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 要 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為我國醫療機構的經營與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發展前景一片光明,同時也對醫療機構財務內控管理提出新要求。落實財務內控管理,能規避財務風險,深化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促進醫療機構健康、持續發展。基于此,剖析醫療機構財務內控管理面臨的難題,制定有效的財務內控管理策略,對醫療機構的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 醫療機構 財務管理 內控管理
療機構實施財務內控管理,可以科學劃分崗位職責,有效規范財務工作行為,防止發生財務工作偏差。同時,可以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以免發生相互推卸責任的情況,切實提高醫療機構財務管理質量。財務內部控制機制是財務管理的一種重要方式,搭建科學、合理的財務內部控制機制,能實現醫療機構財務工作質的飛躍。但是,醫療體制改革背景下,醫療機構財務內部控制機制隱患與問題暴露無遺,嚴重影響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對此,要根據醫療機構財務內部控制機制管理現狀,優化與完善財務內部控制機制,以推進醫療機構良性發展。
一、醫療機構財務內部控制機制面臨的問題
(一)財務內部控制機制有失合理性
醫療機構的大多高層領導并沒有意識到財務內控機制的作用與價值,對于財務工作人員的預算管理也絲毫不在意,以致預算信息有失準確性、預算內有失全面性、數據信息有失科學性,財務內控總體效果不理想。[1]同時,關于財務內控的基本原則,財務管理工作人員也不是很明確,甚至不知自己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工作時迷迷糊糊,經常會發生原始憑證缺失、抵賬不清等財務問題,嚴重影響了醫療機構的經營和發展。此外,醫療機構各項工作人員的具體責任劃分也比較模糊,不同職務間存在一定漏洞,缺少相互監督制度,各項工作進展比較緩慢。比如,財務工作的決策和記賬等有關職務之間是分離的,盡管每項工作可以正常完成,可是彼此之間缺乏連接,監督不力。究其原因,即財務內部控制機制存在各種矛盾,直接影響著醫療機構的發展。
(二)財務監督和評估機制有失科學性
醫療機構的財務部門,一人身兼數職問題比較多見,比如會計、出納工作由同一人負責,所有業務都需要一人操作等,不同職位很容易發生混亂。基于此,財務內部控制機制必須科學劃分工作崗位,明確每一名財務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這樣才可減小財務風險誘發概率。[2]同時,醫療機構也要制定風險評估機制,以有效應對財務內控的相關風險要素,確保資金的科學應用。然而,事實上大多醫療機構制定的風險評估機制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如有的審計監督機制缺少專業性、有的審核機制缺少科學依據。
(三)財務內部控制機制有失執行力
醫療機構制定了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可是執行工作人員卻沒有有效貫徹與落實,事實上財務內控機制并未真正意義上執行。比如,醫療機構的各項工作財務收支管理基本由高層領導決定;資產、材料以及賬簿記錄的信息不對稱;未對病人費用進行有效檢查,甚至存在延遲收費問題,從而誘發費用漏繳等財務問題。一系列問題表明醫療機構的內控機制執行不到位。
二、醫療機構財務內部控制機制的應對之策
(一)搭建合理的財務內部控制機制
首先,構建科學的資產管理制度。關于醫療機構的財務資金如資產、資源等,必須由專業財務工作人員管理,以免資產不必要流失。[3]同時,關于財務資金的情況,要及時記錄,實時把握醫療機構資產走向。其次,實施授權管理,確定財務工作人員的具體權利和義務。唯有通過授權的財務工作人員才可以進行各項操作,如果未通過專業授權,那么就不具備執行基本業務的資格。醫療機構必須合理劃分基層工作人員、負責工作人員、經辦工作人員的相應權限,保證他們可以各司其職,有效完成本職工作,這也是根本性要求,防止經營風險或者資產損失等財務問題。最后,優化、完善預算制度,科學編制預算、審批預算,對預算工作進行全方位把控,同時對財務管理工作實施總體性評價,切實發揮全面預算的作用和價值。
(二)制定風險評估機制
唯有嚴格貫徹與落實風險評估機制,才可以有效規避財務風險。因此,通過醫療機構財務風險評估機制的構建,可以及時發現經營、發展中的潛在風險,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風險,以免發生資金流失等問題,促進資金的科學應用。[4]首先,要制定專業化的審計體制。對醫療機構的財務工作進行嚴格監督,各項業務必須根據要求落實,并且要發揮審計監督體制的輔助性作用。同時,審計部門與財務部門彼此之間是分離的,不可越界。其次,實施多元化管理,應對醫療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多元化管理,保證財務工作人員各司其職,避免出現不合理問題。最后,構建科學的審批管理制度。醫療機構的重大決策應由各部門領導商議之后決定,由于整個過程都潛伏著資金風險,因而初期必須對資金進行嚴格的預算、審核,切實有效規避風險因素。
(三)加大財務內部控制機制的執行力度
每一項財務管理機制都需要工作人員實踐完成,因此醫療機構要編排專業人員負責財務工作,比如門診掛號收費處、材料驗收與保存等,并且要認真對待工作,如果發生問題,就必須及時分析問題,追究緣由,以徹底解決問題,財務工作人員要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和義務。醫療機構應構建科學的管理體制,高層領導定期或者不定期對管理體制的落實情況展開抽查。建立合理的績效審核制度,深挖財務職員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關于財務工作報表,必須嚴格審核,且需要根據醫療機構門診部、住院部等有關資料進行認真核對,與銀行單位的對賬等也要嚴格進行,保證賬實相符,以免發生私自挪用、盜用資金問題。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必須日清月結;債權和債務也必須及時登記,以免出現壞賬問題。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推廣,醫療機構財務管理信息可以通過計算機平臺存儲,有效減小了財務工作的人為操作失誤率。[5]但是計算機系統也存在一些漏洞,比如,有的不法分子會在連接處設置不同漏洞,對此,醫療機構財務信息必須加密處理,以免財務信息等被竊取或者篡改。
(四)財務信息化建設,引入大數據技術
限于財力、層級等影響要素,我國醫療機構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并未實現全面性推進,尤其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基于此,要借助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一致性,強力實施財務基礎軟件或者系統,全面推進醫療機構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切實強化財務內控效果。此外,也要借助大數據技術帶來的新分析思維、信息渠道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等新興信息工具,以豐富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為財務內控效果的深化增加時代飛翼。
三、結語
醫療體制改革背景下,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控機制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醫療機構實施的財務內控機制都或多或少存在矛盾,對醫療機構財務管理造成了負面影響。基于此,醫療機構高層領導必須深刻地意識到財務內控管理機制的重要性,積極優化與完善財務內控管理機制,同時起到帶頭作用,形成財務內控管理全員參與、全員負責之勢,切實強化財務內控管理效果,從而為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作者單位為臨汾市婦幼保健院)
參考文獻
[1] 陳新平.基于內部控制原則的公立醫院收費管理控制——以F省腫瘤醫院為例[J].中國總會計師,2017(08):48-51.
[2] 李慶征.醫療機構財務內控管理運作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7(33):120+125.
[3] 李楠.醫療機構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和對策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03):60-61.
[4] 林嵐.試論醫院財務電算化與財務內控制度的關系[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7):47-49.
[5] 洪學智,歐陽亞楠,王佩佩,戴力輝,佘靖.公立醫院內部控制評價策略實證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6,36(0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