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研究針對北方某制藥企業搬遷遺留場地開展環境調查,布設21個點位,采集75個土壤樣品,分析土壤主要污染物。結果表明,該制藥企土壤存在以砷為代表的重金屬污染、以三氯乙烯為代表的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和以苯并(a)芘為代表的多環芳烴污染,來源包括生產使用、大氣沉降和回填土污染。其中三氯乙烯等氯代烴在場地中縱向遷移較深,且降解生成一系列有害中間產物,應重點關注。研究結果可為同類場地的環境調查提供參考。
關鍵詞:制藥? 污染場地? 土壤? VOCs? 多環芳烴
中圖分類號:X82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6(c)-0135-02
1? 背景
城市土壤污染關乎居住安全,工業企業搬遷后遺留的污染場地是城市土壤污染的主要來源[1]。為防控污染場地風險,開展場地調查、評估和治理修復非常必要,也是國家法律法規要求。
已有研究對于焦化、化工、冶煉、電鍍等行業的關注較多[2-4],而對于制藥行業污染場地的報道相對較少。化學制藥行業涉及原料藥生產,可能使用有機溶劑等有毒有害物質。本研究針對北方某制藥企業搬遷形成的遺留場地開展環境調查,識別主要污染物類型和分布特點,以期為同類場地調查提供參考借鑒。
2? 研究方法
2.1 場地概況
該制藥企業位于東北某市,場地呈長方形,長約220m、寬約130m,占地約2.86萬m2,1954年建廠生產,2015年停產搬遷。主要生產止咳原料藥、針劑片劑加工、中藥提取物、土霉素等。其中,止咳原料藥生產區域位于場地西北角,工藝中使用溶劑三氯乙烯;其他生產環節不涉及有毒有害物質使用。場地平面如圖1所示。
2.2 點位布設及樣品采集
根據場地生產平面分布進行點位布設,共計21個土壤監測點位,如圖1所示。重點考察原料藥生產區域及排污管線周邊。
1#~5#點位土壤采樣深度為2.5m,采集0~0.5m、0.5~1.0m、1~1.5m、1.5~2.0m,2.0~2.5m共5層;其他點位土壤采樣深度為1.5m,采集0~0.5m,0.5~1m,1~1.5m共3層。共計采集土壤樣品75個。
2.3 樣品分析
土壤樣品分析pH、8項重金屬(As、Hg、Pb、Cr、Cd、Cu、Ni、Zn)、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和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SVOCs)以及其他污染物(多氯聯苯、六六六、滴滴涕等)。測試方法均為國家或行業相關檢測標準。
3? 結果與討論
3.1 場地污染物總體情況
對場地檢出的污染物總體情況進行統計,并根據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進行比較[5-6]。結果表明:重金屬方面,砷有9個樣品超標,鉻、銅、鉛各有一個樣品超標,其他重金屬均低于標準。VOCs方面,受場地生產影響,三氯乙烯有19個樣品超標,占所有測試樣品(25個)的76%,其次還有三氯乙烷、氯仿、四氯乙烯、二氯乙烯等與三氯乙烯雜質或降解有關的污染物檢出或超標。SVOCs方面,高環多環芳烴(PAHs)是重點污染物,以苯并(a)芘、苯并(a)蒽、二苯并(a,h)蒽、苯并(b)熒蒽為代表,其中苯并(a)芘的超標率達到26.7%。其他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六六六和滴滴涕等未檢出。
3.2 場地重金屬污染特征
重金屬中,砷是超標較多的污染物;而鉻、銅、鉛各有一個樣品超標,表現出一定隨機性。從空間上,砷污染主要分布在場地西南角,集中在1m以上。1.5m處僅有1個樣品超標。場地砷的來源可能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歷史上農藥獸藥生產,二是回填土本身污染,三是燃煤的大氣沉降。
3.3 場地土壤VOCs污染特征
場地原料藥生產區域使用三氯乙烯,跑冒滴漏可能造成土壤中三氯乙烯的污染,監測結果證實了該推論。除外,四氯化碳、四氯乙烯、氯仿、1,1-二氯乙烷、反-1,2-二氯乙烯、順-1,2-二氯乙烯、1,1,2-三氯乙烷等其他氯代烴類也得到檢出或者超標。其中四氯化碳、四氯乙烯、氯仿可能是三氯乙烯中的雜質,而1,1-二氯乙烷、反-1,2-二氯乙烯、順-1,2-二氯乙烯、1,1,2-三氯乙烷等則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在土壤中的降解產物。VOCs主要集中在場地西北角的原料藥生產區域,盡管污染濃度有隨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趨勢,但地下2.5m處土壤三氯乙烯含量仍然較高,說明該區域污染較為嚴重。
3.4 場地土壤多環芳烴污染特征
場地無生產或使用PAHs歷史,而場地土壤超標的PAHs均為4~6環PAHs的特點符合大氣沉降型場地特點。這類場地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污染物為苯并(a)芘。總體上,PAHs主要分布在場地西南角,表層土苯并(a)芘含量最高,隨深度增加而下降,但至1.5m處時,仍有少數點位超過標準。
4? 結語
制藥企業搬遷場地土壤存在重金屬、VOCs和多環芳烴污染,來源包括生產使用、大氣沉降和回填土污染。其中三氯乙烯等氯代烴在場地中縱向遷移較深,且降解生成一系列有害中間產物,應重點關注。
參考文獻
[1] 蘇燕,陳輝,王堅,等.對工業污染場地治理修復創新機制的思考[J].環境保護科學,2016,42(4):43-46.
[2] 張孝飛,林玉鎖,鄧紹坡,等.典型農藥廠污染場地土壤中PAHs分布特征及來源分析[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5,31(3):390-397.
[3] 廖曉勇,崇忠義,閻秀蘭,等.城市工業污染場地:中國環境修復領域的新課題[J].環境科學,2011,32(3):784-794.
[4] 莫小榮,吳烈善,鄧書庭,等.某冶煉廠拆遷場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健康風險評價[J].生態毒理學報,2015,10(4):235-243.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Z].GB 36600-2018.
[6] 北京市地方標準.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Z].DB11/T 81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