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平 國電電力大同二電廠
在發電廠的日常工作中,汽輪機密封油系統的正常運行,是確保其電力供應的重要基礎。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汽輪機的應用中仍存在很多的異常故障,導致電力系統的發展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在汽輪機的使用過程中,密封油系統作為其主要的系統構成之一,其一旦發生汽輪機無法運作、設備破損或者運行狀態異常等問題,就會直接導致汽輪機無法正常的工作,對于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都會產生極大的不理影響。因此,在具體工作中,應針對汽輪機密封油系統漏氫風險異常故障問題進行詳盡的分析,并以此作為制定解決汽輪機密封油系統異常故障問題的基本參考資料,提供解決汽輪機密封油系統異常問題的有效,更好的保障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一是不能保證氫壓的額定值,從而影響發電機的出力。
二是同時消耗氫氣過多,補氫頻繁,成本高。
三是發生爆炸,導致設備損壞或人身傷亡事故。
本文只論述汽輪機密封油系統漏氫,不涉及電氣氫冷器及定冷水管束等。
發電機漏氫的途徑,歸納起來有2種:一是漏到大氣中,如發電機及其管路存在漏點,造成氫氣向大氣泄漏;二是漏到發電機油水系統中。
常見的漏氫部位:(1)端罩與基座結合面漏氫。(2)端蓋與端罩及上下半端蓋結合面漏氫。(3)端蓋與密封瓦座結合面。(4)氫氣管路截止門不嚴引起漏氫。(6)密封瓦內部漏氫,密封瓦間隙調整不當。
①機組停運之后找漏,一般在氫氣置換空氣后,做發電機的氣密性試驗。②運行中發電機找漏,借助微量氫測定儀,查找漏氫部位。③加裝漏氫在線連續監測儀。在找到氫漏點后,如果在發電機端蓋或一些結合面,可以用密封膠進行封堵。
大同第二發電廠一期200MW機組水氫氫的冷卻方式。可以按照以下位置進行分別處理:
機殼結合面主要包括:端蓋與機座的結合面、上下端蓋的結合面、固定端蓋的螺孔、出線套管法蘭與套管臺板的結合面及進出風溫度計的結合面。
(1) 端蓋與機座的結合面及上下端蓋的結合面結合面積大,密封難度大,是防漏的薄弱環節。在檢修回裝時,應對結合面進行詳細檢查清擦,對不平的部位涂密封膠校平。在解體及回裝的過程中所做的標記不能傷及密封面。對所采用的硅橡膠密封條的尺寸、耐熱性能、耐油性能、彈性及耐腐蝕性能進行嚴格驗收。上下端蓋結合面的密封條在端蓋處與下端蓋密封條銜接時應特別注意施工工藝。
(2) 固定端蓋的螺孔,有的可能在制造加工過程中穿透,而后經過補焊處理。這些補焊的金屬有可能在運行中受振脫開,成為漏氫點,因此在檢修時應加強檢查。緊端蓋螺絲時,應用力均勻,保證結合面嚴密。
(3) 出線套管法蘭與套管臺板的結合面是防止漏氫的關鍵部位。由于該處受定子端部漏磁影響,溫度較高,加上機內進油的腐蝕,因此,該處需用耐油橡膠圈和橡膠墊加以雙重密封。由于漏入機內的密封油多積存于此,因而該處的密封材料易老化變質失效,每次大修時必須進行檢查。另外,在拆裝引線的過程中,應避免套管導體受側力過大,引起密封墊位置的變化而造成漏氫。
(1) 密封瓦座與端蓋的垂直結合面是較易漏氫的部位之一,對該處的密封墊質量必須嚴格把關。上、下半端蓋組裝時,接縫應對齊,防止由于錯口使密封墊受力不均。
(2) 密封瓦與軸和瓦座的間隙必須調整合格,瓦與軸的徑向間隙,雙側應控制在0.15~0.25 mm;密封瓦與瓦座的軸向間隙按0.15 mm控制。
(3) 防止密封油進入機內,應控制好內油檔及密封油擋板的徑向間隙;下間隙不大于0.05 mm,上間隙不大于0.25 mm,左右間隙不大于0.15 mm。
(4) 嚴格執行壓差閥及平衡閥的檢修工藝,做好調試工作,保證空側油壓高于機內氫壓0.085 MPa左右,并使氫側油壓能跟蹤空側油壓變化,盡量保持兩者差值不變,避免由于氫側油壓超出空側油壓,造成氫側回油量大量增加,來不及排走,漏入機內,同時,造成氫側油竄入空側,帶走大量的氫氣。
(5) 嚴格監視密封油箱的油位,防止油滿罐時進入機內或空罐時向外跑氫。正常運行時應保持較低位置。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于電量的需求越來越大,汽輪機的應用范圍也逐漸擴大。如何在現有科技發展的基礎之上,深入分析汽輪機密封油系統異常問題,積極的探究解決汽輪機密封油系統漏氫風險問題的處理辦法,杜絕合避免因氫壓的額定值,影響發電機出力,消耗氫氣過多,補氫頻繁,導致成本增加。甚至發生因漏氫量大引發爆炸,設備損壞或人身傷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