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英
摘 要:沙拐棗是防風固沙的先鋒植物,沙拐棗生長的速度遠遠高于沙埋的速度。其具有抗風蝕、耐沙埋、抗干旱等特點,廣泛用于沙漠地區的植樹造林活動。本文主要研究新疆且末縣沙漠東南緣沙拐棗造林的成活率。
關鍵詞:新疆且末縣;沙漠東南緣;沙拐棗造林;成活率
一、新疆且末縣沙漠東南緣沙拐棗造林條件
1.氣候資源
新疆年平均氣溫11.7℃,冬季降水比較多,平均氣溫偏高。秋季容易出現降雨雪天氣。夏季降水異常偏少,干旱情況明顯。而沙拐棗就適合生長在一些干旱的地方。它們可以通過改變葉片結構、增加根的同化分配比例、降低生長速率和器官周轉速率等方式,來適應極端干旱的生存環境。
2.水資源
新疆且末縣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全縣有許多河流。例如,車爾臣河、喀拉米然河、莫勒切河、米特河、江格薩依河、塔什薩依河、江格薩依河等等河流。植物的根系對水分有著迫切的需求,沙拐棗也是如此。龐大的根系有利于植物的固定,進而很好的生長。水份還能促進植物光合作用的進程。但有一問題,就是該縣的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受季節變化的影響比較大。
3.土地資源
新疆且末縣位于東昆侖山、阿爾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東南緣,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偯娣e為1 386.65萬公頃,耕地面積為1.95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0.14%、林地20.71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1.49%、其他土地面積為1 163.45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83.91%,非常適合種植沙拐棗這類植物。
二、新疆且末縣沙漠東南緣沙拐棗造林成活率
沙拐棗適合生長在干旱的地方。因此,新疆且末縣沙漠東南緣沙拐棗造林成活率比較高。沙拐棗主要生長在沙漠低洼地區,也有一些分布在沙丘半坡和頂上的。沙拐棗成活率比較高的一個原因就是,沙拐棗有著發達的根系。沙拐棗的根系分為主根和平根。主根可以縱向延伸至地面三米以下。平根主要分布在淺地表,平根可以橫向延伸二三十米,因此它的分布面積為幾百平方米。沙拐棗根系分布的領域非常廣,這就能夠使它更好的吸收水份,供應自身的生長。如果當地水資源供應的比較好,當年沙拐棗就能夠發揮出防風固沙的作用。沙拐棗成活率比較高的二個原因就是,沙拐棗生長速率很快。沙拐棗為什么叫“拐棗”呢?就是因為沙拐棗基本上沒有葉片,葉子縮小之后包裹在紙條的節間,枝條之間的節間就會縮小,拐來拐去。這樣的好處就在于葉子制造的養分傳送給了枝干,能夠促進枝干快速的生長。沙拐棗的耐沙性就表現在,即使沙拐棗被風沙掩埋,沙拐棗也能勻速的生長出來。沙拐棗生長的速度超過風沙掩埋的速度,所以沙拐棗可以在風沙中屹立很長時間。沙拐棗確實是防風固沙的“不二人選”,但是沙拐棗生長到一定年限之后,枝干就會停止生長,生長速度緩慢或者出現停滯、退化、死亡的現象。因此,提高沙拐棗的成活率表現出一定的重要性。
三、提高成活率相關措施
1.選擇好種植季節
一般來說,造林植物的種植時間在2月底至4月中旬。但不同植物的特性不同,種植季節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選擇。對于沙拐棗的種植,種植人需要考慮氣溫、風速、降雨量、光照等因素。綜合分析之后再確定種植時間。例如,四月中旬,春季到來之時,土壤已經開始解凍,進入返漿期。這個時候就適合栽種植物。這時,植物生根發芽,蒸騰作用比較小,種子容易成活?;蛘咴谑轮醒辉律涎苑N植物,這一時期種植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如果在其它季節的其它時期進行種植,種子就會因為蒸騰作用失去大量的水份,不易成活。與此同時,在播種時期,還需要對沙拐棗的種子進行處理。沙拐棗種子的生命力非常的旺盛,在干燥的條件都可以儲存兩年以上。但由于種子堅硬,帶有刺毛,發芽遲緩,種子不容易發芽。需要對其進行操作、處理之后再播種,進而提高種子的出苗率和成活率。
2.使用先進的技術
技術是種植所需要必備的一個要素。使用先進的技術無疑會提高沙拐棗的成活率。比如,根系的固定是沙拐棗生長的第一步,種植人員可以采用灌水法采挖獲得沙拐棗龐大的根系,進而提高沙拐棗的成活率。還有些沙拐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資源分配不平衡,地上部分由于光合作用產生的養分遠遠不能夠滿足龐大根系的需求,因而不少植株都相繼死掉。那么就需要先進的種植技術解決這一現狀。例如對沙拐棗原生苗和扦插苗不同化學試劑的處理,或者研究不同化學物質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通常來說,腐殖酸對沙拐棗的成活和生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納米液對植物的根系固定和生長有激發作用。那么在配置相關化學試劑的時候,就可以有選擇地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這些物質.促進植物的生長,進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科技的力量是偉大的.與此同時,還應該不斷的開發和研究新的技術,注重科研,為植樹造林注入新的活力。
3.減少病蟲的災害
沙拐棗常見的病蟲災害有白粉病、枯枝病、蛀蟲、食葉害蟲、蚜蟲以及鼠害、兔害等等。這些都會對沙拐棗的生長產生威脅。例如,枯枝病就會使得沙拐棗的枝條變黑,并且慢慢擴散,嚴重時整株植物死掉。對于枯枝病和蛀蟲、食葉害蟲、蚜蟲, 可以在發病前和發病初用1:1:400的波爾多液進行防治。針對拐棗蚜蟲危害嫩梢和嫩芽的情況,種植人員可以用 40%樂果 2000倍水溶液噴灑,這是化學防治的辦法。值得注意的是,種植人員需要考慮害蟲的耐藥性,應該定期更換藥劑.一旦害蟲產生耐藥性,消滅起來就會更加的困難。除開化學防治,種植人員還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辦法,防止沙拐棗的病蟲災害,畢竟化學防治具有一定的污染性。每年因為病蟲災害,都有很多沙拐棗死亡。為了提高沙拐棗的成活率,就需要做好對病蟲災害的防治。
四、結語
沙拐棗是一類防風固沙的好植物。其對環境改善、保護都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新疆且末縣沙漠東南緣沙拐棗造林條件、影響沙拐棗造林成活率、提高成活率的相關措施。以期為沙拐棗的種植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吳曉麗,王銳,儲燕寧.騰格里沙漠東南緣沙拐棗造林成活率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10(10).
[2]雍瑞星.沙區梭梭、沙拐棗三種無灌溉植苗造林方式效果分析[J].新疆林業,2010(03).
[3]劉海東,劉嬌,趙英,李生宇,王永東,雷加強,張建國.梭梭和沙拐棗對風沙土壤水熱鹽動態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