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紅 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
數字化技術逐步在各行業中普及,數字科技與媒體的多元化發展,為藝術設計以及創意創作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機遇,數碼設計的出現,標志新藝術表現形式的衍生。數碼設計融合了理性與感性藝術思維,在計算機技術與各種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實現設計領域表達形式以及方法的數字化與創新化發展。明確數碼設計的藝術思維以及創意方法,有利于促進設計的創新與改革,推動設計創作行業的現代化、科學化以及藝術化發展。
首先,數碼設計內容更加趨向于個性化。個性化意味著數碼設計要符合用戶的個人需求,且具有個體特色,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要更加的感性與綜合。個性化本身也是人本理念的體現,數碼設計的個性化,是要從藝術設計行業從有形模式轉向更深層次的創意發展,提升設計的自由度與特色,保證藝術方面的思維想象能夠以數字形式真實表達出來。信息時代的發展改變了人們傳統思維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數碼設計作為高新科技的代表,正在促進傳統設計表現形式的變化,為展現出數碼設計的特色與價值,內容上趨于個性化,有利于取得更多群眾的認可,促進數碼設計的普及。
其次,數碼設計理念的藝術化。藝術化是要用藝術理念以及設計思維等,實現科技與設計的融合,切實運用數字技術帶動設計的發展,保證設計的藝術本質。數碼設計在實際發展中由于其數字特征,備受設計家以及藝術家的排斥,隨著藝術理念在數碼設計中的應用與融合,數碼設計才逐步被設計師接受,數字技術對藝術設計創新的深度介入,帶動了藝術設計與純藝術在各方面應用。例如書籍、攝影以及招貼、室內以及工業設計等怕平面創意和影視廣告、動畫制作和電影特技等動態設計中,無一不體現著數碼設計在藝術領域中的應用。
最后,數碼設計形式的多維化發展。數碼設計形式與藝術設計不同,因為數字影像技術的發展,數碼藝術設計作為新的藝術門類,能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實現多維化發展。數碼藝術設計,基于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制作出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設計作品,包含了多買空調技術、3D 動畫以及網絡游戲等。數碼在藝術領域中應用多元化,促使其標下手法以及表現內容趨于多維化,并逐步在人們生活、學習與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
藝術創意對于數碼設計而言,旨在滿足個性化、本土化以及多元化的設計需求,實現我國數碼設計與國際化的接軌,積極引入新的技術與方法,實現設計內容、設計方式以及設計形式等創新。創意對于數碼設計而言,是其發展的基本驅動力以及創新力,為實現數碼設計的創新發展,要實現創意的系統化與控制化,才能合理運用多種信息技術與數字技術等。
首先,運用觀念設計法,注重觀念的表達。數碼設計應借助藝術設計與藝術觀念等,注重應用信息技術以及數字技術等,實現創意的思維拓展和觀念展現,突破設計形式的局限。設計師在數碼設計過程中,應基于作品本身、生產過程及觀念、受眾理念等各種因素,合理應用新技術,通過拓撲技術、VR 技術以及3D 打印技術等,促進設計的創意實踐。在創意思維拓展中,設計者應了解科技對數碼設計的影響,明白現代科學技術在思維創意拓展中的應用。
其次,運用傳統文化,實現審美層次的探索。數碼設計在新時代發展中,應具備不同于傳統藝術設計以及數字技術的特征,才能在數碼藝術設計走向程序化后,為大眾進行個性化的設計或是展現出設計者的個性。個性化的設計需求,需要設計者合理運用設計元素進行重新組構等,通過演變尋求個性風格,從而形成獨特的設計象征,展現出我國數碼設計的特色。傳統文化在數碼設計中的應用,是為了展現出設計的個性與民族特征,通過民族文化增強數碼設計的藝術價值,在更高的審美層次上推動現代設計的發展,進一步實現我國數碼設計與國際的接軌。
最后,實現色彩格調設計的多樣化,滿足設計的多元化需求。數碼設計在變化多端的國際化環境中,需要實現設計者與受眾的同步協調。設計者應面向大眾,將具有區域特征的民族圖像進行多種方式組合,盡可能多的運用新元素,傳達多樣化的文化信息,提升設計的品質。因此,圖形創造、思考角度等,都應從基于現代設計發展趨勢與大眾需求,合理應用風情格調各異的色彩,借助視覺元素,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打動人心。
綜上所述,數碼設計在新時代發展中,作為科技與藝術的融合體,其本身也是技術的一種革新,目前正朝著個性化、藝術化以及虛擬化的方向發展。在數碼設計創作實踐過程中,借助多種智力與能力的載體,為設計創作提供新技術、新媒介以及新元素等,實現從技術發展到實際創作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