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鈺
摘? ?要:當前在經濟型社會的發展下,食品機械行業也不斷向成熟方向發展,為保證社會整體市場的導向需求,企業需對食品機械技術進行創新。本文從產業鏈特性和生命周期特性兩方面對食品機械技術進行分析,并對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模式進行探討,通過企業主體類型、地域政府主體類型、中間過渡類型等對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方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食品機械? 技術創新? 基本類型
中圖分類號:TS20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6(c)-0091-02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進行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思路創新,以保證發展方向滿足當前社會市場的需求。食品機械行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企業應將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并采取合作的模式,以政府的政策為導向,將資源進行集成化利用,確保技術創新的完整性。
1? 食品機械技術創新特性分析
1.1 產業鏈特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食品的種類和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為保證食品加工行業的持續性發展,需對技術和設備進行不斷更新,以保證食品機械技術的穩態發展。當前食品機械技術行業以產品性能、產品推廣等為主,為保證市場體系的運作,需以技術為標桿對設備和加工工藝進行研發,以當前社會市場的需求,將資源進行整合,進行環節型開發,以提升行業的競爭優勢。食品機械行業在進行產業鏈發展過程中,由于社會主體環境因素、技術因素、市場因素的影響下,使行業的發展受到阻礙。首先,食品在加工環節中易受到政策、地區環境的影響,造成前期的高投入與后期運行效益不成正比,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經濟影響。其次,在技術的不斷更新下,設備與產品的設計也在不斷變化,當設計與技術發生脫節時,將導致產品的合格率出現問題,不利于食品機械行業的發展。最后,在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下,技術與創新的結合使受眾群體的消費觀念受到影響,當食品機械行業的產品未能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時,將降低企業在社會市場的競爭力,致使食品機械行業的產業鏈發展是受到影響。
1.2 生命周期特性
當前企業在對食品機械進行技術創新時,一般前期投入較少,以防止技術創新失敗帶來的經濟損失。前期的少量投入可減少企業經濟損失,但資金支持過少,也將導致產品的產量降低,部分企業在沒有合理技術的指導下,將使產品收益降低,在管理人員的統計下,將發生小范圍概率的錯誤計算,致使技術創新的發展受阻。隨著食品機械技術的不斷成熟,產品行業的產業鏈地位鞏固下,可實現產品的量產,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在資金的支持下,可對食品機械技術進行持續性更新,以保證技術與產業之間的良性循環,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2? 食品機械技術創新模式
2.1 技術模式
在經濟轉型時期下,食品機械技術也正處于發展中階段,當前整體的社會經濟形勢下還未形成統一局面的行業競爭機制,為保證行業體系的建立,需不斷進行技術革新,以深化食品機械行業的發展。通過以技術為標準,可大力推動行業領域的發展速度,在社會市場競爭力的主導下,可使依托于食品機械為主的企業加快對科學技術的應用,此種經濟模式以技術為前提,將成果作為發展目標,可激發出當前社會主體市場的隱性需求,為食品機械技術提供創新路徑。
2.2 綜合模式
當前產品市場以用戶的需求為主導,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應將自身的發展方向進行調整,以滿足社會的市場需求,將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相結合,以產業鏈為主導,構建良性循環的生命周期體系,以此來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食品機械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應汲取技術經驗,并對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進行研究,以市場需求為主,對技術創新進行環節性確認,并對技術的可實施性進行預期判斷,確保市場運營模式可與技術創新模式精準對接,以推動市場的經濟發展。
3? 食品機械技術創新類型
3.1 企業主體類型
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一般以企業為主,通過企業對社會市場的主體環境進行多維度調研,將技術實施的可行性進行研究,確保技術成果的預期發展走向可滿足市場需求。為實現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企業可高校、科研技術組織等進行協作,通過資金、技術的支持下,構建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體系。企業與技術單位等進行合作時,在產教融合、學研對接的模式下,將技術創新作為一種項目,合作者在項目施行過程中起到監管作用,為保證技術創新項目的科學性執行,需各個組織機構之間進行協調規劃,并對目標、內容、流程等進行集體調研,以保證后期項目運行的完整性。在進行食品機械技術創新時,應遵循自由、自愿型原則,技術創新所在區域的政府,應起到輔助作用,通過政策理念和下階段社會發展趨勢,對技術創新進行宏觀指導,確保技術創新方向的正確性。食品機械技術創新的前期需大量資金支持,合作企業在前期應制定合理的資金注入流程,同時應對食品機械技術研發成功后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協調分配,確保技術創新的持續性發展。企業在進行協調性合作時,應建立相應的制度,以當前社會市場需求為基準,將利益進行合理分配。從技術層面角度來看,合作模式的發展以企業遇到的技術難點為主,當自身未能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時,通過建立共同發展模式,將利益發展進行捆綁式發展,可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化,以確保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型發展。
3.2 地域政府主體類型
當前在對食品機械技術進行創新時,主要以技術和設備為主,為保證系統的正常研發,政府部門應起到政策支持的作用,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區域政府應貫徹落實政策的實施,并開展相應的技術創新活動,依據自身的前沿優勢,將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并對目標的可實施性進行預期分析,為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提供路徑。同時地域政府應起到輔助作用,將具有一定技術實力的企業、科研部門、高校等,進行資源組建,并對其進行政策引導。當企業與相關機構出現合作問題時,政府部門應起到協調作用,并對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工作進行主持,對創新內容、目標、環節、時間等進行制定,使技術可得到規劃性創新。政府在進行指導過程中,應對食品機械技術的類別進行分析,在明確市場導向的情況下,將資源進行集成,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技術的創新,以保證企業的正常化發展。
3.3 中間過渡類型
食品機械技術在進行創新時,在企業協同合作下,將導致技術的主體地位發生偏移,為達到企業之間的優點融合,需進行中間環節的過渡,以保證食品機械技術的發展特性。地域政府部門應對技術發展的特性進行調研,并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技術與設備的分析,制定相應的運作機制,并對創新成果、產生的利益、前期資金投入等進行協調規劃。同時政府部門應實現資金流通的管制,在前期資金不足時,政府應主動承擔起資金的集成作用,并對資金進行合理規劃,以保證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型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特性進行分析,并從技術層面和綜合層面闡述食品機械技術的創新模式。為保證企業的技術得到資金支持、技術支持等,需進行前期規劃,并指定相應的合作規則,以確保食品機械技術可進行規劃性創新。
參考文獻
[1] 廖志偉.食品機械設備選型原則及方法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8,37(7):81-82,101.
[2] 廖志偉.面向制造和裝配的食品機械研究設計[J].企業技術開發,2018,37(5):86-87,93.
[3] 王國扣,張宏宇,萬麗娜,等.食品機械標準化現狀與“十三五”發展思路[J].包裝與食品機械,2016,34(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