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潔


摘 要:21世紀的中國承擔著重塑自身文化的重任,繪畫也如此。如何在新世紀繼承以往優(yōu)良傳統(tǒng),建立中國的繪畫圖像的標準,承接近現代以來的以現實主義油畫為主的傳統(tǒng),重建中國式的現實主義油畫藝術,是擺在繪畫界的重要選擇。在多元化發(fā)展的態(tài)勢下,重新審視現實主義傳統(tǒng),對于中國當下的繪畫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國油畫;現實主義;新時代;重塑
一、理由:重建現實主義油畫樣式的前提
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清晰地擺在全人類面前,由于各種文化的碰撞,人類不僅面臨著經濟全球化挑戰(zhàn),還面臨著各種文化現象的沖擊。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中國當代美術界已形成了多元寬松的格局。在這種大文化氛圍中,任何一種藝術理念與樣式都難以占據絕對的領導位置。
在這種所謂全球化與多元化的背景中,保持國家文化特征應當是當下所有國家都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一個沒有自身文化特征的國家是沒有文化發(fā)言權的。尋找與建立自身具有當代性與歷史延續(xù)性的標志性文化符號,是擺在當今每個國家面前的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中國亦然。
中國理應重構當代文化代表符號與范式。進入20世紀晚期以來,中國文化界似乎習慣了各派新形式與新學說的林立與眾說紛紜的熱鬧展現。中國文化界在20世紀80年代中晚期開始的現代藝術、前衛(wèi)藝術思潮,改變了以往的文化格局,豐富了文化表現的場域,帶來了文化在某種程度的繁榮,改變了以往文化中過多的政治意味,藝術創(chuàng)作也展示了新的自主性。但與此同時也陷入了文化的虛無主義、玩世主義的困擾,而且隨著文化市場的興起,文化作品商品化的傾向加劇,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帶有更多的商業(yè)性與功利性,藝術家更多地關注著市場效應,對于文化層面的考慮稍顯淡薄。
自20世紀晚期以來,中國文化界一部分處在某種喧囂時期的人迷失了方向,導致文化人心態(tài)浮躁,急于追求短期的名利,以至于文化人無意間造成人文精神給予的缺失,從而產生了一些純商業(yè)性的文化產品,最典型的是創(chuàng)作上的“跟風”現象?!八^‘跟風是指在創(chuàng)作上自己沒有主見,跟著名家跑,跟著市場跑。書壇上有‘流行書風,畫壇上有‘流行畫風,跟風者各畫種都有,一些畫家不是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生活,挖掘創(chuàng)造的潛力,表現自己真摯的情感,而只在形式上摹擬別人的畫風,……甚至摹擬風格并不成熟的當紅畫家。藝術規(guī)律告訴我們,風格是創(chuàng)出來的,不是跟出來的?!雹龠@些帶有商品化傾向的跟風作品大多描繪小人物平庸瑣屑的人生、粗鄙的原始生理欲望及在現實社會中生存的艱難、孤絕、無奈、煩惱或窮極無聊,并把這種人生價值理解為一種生存的狀態(tài)。一些畫家用各種夸張與怪誕的手法描繪著這些脆弱、敏感、無聊、自怨自艾、神經質的內心世界,某些外表類似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表現的卻是自然主義傾向和消極個人主義,這些作品中既看不到當今現實的本質和歷史的發(fā)展,也難以感觸到現實主義藝術的魅力。因此,在面對全球化的環(huán)境下,如何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發(fā)揚與體現人文關懷與現實精神,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雖然由于某些原因,現實主義油畫圖像標準被弱化與淡漠了,直接描繪人民群眾形象的作品開始不再是主流,真實描繪火熱現實生活的作品不多見了,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滿足各層次雅俗共賞的作品少了,甚至還出現了對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基本原則的懷疑。無形之中,在當今中國繪畫界出現了文化虛無主義、文化盲從主義,這些現象在當今中國重塑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對這些現象的反思對于思考如何建設中國當代圖像標準關系重大。
基于此,重構當下中國文化范式應該是重中之重。在油畫方面,應該是以現實主義樣式為代表去展開油畫的重建。真正能代表與標識中國現當代的圖像應該就是現實主義圖像,而非其他。理由就是這種現實主義圖像是中國繪畫界花費接近百年尋覓到的,這種圖像具有中國近現代特有的歷史內涵,這種內涵包括大量的創(chuàng)作作品與廣泛的群眾欣賞基礎。
二、現實主義油畫樣式是中國當下
重建油畫代表圖像的必要選擇
現實主義油畫樣式應當作為新時代中國油畫的代表形象。從20世紀初一直到現在,現實主義油畫樣式是中國油畫創(chuàng)作的圖像代表,歷史給予了現實主義油畫在近現代中國特殊的位置。具有現實主義特質的油畫圖像毋庸置疑地成為中國近現代繪畫圖像的標志,是中國近現代繪畫圖像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建立當下中國特色圖像文化的重要成分,是當下中國油畫重建的代表性范式。
雖然現實主義油畫樣式受到過各種其他圖像風格樣式的影響與干擾,但現實主義油畫樣式在中國近現代一直作為主流圖像形態(tài)存在著,所具有的影響力與被大眾所接受的程度,一直展示著其強大的藝術生命力與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新時代對文化自信的重建,涉及諸多方面,例如在中國油畫的重建方面,重振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與圖像功能是構建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下我們國家需要主流文化的引導,以現實主義油畫創(chuàng)作原則引導當下中國油畫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可行性。主要體現在我國自20世紀初到目前有很多現實主義畫家一直積極致力于現實主義繪畫的創(chuàng)作,形成強大的創(chuàng)作隊伍與豐富的繪畫作品,并培養(yǎng)了中國大眾對于現實主義油畫圖像普遍認可的欣賞習慣。這兩個方面奠定了現實主義油畫作為當下重建油畫標準圖像的首要選擇的必備條件。
現實主義油畫樣式之所以可以在當下重塑,原因有三:其一,現實主義油畫圖像對于當下中國文化重建具有延續(xù)歷史內涵價值。這種圖像伴隨著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曲曲折折,從文化啟蒙到民族救亡,一直扮演著一個直接展示的角色,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歷史內容的角色,足以顯示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其二,現實主義油畫圖像具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從文化啟蒙開始至民族救亡運動,這種圖像通過真實描繪現實發(fā)生的場景給予普通民眾直接的視覺傳達,為喚起民眾愛國與衛(wèi)國之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這種樣式又為喚起民眾的建國熱情起到重要媒體作用,乃至中國百姓對于油畫的認知就是以寫實為基本條件。其三,現實主義油畫在當下中國依然有著深厚的創(chuàng)作土壤,是許多主流油畫家所堅守的手法。在當今中國油畫界,現實主義油畫風格既是多種藝術風格共存的美術形式之一,同時又是中國油畫藝術的重要與主要繪畫形式。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屆全國美展及其他重要展覽中展出與獲獎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現實主義風格的油畫作品始終占據絕大多數,這些作品描繪與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方方面面,展現了中國各行各業(yè)的嶄新變化,是其他風格作品所無法比擬的,現實主義油畫創(chuàng)作依然是當下中國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心。
當然我們所討論的現實主義油畫創(chuàng)作,是基于當今藝術格局多樣化的背景提出來的,所以必須承認當代文化的多樣性特征,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fā)展現實主義油畫創(chuàng)作。正如以上我們所論,當今世界處于全新的發(fā)展時期,受到全球范圍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綜合影響,當代中國藝術界尤其是中國現實主義油畫創(chuàng)作,在當今世界變革迅疾的面前,固守傳統(tǒng)單一形式或全面迎合西方的某些樣式而展開全盤西化都是不合適的。因而,探索如何去融合時代、反映現實、體現新時代精神、振奮民族精神,呼吁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體現現實主義精神關懷,才是當下呼喚與重塑現實主義油畫創(chuàng)作的主要訴求。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而應遵循包容、多樣、豐富的原則,以現實主義繪畫圖像為主,允許多種風格與樣式的存在與發(fā)展,形成以現實主義圖像為主導,兼有多種風格與樣式的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注釋:
①李一:《2006中國美術:平穩(wěn)發(fā)展,美中不足》,《中國藝術報》,2007年1月19日。
參考文獻:
[1]王耀卿.藝術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2]范美霞.2000年以來的“現實主義”精神走向[J].美術觀察,2007(2).
[3]陳池瑜.現代藝術學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潘自鋒.對現實主義油畫社會功能的再認識[J].陜西教育(高教),2009(8).
[5]陳池瑜.現實主義在中國的命運[J].南京藝術學院.2012(6).
[6]唐華.淺談中國寫實油畫的獨特性和文化性[J].美術界,2015(11).
作者單位:
濟南大學泉城學院視覺藝術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