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小春
摘 要:本文對當前我國火龍果種植業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火龍果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常見病蟲害進行了介紹,并對針對其防治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為我國的火龍果種植提供一些參考。
隨著當前我國火龍果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病蟲害對于種植業的影響逐漸凸顯出來,火龍果病蟲害發生的數量規模不斷擴大給種植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同時也嚴重影響了火龍果果實的產量和質量。
一、火龍果病蟲害防治現狀
當前在火龍果病蟲害的防治上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不重視病蟲害預防工作。由于種植戶對于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導致大多數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都是在其發生之后采取的補救措施,而很少在病蟲害發生之前就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再加上種植戶在處理初期病蟲害時的方法不合理,從而導致了病蟲害的發生率居高不下,果實的產量、質量嚴重下降。
2.防治措施效率不高。部分種植戶在火龍果病蟲害的防治上所采取的措施較為簡單,大多以單純的化學農藥防治為主,對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果園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很少應用。化學農藥的長期使用會使得病蟲害的耐藥性逐漸提高,進而使得防治效果逐漸降低,種植戶選擇提高農藥使用量,不僅對果實的生長造成了一定的干擾,同時還對病蟲害的天敵的生存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3.忽視休眠期的病蟲害防治。多數農戶僅對果實生長、生產期內病蟲害防治較為重視,而由于冬季病蟲害處于休眠期、越冬期,其危害并不明顯,因而便忽視了這一時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導致第二年病蟲害的大規模爆發,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二、火龍果病蟲害發生原因
造成火龍果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可以從植物本身的特點以及果園管理兩個方面的來進行分析。
1.在植物本身特點方面,由于火龍果來自于熱點地區,喜熱喜旱。而我國的火龍果種植地區大多位于亞熱帶地區,在5~9月氣候高溫但多雨,適宜病蟲害的生長和流行。此外,由于火龍果的種植周期相對較短,因此在病蟲害的鑒定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影響了相關防治方案的編制。
2.在果園管理方面,最主要的便是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影響,上文所述的當前在火龍果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便是導致其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種植戶對于火龍果植株的選擇不合理,導致部分攜帶病蟲的苗木進入果園;果樹種植過密、水肥管理不當等導致果樹長勢較差,抗逆性、抗病蟲能力較低,也是導致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因素。
三、火龍果常見病害及防治策略
1.火龍果常見病蟲害
在火龍果的各個生長時期均有發生病蟲害的可能,且病蟲害的種類較多,癥狀多樣,會對果樹生長、結果造成較大影響,詳見表1~2。
2.防治策略
針對火龍果常見的病蟲害,其防治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保持良好的種植環境。在火龍果種植前要合理選擇果園位置,選擇環境污染較小,空氣、土壤、水源等較為清潔的地區,并于工廠、交通干道、曾發生過病蟲害的地區保持一定的距離;保證園內的土壤的透氣、排水、蓄水能力,在建園前對土壤進行翻耕消毒;如果是在大棚內種植則要注意控制好棚內的溫度、濕度,做好通風。
(2)科學選擇火龍果種苗。在進行購買火龍果種苗時要到證件執照齊全的果苗市場,選擇生長狀況良好、沒有病蟲害的幼苗。幼苗種植前需使用50mg/L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浸泡10min。
(3)加強果園管理。做好火龍果的水肥管理,每年施花前肥(3~4月)、狀果肥(6~7月、9~10月)、越冬肥(12月),肥料以有機肥為主,主要包括雞糞1000kg/畝、花生餅100kg/畝、鈣、鎂、磷肥100 kg/畝、三元復合肥200 kg/畝、硫酸2 kg/畝、硼砂或硼酸2kg/畝,從而達到促進植株根系發育、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合理修建枝條,保證植株間的通風、透光條件,及時剪除發生病蟲害的枝蔓并移出果園外進行深埋或焚燒處理。
(4)合理運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無公害防治措施,針對病蟲害類型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例如,針對病蟲害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做好對病株的處理工作;在園區周圍撒草木灰或生石灰防治蝸牛進入果園;懸掛粘蟲板誘殺害蟲;使用羽化期的寄生蜂來消滅蛾類幼蟲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火龍果的種植中,病蟲害的發生給種植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必須要針對當前病程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改善,采取合理、科學的防治措施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從而提高火龍果的產量和質量,為種植戶的效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峰. 火龍果常見病害及其防治[J].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11(2):53-53.
[2] 黃露迎. 火龍果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 南方農業, 2015, 9(6):31-31.
[3] 代常留. 火龍果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 農家科技旬刊, 2016(6):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