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慧
摘 要 績效管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基于績效管理中的目標管理理論,通過分析A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工作責任清單制在改進A企業績效管理方面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 績效管理 工作責任清單制
一、引言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1954年在其著作《管理實踐》中最先提出“目標管理”概念,指出并不是有了工作就有了目標,而是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所以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
二、A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A企業情況簡介:A企業作為一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其主營業務為中長期信貸業務,同多數國有企業類似,A企業在績效考核方面一直處于“吃大鍋飯”的狀態。近年來,受經濟形勢下行等因素的影響,A企業傳統業務領域受到商業銀行的沖擊,其原有的績效管理模式難以有效支撐企業的發展需要,暴露出較多問題。
第一,企業目標任務傳導力度不足。部門內部缺少對考核任務的有效分解,通常只是根據處室內部崗位分工進行簡單指派,導致在目標落實過程中容易產生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現象,未能形成企業整體目標自上而下的分解傳導以及自下而上的執行落實。
第二,績效考評方式方法較為單一。處室績效考評主要依據處室考核指標完成情況、處室間互評兩項加權得分后排名評優;員工績效考評主要采取處長評定、員工互評兩項加權得分后排名評優。績效考評存在依賴主觀經驗、測評依據不夠客觀準確的問題,員工對考核結果滿意度不高,績效考核激勵作用不顯著。
第三,績效監控與溝通存在滯后性。A企業的績效監控管理主要集中在重難點指標的定期跟進方面,采用下發通知、提醒督促改進的方式,處室內部普遍缺乏有效的定期溝通匯報機制,導致工作中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不利于引導員工關注部門的整體發展,難以形成良好的大局觀。
三、工作責任清單制在A企業的具體實施
(一)A企業工作責任清單制的含義
工作責任清單制是A企業基于目標管理理論設計提出的績效管理工具。具體是指在將企業考核任務層層分解到處室的基礎上,處室結合內部崗位職責和員工需求,擬定處內員工年度工作責任清單,通過定期反饋、適時調整、考核確認等形式,確保責任清單各項工作的落實,最終推動實現崗位職責與組織目標、個人成長與組織發展、個人貢獻與組織績效的協調統一。
個人工作責任清單包括兩部分內容,即必須完成的任務(即必選動作)和鼓勵探索的方向(即自選動作)。必選動作指每個員工基于處室工作目標和任務必須完成的黨建和業務工作事項,每個事項要有明確的執行內容、評價標準和完成時限。必選動作將作為考察員工能力擔當、掌握員工工作實績、了解員工價值貢獻的重要參考;自選動作則是員工自主開展的、有建設意義的創新和自我提升事項,包括但不限于參加職業資質考試、開展專題學習研究、完成挑戰性工作任務等事項。自選動作將作為考察處長管理能力、了解處室員工特點的重要參考。
(二)A企業工作責任清單制的實施步驟
1.前期宣介,統一思想。由人事處負責制定《A公司工作責任清單制整體工作方案》,明確企業總體工作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并通過全行集中宣講和處室內部學習等形式,確保企業員工充分理解此項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
2.中期實施,形成契約。此環節各處室圍繞企業總體目標,結合處室考核任務,對處室職責目標、崗位分工、匯報路徑等進行梳理和明確,處室負責人與員工再開展一對一談話,明確每名員工的職責、任務、目標、要求、考核等內容,并由員工填報工作責任清單,經雙方協商認可后作為履職契約。
3.動態調整,定期反饋。在履職過程中,需按約定及時回顧,當發現不適宜情形,或者出現人員晉升、崗位調整等變化時,要及時調整。責任清單調整后要在處室內公示,并及時向人事部門報備。處室負責人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績效輔導,對照工作清單,肯定成績、指出問題,聽取意見。處內員工需要定期匯報工作進展及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途徑,確保及時有效向上溝通。
四、A企業工作責任清單制的實施效果
工作責任清單制在A企業的實施,通過自上而下的崗位梳理、自下而上的職責細化,明確了每名員工的工作任務,使得處內職責更加清晰、工作銜接更為順暢,提升了績效考評的科學性。同時,多次談心談話和意見征求增進了處室負責人與員工間的合作互信,成為加強處室建設、凝聚處室合力的有力抓手,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升。
五、結語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企業組織形式的多元變革,績效管理方式需要不斷改進和優化。工作責任清單制是一種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對于員工素質較高、層級職責明晰的企業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有利于激發員工內生動力,促進個人與組織目標的協調統一,能優化和提升績效管理水平。但在實踐過程中,責任清單的衡量、如何考核評價等問題,仍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優化,以更好地強化工作責任清單制的實施效果。
(作者單位為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
參考文獻
[1] 陳洪.目標管理理論對提升事業單位員工績效的研究[J].管理觀察,2019(03):73-74.
[2] 姚夢山.彼得·德魯克目標管理理論述評[J].納稅,2017(11):51-52.
[3] 崔健,李曉寧,杜鵬翾.企業績效管理體系國內研究述評:2002—2017[J].會計之友,2019(0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