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
非常贊同網絡上熱傳的一句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
杰斐遜和華盛頓是好朋友,在反英斗爭中,他們兩人并肩作戰,共同抗敵。戰爭結束后,杰斐遜沒有因為華盛頓的豐功偉績而對他頂禮膜拜,也沒有因為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而放棄自己的原則。華盛頓擔任總統期間,杰斐遜是國會領袖。兩人經常因政見不同吵得不歡而散。然而平靜之后,彼此又會向對方道歉并再次重申自己的立場。在領導國家前進的道路上,他們并不能稱得上是團結,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算是敵人。然而,華盛頓卸任前,卻提名杰斐遜為總統候選人,大力稱贊杰斐遜的人品和才能,說他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君子”。
君子和而不同,和是因為認同人品,不同是為了堅持自己的主張。我敬重你的人格,但我未必同意你觀點;我反對你的理念,并不意味著否定你的全部。這就是君子的做人原則。
生活中,人人都不同。理解別人是一種涵養,尊重不同是一種境界。境界高了,心眼就寬了,看一切都順了。《壇經》中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意思是:真正成熟的人,對于別人說錯的話,做錯的事,不會放在心上,更不會因別人的過失而染污自己的心靈。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心中充滿的是善良、寬厚、仁愛等美好的東西,眼里看到的也都是美好的事物,再也沒有那些惱人的是是非非。
人,只有一生,無須追逐得太累。看得開,看得順,是一場修行。修行,最終修的是心,心,只有一顆,多了固執己見,就窄了若谷的胸懷;以自我為中心,就看不見身旁的風景。放下成見,心態知足,快樂自來。精神富有,心靈必然豐盛。“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這是一位百歲智者的忠告。
世界是自己的,在心。心富足,眼開闊,看一切都順了。
責編/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