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倩
摘 要:隨著社會和教育發展的不斷變革,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廣泛關注,教育從幼兒階段就已經開始得到重視,因此,在家長為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時候,都是經多方位考察的,幼兒園在接受家長考察的同時也面臨著幼兒園市場大環境中同行業的競爭。基于此,只有將幼兒園的管理模式精細化,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保證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對精細化模式在幼兒園管理中的具體措施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模式 幼兒園 管理 措施
教育發展的起點就是學前教育,也是孩子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因此幼兒園必須要對學前教育引起重視,清晰學前教育的教育目標和發展方向,在幼兒心智尚未發育完全的時候,為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利用精細化的幼兒園管理模式,在幼兒的學習和生活中給幼兒帶來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進而為幼兒未來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完善管理隊伍體系
首先,幼兒園園長作為幼兒園統籌管理的“一把手”,必須要自己以身作則,嚴格把控幼兒園精細化管理模式的開展,抓好幼兒園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各項工作,為幼兒園的優質管理打下良好基礎。想要把幼兒園精細化管理模式落到實處,第一要結合幼兒園本身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幼兒園發展的辦園目標和管理理念,構建良好的幼兒園的管理文化。第二,要積極響應教育部門給幼兒園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新要求,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傳統的幼兒園管理模式,將精細化管理模式融入幼兒園的管理當中,并制定適合幼兒園發展的管理手冊。
其次,在幼兒園園長的統籌規劃之后,要為教師提供和諧舒適的辦公環境,聘請專業的講師把先進的管理模式培訓給教師,在教師間樹立起職業責任感和職業自豪感。
再次,幼兒園園長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教職工的特長,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充分發揮其優勢,開展幼兒園精細化管理的時候,將責任劃分到個人,讓每一位教職工都擔負起自己負責部分的責任,讓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培養教職工的責任心,辦事能力和創新能力。
最后,在規范了教職工的工作職責之后,就要建立完善的隊伍管理體系,保證管理隊伍中的每一名教職工都能在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強的基礎上做到思想道德品質優良,工作態度端正,自覺形成管理隊伍的高凝聚力和團結友愛的
風氣。
二、優化制度管理
在幼兒園實行精細化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制度、分工、服務和過程等方面的精細化,想要切實落實精細化管理模式,就需要制定嚴格的制度標準,對幼兒園的教學目標、教學特色、管理思想、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都編輯在冊,再將制定好的制度標準掛在幼兒園的文化宣傳欄上,以便教職工隨時隨地的進行閱讀和查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教職工的思想和工作。另外,在制定了明確的精細化管理制度之后,要對制度中教師職責、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進行逐級管理,完善建立隊伍中的組織架構,形成分工明確,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著落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三、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
在幼兒園實行精細化管理中,后勤管理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精細化管理的管理質量起著很大影響。其中為教職工營造一個和諧舒適的工作氛圍是保障幼兒園實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并且幼兒園要完善獎懲制度和考核機制,讓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過程中嚴于律己,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增加良好的職業素養,進而全面推動幼兒園實行精細化管理的進程。
四、增強培訓機制
為了大力發展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教師作為幼兒園實行精細化管理的第一執行者,幼兒園園長要充分了解教師的心理動態和情緒變化,針對教師不同的個體差異,對教師的職業素養、專業水平、道德品質、社會公德等方面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幼兒園園長在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專業水平的同時,還要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有機會還可以讓教師外出培訓,拓展教師們的眼界和思維層次,把先進的知識成果和經驗帶回到幼兒園與其他教師進行分享和交流,資源共享,進而促進教師間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五、增強家園間的交流溝通
落實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還需要廣大幼兒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由于當代社會發展節奏快,大多數的幼兒家長都忙于生計,導致幼兒大多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代為照看。基于此,幼兒園園長可以協同幼兒園的管理隊伍多組織一些親子活動,讓幼兒家長多留出時間來陪孩子,并動用家長資源邀請一些幼兒園接觸不到的表演或其他藝術形式,來豐富幼兒的審美認知,開發幼兒的智力和動手能力。另外,還可以在課后為幼兒留一些幼兒家長參與的課后活動,例如給爸爸媽媽洗腳,做一頓簡單的飯菜等,進而提升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的質量。
綜上所述,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是學前教育發展的必要要求,需要幼兒園。家長和社會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在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只要分工明確到位,方案科學且符合幼兒園的實際發展狀況,就能夠保障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的穩步進行,進而推動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沙沙.新環境下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J].新一代:理論版,2018(1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