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峰
摘 要 促進全民健康,決勝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職工基本(生育)醫療、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大醫療保險體系的建立,使得全民醫保已經在我國基本實現。2018年3月國家醫療保障局的成立更彰顯出國家對醫療衛生機構的重托與監管,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擔負著全民身體健康、衛生防疫、婦幼保健工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運行顯得日益重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關系著整個醫療機構的健康運轉和創新發展。剖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已經成為衛生健康系統關注的焦點問題。
關鍵詞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財務管理 監督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我國醫療行業的最底層,是醫療行業的生力軍、基層醫療保障部門,肩負著所有基層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工作,屬于一級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一直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薄弱環節,同時財務管理也一度制約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運轉和創新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不受重視,會計機構建設不科學、不完善,以及財務管理中暴露出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相關理論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指衛健行業中的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服務站、縣區級婦幼保健所(院)等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直接為基層老百姓提供醫療服務、衛生防疫、婦幼保健等工作。這些基層醫療機構的會計機構設置、會計人員配備、財務收支預算、日常經費收支流程、資產管理等構成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它具有可操作性、現實性的特點,對于基層醫療機構的健康運行和創新發展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服務對象的服務質量和幸福指數。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機構設置不規范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機構設置未能按照《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規范設置,最嚴重的情況是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只有一個會計人員,并且還不一定是會計或財經專業類畢業的人員。會計專業人員都不能保證做賬達到完全合格,更何況是非會計專業人員。另一種情況是人員配備不足,大多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配備兩個會計人員,擔負了全部的財務工作,包括出納、制證、記賬、復核、主管會計、預算報表、財務會計報表、決算報表、藥品會計、資產管理、政府采購,還包括財務以外的許多工作,如編制管理、人事管理、工資調整、物價監管、衛生統計、經濟核算、績效管理、職工社保、職工醫保、住房公積金、醫院辦公、黨建等,簡直就是個“大雜燴”。總之,別的業務部門不管的事情統統甩給了財務部門,致使兩個財務人員不能全心投入財務管理中,經常發生工作失誤、記賬分類不規范、報表延誤、報表不符合要求、會計資料記載不清楚等情況,這樣的財務管理顯然不達標。
(二)非會計專業人員從事會計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每年培養了大批會計專業技術人才,然而很多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仍在使用非會計專業人員。他們在從事會計工作之前大多是從事醫生、護士等工作,還有的是復員軍人,都不具備相關的會計基礎知識,更不具備會計專業知識,不符合要求是自然,最可笑的是自己做的賬自己找不到記在哪里了。財務報表不能保質保量、按時報送成為一種自然現象,給本系統財務整體工作造成不良影響。會計檔案管理也是一塌糊涂,甚至造成檔案缺失。然而,社會上大量的會計專業畢業生不能就業,只能另謀職業,甚至改行謀業,丟掉了一生所學的會計專業知識。
(三)會計的反映和監督職能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會計人員應按照現行的會計制度和準則處理會計事項,脫離了會計制度和準則的要求,必定會導致會計事項缺失、會計反映不清楚、會計監督不到位,財務管理存在隱患,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當會計職能被限制時,財務風險或許會無限加大,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同時也在加大會計責任追究,無論什么樣的案件發生,都與會計職能的發揮脫不了關系。會計職能的限制直接導致了腐敗現象的滋生,從而損害人民的利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部門領導的財務管理理念缺失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部門領導本身不具備管理知識,這些領導大多是從醫學專業走到領導崗位,沒有接觸過管理學的培訓,更沒有相關的會計理論知識,只重視醫療業務工作,忽視了財務管理在單位管理中的地位,甚至根本就沒有財務管理理念,大手大腳,花錢如流水,無視財經法律法規。
(二)編制部門沒有依照《會計法》對會計崗位配備明確職數
每個單位都有編制部門核發的編制確定(調整)批準文件,編制文件中對單位的性質、級別、領導職數、人員編制數、業務范圍等作了明確規定,未對會計編制人數進行明確。我國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對不同規模的會計主體的會計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作出了具體要求,但實際工作中,編制部門未對各單位會計機構配備作明確規定,各單位也就忽略了會計人員的存在價值,更談不上對會計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打擊報復會計人員就算不錯了。
(三)財政、審計、監察以及主管部門的財務審計監督力度不足
近年來,國家取消了《會計從業資格證》,地方審計部門也不再進行一年一度的會計年度審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不能及時通過審計監督健康運轉。原來的年度審計工作一去不復返,改成了項目專項審計、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等等。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會計人員達不到外部監督的有力支持,事后監督越來越靠后,直到悲劇發生。
縣級衛健委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行政主管部門,負有直接管理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主管部門未能定期開展內部審計和財務綜合評價工作,也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監督管理的一項空白。在2015年以前,原縣級衛生局的財務部門叫“財務規劃和審計股”,后來與縣計劃生育委員會整合后叫“財務股”,直到今天的縣衛生健康委員會仍叫“財務股”,規劃和審計職能像是削弱了。縣衛健主管部門的財務人員配備同樣存在不達標現象,導致應有應盡的職能未能充分發揮出來。
(四)經濟效益與財經法律法規法紀的風險關系
任何單位都以發展、創新為主題,以為員工謀福利、為社會作貢獻、實現經濟效益為目標,而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卻違反財經法律法規,必定給單位和員工帶來一定的法律和紀律風險,如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國家民生項目方案、預算法、采購制度等,發生了挪用專款、大吃大喝、濫發獎金補助、超預算支出、不按規定程序審批采購項目等,領導、員工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和沒收罰款,這些違規行為都是漠視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財務管理,只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惡果。
四、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落實會計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執行力度
把貫徹執行《會計法》及相關會計法規、規范、準則、制度,成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法定代表人的必修課,作為衛生健康系統選拔基層干部的一項硬性指標。分離與財務管理不相關的工作,保證會計人員有充分的時間投入財務管理工作中,同時加強財會人員的會計專業知識培訓、強化業務技能訓練和考核,保證會計從業人員有鉆研會計專業知識的空間和時間。
(二)定期考核會計機構設置及從業人員考核
科學設置會計機構,配備充足的會計專業技術人才,將會計人員的崗位職責納入人員編制管理中。會計基礎規范考核是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基礎,只有專業化的財務隊伍,才能做出高效的會計業務和真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才能準確地為各級領導提供優質可行的財務信息。為了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建議國家編制管理部門核定會計崗位職數,確保各類機關事業單位配備一定數量的會計專業人員,財政、審計、監察部門應把會計機構設置及會計從業人員作為重點監督考核內容,只有建立強大的專業的會計隊伍,才能為社會提供優質的財務信息,就像我們的醫療衛生工作一樣,只有過硬的醫療技術隊伍,才能給患者提供優質健康的服務,才能促進全民健康,決勝全面小康。
(三)外部審計與內部審計有效實施,建立有效的財務管理監督機制
財務管理就是會計人員依據相關的會計制度、準則對會計主體進行反映和監督,處理單位會計事項,對會計主體的全部業務情況形成會計報告信息,接受社會監督。應定期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提升單位會計人員的工作地位,有效發揮財務管理職能,喚醒領導層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提升財務管理在單位總體規劃中的站位,建立有效的財務管理監督機制。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離不開主管部門的監管,主管部門具有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雙重屬性,能夠及時準確地發現本系統存在的問題,通過有效監督,把所有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重新確立主管部門的財務規劃、審計的功能定位,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方位的監管非常重要。主管部門可以凝聚全衛健系統的會計隊伍力量,編制全衛健系統財務管理規劃,制定全衛健系統財務考核細則,統領全局,相互促進、整體提升。
(四)加大財經法律法規的普及,提升經濟效益
每年定期開展警示教育和清洗思想污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把普及財經法律法規落到實處。單位領導要作為第一責任人來搞好財務管理,認清財務管理與業務開展的關聯性,與財務會計人員加強溝通,認真對待財務人員的工作建議和意見,大力支持財務人員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帶領員工遵紀守法地開展醫療衛生工作,取得合規的經濟效益。
五、結語
會計是財務管理的基本元素,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經濟警察”。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離不開專業的會計人員,離不開系統內部監督、財政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更離不開單位領導層對財務管理的重視。
(作者單位為安陽縣婦幼保健院)
參考文獻
[1] 葛無兵.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8(29):252-253.
[2] 丁桂霞.淺談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29):126-127.
[3] 杜華.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8(24):245+247.
[4] 周寧.信息化背景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建設的若干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8(16):229.
[5] 趙海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控管理的薄弱環節及應對措施探討[J].經貿實踐,2018(16):141-142.
[6] 王贊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