微生物或者其代謝產物等對病蟲害的實際產卵過程進行擾亂,以此對森林病蟲害的數量進行有效控制,以此可以實現以菌或以蟲治蟲的目標。通過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靈活地運用各種類型的生態治療技術,可以在不危害水資源和環境的基礎上,有效地控制森林病蟲害種群的數量,尤其是有助于預防初期的森林病蟲害,最終可以實現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將生態治療技術應用于森林病蟲害防治中時,除了單一采用某一種病蟲害防治技術外,還可以靈活運用多種病蟲害防治技術,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整體質量。
3.科學地開展造林與營林
生態治療技術的另一個重要手段是造林技術與營林技術,其在防治森林病蟲害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在造林期間,要首先優選良種,確保所選森林樹種具有良好的抗病蟲能力。即便同一種樹種,不同品種的抗病蟲能力也會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在營林期間要注意采取恰當的樹種選育技術,優選一些具有強抗病蟲能力的樹種。比如,在選擇樹種期間,要盡可能地以鄉土的樹種為主,這主要是由于它們已經適應了所種植的生態環境,更有利于確保其種植的成功率以及生長的健康程度,避免外來物種因為不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等而影響樹木的健康生長。而針對營林技術而言,為了有效地抵抗森林病蟲害,可以采取營造混交林的方式,構建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如果可以靈活地運用人工造林技術,借助混種造林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防范病蟲害。比如,在建設苗圃期間,可以對育種操作中涉及到的土壤和種子等進行消毒處理,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輪作方式;可以采取混交種植的方式,對灌木與灌木、灌木與喬木、闊葉與針葉、針葉與針葉等進行科學種植,這樣可以有效確保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提高森林群落結構的穩定性,增強森林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降低了病蟲害的發生概率。
4.其他病蟲害防治的措施
除了上述的生態治療技術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質量與效果,還要注意協同其他病蟲害防治措施的應用,力求最大程度發揮生態治療技術的應用價值,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要做好森林病蟲害監測工作。通過構建健全的森林病蟲害測試與預報網絡,對森林中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進行及時了解和掌握,這樣才能及時采取病蟲害防治技術,避免病蟲害出現蔓延等問題。其二,要提升森林病蟲害應急防治能力。比如,通過構建專業化的森林病蟲害防止系統,有效地應對森林種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病蟲害問題,避免病蟲害出現擴散。
總之,當下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形勢還比較嚴峻,防治結合的病蟲害防治方針還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落實。為了可以從整體上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質量,要注意靈活地運用生態治療技術,首先要更新病蟲害的防治理念,合理選擇生態治療技術,科學地開展造林與營林,力求全面提升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麗蓉.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及其生態治療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9,(14):138-139.
[2] 王建軍.森林病蟲害防害現狀及其生態治療技術探討[J].綠色科技,2018,(17):152-153.
[3] 李在芬.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9,(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