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有企事業單位及私營企業的深化改革,相互刺激督促競爭。要大力加強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強化企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監督管理工作。
關鍵詞 國企私企改革 內部審計 監督管理 企業的思政建設
有人認為,中國的國企改革就是要更快更好地加強對其進行私有化程度的轉變,這樣才能增強企業競爭的活力。也有人認為,應該加快私企國有化的轉變,就是通過國有銀行與私營企業的債務關系,利用債轉股的形式把私企國有化,從而增強企業競爭的雄厚能力。其實,國企、私企各有千秋,只能互補不可代替,可以相互刺激,督促競爭。
國企改革主要是管理方法的改革,并不是公有制體制的改變,要讓職工從思想根基上改變,從思想上真正把企業私有化,把企業當成自己的,把工作當作自己的生命,真正做到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義無反顧地貢獻出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才華。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職工為企業創造財富的能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國有企業的建設和壯大,會更好地保障國家財政稅收良好的收繳入庫,更利于國家的宏觀調控和經濟監督,有效防范了經濟犯罪,解決了私企偷稅漏稅難于管理的問題。
私企改革主要指的是國家要盡量給私營企業國企的政策優惠和待遇,特別是那些遵紀守法的私營企業,為了使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更好地放開手腳、創造財富,為其提供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要增強私營企業老板的主觀能動性,以國家利益為重,規范經營理念,不能唯利是圖,在保證投資收益的前提下,形成以企業職工利益為重的經營思想。在制定企業戰略時,不能短視,更不能殺雞取卵,以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要有社會責任。只有這樣,私營企業才能長久持續地發展,國民經濟才能更好地穩定健康發展。
有些國企事業單位的發展既沒有社會效益又沒有經濟效益,管理混亂,職工沒有足夠的工作積極性,懶政怠工的現象層出不窮,主要原因是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學,對那些碌碌無為的干部管理不到位,賞罰不明,干部職工的責權利分不清,沒有詳細的便于操作的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對于企事業單位來說,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為了加強企業現代化的管理,一定要把內審的監督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有效結合,通過電腦軟件等現代化技術,制定出預算、成本、績效相結合的詳細項目管理方案和網絡模塊。制定方案要切實注意,對不同業務項目要分別對待、仔細分解,能量化的指標絕對要量化,定性指標也要盡量量化。量化管理要科學明了,便于人們理解和操作。制定方案時要提高一線職工及科室、班組領導的參與能力,提高其參與積極性。對不同工種性質的工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不同的考評辦法、考評期限,可以按月、季度、年,也可按項目的生命周期、項目的經濟效益,不同的考評指標要有合理科學的考評權重,考評指標要廣泛考慮。對權重的占比論證要縝密,加強動態管理,中心思想指標要明確,綜合考評分數要經得起科學的論證,豐富計分法的具體使用,真正做到讓職工在物質和精神上雙豐收,各種考評指標必須公平、公正、合理。方案的最后通過一定要由職代會的論證和認可,要充分發揚民主精神。
當代企業管理者要大力加強對企業職工的思政建設工作。思政建設工作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根基,因此要大力培養職工對企業的集體主義思想和奉獻精神。很多企業管理者忽視了這一點,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企業職工缺少主人翁意識,很多企業管理者不尊重最基層普通職工的利益和意見,不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做得不夠。人才是創造財富的根本,因此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任何時候都要了解人心,否則會一事無成。為此,要加強對優秀員工的全面考核和評選,制定科學的獎勵措施,特別要把弘揚企業正氣的宣傳工作放在首位,精神文明要充實,要倡導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職工福利要到位,要盡全力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工會組織要搞好教育宣傳工作,多搞文藝、娛樂、體育等集體活動,各種拓展活動,增強職工的凝聚力,提升職工幸福感。對違規職工要進行精神物質雙重處理,處理措施要多種多樣,扣罰獎勵工資、職工福利、職工工資,禁止晉升職務職稱、禁止評選優秀職工等。通報批評分為私下個別談話,班組、科室、分廠、全廠內通報批評等,可采取公示欄、發紅頭文件或企業網絡平臺的形式。指定的處理辦法檔次要詳細,具有可操作性,能真正起到殺一儆百、治病救人的作用,它是企業向制度管理要效益的良藥秘方。
企事業單位的考評工作由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統一領導。企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作為防范和控制企業經營風險的監督部門,要充分發揮好自己的管理監督職能,以便更好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內審部門還要努力保證財務部門、人事部門對其工作的強有力協助和配合,進一步搞好同其他各科室班組的協調工作。企業內審部門一定要熟悉并嚴格遵循企業的規章制度,起到認真監督的作用,在企業主要領導的直接負責下干好本職工作,要克己奉公,熟悉企業各單元科室的規章制度,弄懂科室班組的工作流程要點,經常下科室到班組了解一線職工的需求,多收集一線職工的意見,認真分析和論證,對審計事務要從根本上搞懂做細,要學會“牽牛要牽牛鼻子”,要會抓主要矛盾,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向領導提出良好可行的建議和方案。
內部審計人員要注重內部控制制度的管理和監督,加強風險控制,對各審計項目進行詳細分析,用現代使用的思維方法提升審計力度和深度,進行提高自身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為山東省利津縣審計局)
[作者簡介:蔣凱悅(1992—),男,山東利津人,本科,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