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新勇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農村建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農村土地流轉對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農村土地流轉是完成城鄉統一發展要求的必經之路。然而,在實際的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思想觀念陳舊、缺乏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農村土地流轉流程缺乏規范性以及缺乏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等。針對當前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結合皖西地區孫崗鎮農村土地流轉的實際情況,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解決當前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的有效對策,希望有助于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
關鍵詞:農村土地流轉信托;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在經濟新常態下,農業的綠色發展成為農業發展的主線任務。土地流轉信托機制的實行有效推動了農業的綠色發展,多種融資方法使得擴大農業發展規模成為了可能,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為了研究農村土地流轉信托對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影響,我們從分析土地流轉信托的應用優勢入手,探討借助農村土地流轉信托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相關對策,旨在推動我國農業的綠色發展進程,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土地流轉信托之于農業綠色發展的作用優勢
1.有助于推動綠色農業的規模化發展
從現階段的農業發展來看,受到土地面積限制影響,很難實現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發展,而部分農戶的土地面積較大,滿足機械化生產的要求,但由于機械生產成本過大,也只能望而卻步。這一發展現象已經成為農業發生的常態,嚴重制約了農業發展的現代化進程。而土地流轉信托的執行則可通過委托的方式,將土地承包給信托公司,這種由信托公司集中生產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土地面積的限制問題和機械生產成本高昂的問題,有效實現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發展。
2.為綠色農業提供充足的物質、資金和技術支持
相對來說,原有的農業發展形式較為粗獷,農業生產中所需的資金量也較少。而農業綠色發展對資金、資源和技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確保資金的及時供應以及先進技術的大力支持才能保障農業綠色發展的有效推進。而在土地流轉信托模式下,信托公司可通過多種融資渠道實現對生產資金的有效獲取,同時國家財政方面的支持也可幫助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進程。對生產農具的配置則可以通過分期的方式獲取,部分情況下種子、化肥等物質也可以通過融資的方式獲取。而在技術方面,信托公司的技術水平普遍超出農民的平均水平,同時也可與政府取得聯系,引進多種國外的技術內容,在經過改造后,形成適用于我國農業生產的新技術。
3.綠色監管嚴格
土地流轉信托從政府、信托公司、農戶、土地經營者四個層次進行綠色監管,整體推動農業的綠色發展。政府直接對土地經營者進行綠色監管,同時還通過信托公司間接對土地經營者進行綠色監管,要求信托公司在甄選土地經營者的過程中嚴格按綠色發展的標準。信托公司接受委托人的土地,將土地交給土地經營者來經營,是土地流轉信托中的關鍵一環,能否實現土地的綠色發展最關鍵的就是選擇綠色經營的土地經營者。受益人是由農戶來指定,而且更多情況下農戶就是受益人,因此農戶和受益人在一個層次上對土地經營者的行為進行綠色監管。
二、優化措施分析
1.更新思想觀念,正確引導農村土地流轉
在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過程中,要加大對農村土地流轉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可以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絡等多種有效的途徑進行大力的宣傳,在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頒證基礎上,引導農民朋友增強權益觀念,明晰土地經營權就是財產權、土地經營權流轉收益就是財產性收益;在宣傳政策法規的基礎上,還要讓農民朋友了解土地流轉對于發展規模農業、現代農業的重要意義,使得農村土地的經營權流轉成為一種趨勢。其次,要加大對農村基層干部的政策培訓,不斷地轉變農村工作的服務方式,進一步放低身段,要演變成為服務員,以此增強服務農業、服務農民自覺性;除此之外,還要建立激勵機制,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發展規模農業、現代農業的典型給予獎勵,鼓勵更多的大戶、農業企業來參與農業的開發,從而加快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進程。
2.積極開展土地確權工作,推動土地流轉
首先,土地確權工作應逐級展開,以村、隊為開展主體。各級政府應建立健全承包合同取得權利、登記記載權利等土地確權登記制度,明確土地確權法規、程序及確權負責人。土地確權應從微觀角度以了解農戶背景、家庭情況的村、隊為開展主體,組成土地確權工作組,當地的長期生活者為開展人員,結合專業的土地測量,妥善處理農地使用的歷史積怨問題。其次,完善土地及土地流轉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土地流轉市場或土地銀行專門開展和負責土地的流轉工作,提高土地使用權的流動性,讓已經確權的農戶得到實際利益,吸引未確權的農戶在土地利益的驅動下積極參與土地確權。
3.加大對農業綠色發展的扶持力度
農地流轉不得改變其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農業用途,不得侵害農民的正當利益,即土地流轉信托須以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權和農民承包權為前提,將分散于農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權集中于信托平臺之上,土地經營者成為經營土地、實現土地收益、支撐土地流轉信托的重要一環。與房地產開發等方式相比,種植土地風險更具不可抗力性,利潤空間有限,使得本來就缺乏的土地經營者更顯困境,再加上地域限制,參與某一地區土地流轉信托的土地經營者更顯缺乏。因此,政府應鼓勵土地經營者通過土地流轉信托實現土地的規模化經營,對企業或個人從項目補貼、農用設備等方面進行扶持,引入農業綠色發展的信貸支持機制,加大財稅傾斜力度,使其數量增多、規模變大。
4.增強農戶對土地流轉信托的正確認識
可以通過完善立法的方式,將土地流轉信托的相關內容以法規的方式推出,加深農戶對信托的了解,執法過程中,也應突出信托的積極作用,使其能夠真正發揮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職能。鄉鎮方面也應編輯相關的信托資料,加大對信托的宣傳力度,為土地流轉信托的落實奠定基礎。主要可以通過進入基層宣講的方式提升農戶對土地流轉的認識,因農戶的文化水平偏低,很難快速接受新事物,為了加深其對信托模式的認識,可以組織考察活動,對于一些已經成功進行土地流轉的區域進行考察,使其認識到信托方式對于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從而積極參與到土地流轉工作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可以通過更新思想觀念,正確引導農村土地流轉;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的服務與管理,規范流程;構建完善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機制;構建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農村土地流轉等有效措施,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呂洪波,劉佳.我國農村土地信托發展困境及對策[J].農業經濟,2018(1):112-113.
[2]農村土地流轉信托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任曉娜.當前農村土地流轉的基本特征和政策建議——基于19個省市4719份農戶的問卷調查[J].農業經濟,2016,(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