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子杰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建筑事業隨之蓬勃發展,建筑工程招投標制度在工程項目中廣泛應用。但在招投標制度發展應用的過程中,人為的影響因素大大增加,各種違法違紀行為層出不窮,招投標活動受到嚴重破壞,本文討論采取相關措施解決問題,促進招投標有序發展。
關鍵詞:招投標?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TU723.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6(c)-0167-02
1? 工程招投標綜述
項目招標是圍繞建設項目特殊商品開展的一系列專項交易活動。投標系統實施后,建設項目可由各方從招標到施工完成監督,特別是對部分國家投資項目,可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使用效率低下。
2? 招投標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 招投標的存在問題及對策
2.1.1 招投標存在問題
(1)私下陪標。
某小區的建設需要進行招標,招標公告發布后某建筑公司想拿下這項工程,私下與該小區的負責人協議,為了成功達到目的,該建筑公司和6個知根知底建筑企業共同參加投標,在評標環節中,那6家建筑企業的標書報價過高,服務態度差,配套不完整。結果顯示,該建筑公司被推薦為第一中標者。
這是一起典型的陪標現象,是招標方和投標方私下的利益協商,與其他的投標方共同謀取中標的行為。
(2)度身招標。
某大型體育中心對新建的足球及跑道場地進行招標,但在招標方面想讓幾家曾經為體育中心建設過的建設單位中標,因此,此次招標公告中規定,只有在本中心參與過建設的,且具有甲級資質施工單位才能夠參與投標。最終是只有那幾家曾經在本中心建設過的施工單位競爭并拿下這次的工程。
在招標公告中,使用不合理的條件阻止其他投標人參與競標,相當于失去競爭意義。
(3)傾向招標。
某綜合樓建筑物被招標時,招標單位是在招標開始前確定了投標單位,但不能確定是否可以贏得此標。評標委員會的專家與招標單位的關系密切,招標單位已經討論好通過專家,在投標評標過程中引入投標單位時,他們會隨意介紹其他投標單位,但中標者將是重點介紹,委婉表示投標人對其有好感。中標結果,是那家確定的投標單位。
2.1.2 對策:采用電子招投標
中國建設項目招標中電子招標實施的范圍和程度不斷擴大。六部委發布了《“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明確指出了電子招標采購的蓬勃發展,促進招標采購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2.2 招標代理機構的問題及對策
2.2.1 招標代理機構的問題
我國的建筑招投標中的招標代理機構問題一直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問題如下:(1)招標代理機構規范不到位,機構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為開辟市場不擇手段;其中一些人對違反招標的行為提出了建議,在招標文件出臺時,根據投標人的意愿對招標單位進行招標。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建筑市場的秩序,沒有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2)內部管理混亂。例如一個招投標代理機構可以在全國各地設立分支機構,許多分支機構沒有業務能力與業務資格,但是,以總公司的名字開展工作,總公司無法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就是出借總公司的代理資質。
2.2.2 對策:規范招標代理機構
嚴格限制招標代理機構的市場準入,嚴格執行《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辦法》。每個項目都將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審查,重點審查工程建設執業注冊資格或中級以上的專業人員數量,工程管理中的技術和經濟領導者的經驗經歷以及從事招標代理業務的人數和執業年數。對辦公室,勞動合同關系,社會保障等真實性和相關部門進行認真審查,以確保申請的中介組織有足夠的專業人員。
2.3 政府監管方面的問題及對策
2.3.1 政府監管方面的問題
政府監管方面的問題是:(1)招投標法規不完善。隨著建筑工程招投標應用愈發廣泛,工程項目的發展速度增快,但招投標法律法規的發展速度卻跟不上,因此許多的招標項目沒有可依賴的規定,這嚴重影響了招標活動。(2)招投標流程執行不到位。事實上,對一些小型項目或者邊緣項目,沒有足夠的重視和監督。(3)政府監管內部混亂。招標法只規定有關行政監督部門依法監管,但政府對招投標的監督由多個部門組成。各部門較為分散,不能對招投標進行有效的監督,容易出現多頭管理現象,這種現象必然會導致政府監管的缺位,給違規分子有可乘之機。
2.3.2 對策:加強政府監管
采購監督管理制度的運用讓監督管理更輕松,實現了現代技術和政府管理的結合,構建了政府采購的“零跑腿”機制。它規范政府的采購行為,提高透明度,使政府采購成為真正的“陽光采購”。
第一,將城市的集中采購、部門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項目納入系統管理,實現政府采購活動全過程的電子監管,提高政府采購的質量和效率。第二,采購計劃應該采用自動備案,以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第三,在文件備案過程中,政府采購監督管理和實施交易的各個環節,使政府活動的全過程實現公開透明化。第四,是合同備案鏈接環節,創建“合同備案零距離”。第五,是依托電子監管平臺,實現“無紙化”辦公和高效監管。
2.4 法律體系問題及對策
2.4.1 法律體系問題
法規體系的彈性空間、不對等現象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彈性空間提供的法律漏洞使違規操作的現象越發增加,鉆法律漏洞的現象頻繁出現,以至于招投標活動不能真正實現健康有序發展;不平等的現象是招標單位和投標單位的地位不同,招標單位承擔的義務少于投標單位的義務,使在投標活動的優勢更大。
2.4.2 對策:進一步完善法律體系
四川省頒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國家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機制加強招標投標監管工作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招投標活動中的現狀,多種措施同時并舉,為解決招投標問題,使招投標活動越來越好。
落實強調全面招標人責任。招標單位是招標和招標活動的主體。因此,招標單位是否嚴格依法履行職責,是投標活動乃至項目建設能否有序規范開展的關鍵。招標單位違反法律或者違反法規行為的,依法追究單位和主要負責人責任。
2.5 誠實信用問題及對策
2.5.1 誠實信用問題
誠實信用問題一直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各個地方都較注重這個問題,也逐漸加強對招投標的誠實信用建設,實踐上也要加快腳步。誠實信用問題還是較為突出,想要做到這點,起碼要遵守法律法規,不觸犯法律的要求。而招投標出現的問題深入研究來說就是誠實信用問題,有的人產生了貪念,便有了不守信行為,就是違法違規行為。
2.5.2 對策:加強誠信體系建設
在招標投標領域,建立信用評價指標和評估標準體系,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在吸引投資領域,充分履行吸引投資負責任人的主體責任,查處虛假承諾,查處虛假謊報等虛假行為。建立政府投訴舉報機制,吸引投資,將不誠實行為納入政府部門和相關責任人的信用記錄。
目前,成都在大數據平臺的新技術支持下,建立了企業“紅黑名單”機制,“一處守信、處處便利,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加強行政部門在政策支持,表彰和評估,政府采購,招標,以及上市審查中查詢信用信息的情況,作為決策的參考。為政府部門實施精準監管,為信用聯合懲戒,提供了全新的數據支撐,建立了社會共治模式,推進成都市誠信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2.6 評標專家不規范的問題及對策
2.6.1 評標專家不規范的問題
評標對招標和招標活動非常重要。。這個過程評標的質量尤其重要,但評標是專家負責的,對專家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現在的招投標活動卻不能對評標專家有嚴格規范的法律約束與監督。
2.6.2 對策:加強評標專家的管理
第一,積極推進全省專家數據庫建設,實現資源共享。為解決省內專家分散管理存在的問題,聘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專家資源使用效率低的問題。市縣要按照以下三個階段整理專家資源:摸清底數、規范清理、檔案復審。對政府采購專家數據庫進行清理并整合。
第二,著力解決專家不足問題。甘肅政府采購網中采用自我推薦,專家推薦,單位推薦等多種方式。廣泛征集相關評估專家,嚴格審查項目資質條件;對符合經審查資格標準的專家進行了系統的培訓考試。
第三,決心解決專家的不專業問題,剔除不合格的專家。一方面,有必要加強對專家專業資格的審核和復審。另一方面,有必要加強現有的專家相關專業重新分類。
第四,認真調查和處理專家違法違規行為,建立績效考核體系。專家被考核評價為不合格時,相關部門應當開展調查程序,如果不涉及違法行為,應當在限期內進行面談警示和糾正;涉及違法的,依法予以處理。
3? 結語
建筑工程招投標制度作為一種重要的市場交易行為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積極作用,通過電子招投標,招標代理機構,政府監管,法律體系,信用體系的建設等方面去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標制度,促進經濟發展。總結經驗教訓,找出存在問題,研究有效對策,有利于推動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健康的工程招投標對我國建筑市場發展是有益的,然而違法違規的招投標活動會破壞市場的秩序,對其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我們要懂得吸取教訓,立于更深的層次去面對招投標的問題,使招投標的問題能到深入的解決,以使我國招投標活動有越來越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丹.建設工程施工招標評標系統方法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
[2] 鄧惠琴.建設工程招投標制度的弊端分析[J].山西建筑,2004,30(1):99-100.
[3] 曹玉斌.不規范工程招投標揭秘[J].施工企業管理,2005(5):55-56.
[4] 宋巍巍,李德全.建筑市場政府監管問題管窺[J].建筑經濟,2004(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