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衛東
摘 要:公共圖書館主要是采用開架借閱的方式,這種借閱方式極大地便利讀者,提高了文獻的利用率。但是,這種借閱方式也導致損書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雖然大多數讀者愛書惜書,但是也有少部分讀者不愛惜書籍,致使借閱書籍遭到破壞。本文主要圍繞公共圖書館圖書外借處損書現象的應對之策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圖書外借 損書現象 應對之策
公共圖書館是思想文化交流傳播的重要場所,是人們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的場所。圖書館在圖書外借的過程中,一方面,完成了文化知識的傳播與普及這一職能;另一方面,又面臨著圖書損壞的現象。本文先圍繞圖書外借處損書現象的表現形式進行分析,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圖書館外借處損書現象的表現形式
(一)批注現象
有些讀者在閱讀書籍之時,習慣于給圖書勾畫各種符號或者標線,尤其是在讀到盡興之時,會將自己的看法或者感言標注在書籍上。一般來說,教學參考或者各種資格考試用書資料較易出現這種批注現象,雖然書籍表面上完好無損,但是這種批注行為實際上已經造成了圖書的損壞,這樣會影響其他借閱者的使用。
(二)肢解現象
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有些讀者將一些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料從書中撕走,這樣等到讀者閱讀完畢歸還之時,原本嶄新的書籍已經面目全非,甚至一些書籍因為撕走的書頁較多導致其完全散架,不得不重新修復裝訂。這種行為會影響后續讀者的閱讀,當后續讀者閱讀之時,發現書籍斷章少頁,這樣就會影響他們對書籍中文本內容的閱讀理解。
(三)其他現象
除了上文中所提到的批注與肢解現象,還有水浸以及油污等現象。在閱讀過程中,一些讀者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書籍被損壞。如,有些讀者習慣于一邊吃飯一邊看書,這樣就會導致書籍油污的現象。此外,一些讀者將自己的水杯與借閱書籍放在一處,或者是將書籍放到潮濕的地方,這樣都會導致書籍被水浸的現象發生。
二、解決對策分析
(一)建立一個完善的規章制度
為了更好地實現對圖書的管理,公共圖書館需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以確保圖書館管理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例如,在圖書管理制度中,將圖書損壞現象的處理進行詳細的規定,使讀者知曉自己如果觸犯了這個制度會面臨什么后果。在處理圖書損壞問題時,可以堅持以下幾個原則,首先,以批評教育為主,以經濟處罰為輔。其次,堅持賞罰分明、人人平等的原則。圖書管理人員在執行規章制度的時候,不能夠以管理人員的心情而定,也不能夠因人而異,切不可因為對方是領導就不進行處罰,不能夠因為對方是普通工作者就進行處罰。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以促使圖書損壞問題得以解決。當然,一個好的規章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實也是枉然,所以在制定了制度之后,還需要加強對制度的落實。
(二)重視對讀者的宣傳教育
要想從根源上防止圖書借閱損壞現象的發生,必須要從讀者身上做文章,要加強對讀者的宣傳教育,提高讀者的思想道德素質。首先,在讀者進館辦證的第一天起,圖書館管理人員就需要對他們開展入館教育,讓他們了解圖書借閱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項,要將讀者須知告訴這些入館辦證的讀者,使他們認識到公共圖書需要依靠大家共同保護,如果出現了損壞圖書,則需要受到一定的懲罰。其次,公共圖書館還要多開展一些讀者活動,可以圍繞中華傳統美德教育開展主題互動,如通過征文比賽、辯論賽等文化活動,或者是通過電視臺或者宣傳欄等加大教育的深度,以啟發讀者規范自己的言行,使他們能夠抵制不良的思想行為侵蝕。
(三)采取圖書損壞記錄制度
規范行為來自有效的規則,要想阻止圖書館損壞,可以對讀者的失當行為進行記錄,甚至將其列入失信名單。現如今,人們對于信用問題非常重視,尤其是被列入失信名單的人,無論是出行還是貸款等,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所以公共圖書館可以采取圖書損壞記錄制度,制定一個讀者累積性的損書記錄,這種記錄主要用于警示讀者,而不是用來懲罰讀者,如果讀者的損壞累積記錄達到了一定的標準,則禁止向該讀者借閱書籍,并將其公布于圖書借閱管理系統之中,使之在其他圖書館借閱書籍也受到一定的影響。這樣就可以起到警示讀者的作用,能夠讓廣大讀者愛書惜書,而不是故意去損壞書籍。
三、結語
綜上,公共圖書館是人類文明傳播的重要場所,人們要想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可以通過在圖書館中借閱書籍來達到這一目的。但是,在圖書借閱過程中,有些讀者存在著損壞圖書的行為,這樣就會造成圖書文獻資源的浪費。為了應對這一現象,公共圖書館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規章制度;要重視對讀者的宣傳教育。如此,就能夠使讀者正視自己的借閱行為,減少損書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軍花.高校圖書借閱中的圖書損壞現象及應對策略[J].河西學院學報,2005(04):122—123.
[2]黃英.高校圖書館圖書借閱中的損壞現象和防范措施[J].科技咨詢導報,2006(09):250.
[3]劉曉莉.高校圖書館開架圖書損壞現象及預防的研究[J].大眾科技,2010(0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