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全國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的舉行,進一步提升了各高職院校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視,促進了高職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以賽促教,作為教師真真正正的在教學比賽中改變了自己對傳統課堂教學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教學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
信息化教學大賽重點考察教師合理、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教學環境,解決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教師依據信息化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達成教學目標。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選用信息技術、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教學設施,創設學習的情境,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及時調整、優化教與學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學組織與方法得當,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體現“做中學、做中教”;教學互動流暢、合理,針對學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信息技術與數字資源運用充分、有效,教學內容呈現恰當,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采用課前自學,課中導學和課后拓展三段式教學結構,拓展學習空間,分解強化重點。教學方法上,傳統教學中以講授法為主要方法,學生被動的聽,學生的參與性很小,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吸收。而在信息化課堂教學下,教師轉變了教學方法,采用任務驅動法、直觀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翻轉課堂法等教學方法實現做中教。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實戰演練法等學習方法,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做中學,教學做合一,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化教學大賽,關鍵是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以《高等數學》課程為例,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以黑板為主,偶爾使用的PPT,這種方式一是缺乏了與學生的互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二是抽象性強,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之后,教學手段豐富多彩,教學方式變化多樣,合理的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使學生更容易的理解所學內容,也使學生更多的親自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比如在進行定積分的概念教學時,學生通過課前觀看微課視頻,了解了求曲邊梯形面積的四個步驟,但對第四部取極限過程不理解,通過幾何畫板的使用,使學生清晰的理解了何為取極限,同時,引導學生利用幾何畫板自己來解決變速運動物體的路程問題,這樣就使學生清晰的理解了定積分概念的形成過程。另外,在講授定積分的幾何意義時,通過給學生設置matlab 操作任務,學生利用matlab 在親自動手操作過程中理解了定積分的幾何意義。通過智能在線考試系統,讓學生進行闖關測試,答案正確進入下一關,答案錯誤闖關失敗,利用這種游戲式的智能在線考試系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思維導圖軟件,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進行梳理總結,加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有效提高課堂實效,分解突破重難點。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管理、教學參與、教學評價,目前網絡教學平臺的種類也非常多,包括:藍墨云班課、職教云、雨課堂、學習通等。教學所需要的基本功能也都有,而且各平臺也在根據教師的需求不斷的完善其功能。
我們所使用的平臺是職教云,課前教師通過職教云發布學習任務,上傳微課視頻和測試題,學生通過手機的云課堂查看任務單,觀看微課視頻進行學習,同時完成在線測試題,教師通過平臺反饋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及時的調整教學方案。
課上在職教云上對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小組間的PK,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比如在進行定積分的教學時,設置了三輪的PK 題目,一是讓學生修復課前任務變速運動物體行駛的路程方案,上傳至云課堂,教師對所給方案進行總結點評,給出PK 成績。二是在一課一模環節,各組學生討論完成模型分析單并上傳,學生通過平臺展示并匯報,教師進行點評給出成績。第三輪是對專業問題的解決,這里面還用到了平臺的頭腦風暴功能,對實際問題大家先通過頭腦風暴給出解決問題的想法,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尋找解決方案,各小組進行討論,利用matlab 求出結果并上傳,小組代表進行匯報,進行小組自評與互評,同時發起平臺的投票功能,大家選舉出最完美的解決方案,教師給出最后的PK 成績。
課后,教師通過平臺發布作業,學生完成作業,教師進行批改,并與學生在線交流,答疑解惑。通過平臺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跟指導,提高整學生的學習效果。
信息化教學方式下,網絡教學平臺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實現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實時反饋,有效調整教學策略,高效達成教學目標。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比如,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幾何畫板的動畫演示,matlab 的簡化計算,智能在線考試系統的闖關測試,思維導圖軟件的知識梳理,有效地解決了重難點。同樣,將專業問題和數學模型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顯著提高,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多次獲獎。
通過參加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使教師的創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將工作現場所遇的專業問題有效地融入課堂,以任務為載體整合教學內容,加強了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融合,為專業發展服務。一節課一個數學模型,通過建模的思想方法來分析解決問題,體現了數學的實用性,培養學生數學的思考方式。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合理使用,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延申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提高教學效率。
通過信息化教學能力比賽,使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能力,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能力,創新能力等各方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從中教師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進行創新,有效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合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積極投入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實現課堂教學由“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提升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