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
1.1 概念界定
車險平臺道路風險地圖是采用地理信息系統空間運算、大數據實時計算等技術,可以實現全國范圍內道路及區域的風險可視化展示與應用,其獨有的“層級”概念,將為大數據分析引入空間化的“風險地圖+”模式,全面刻畫道路和區域風險。
1.2 國內現狀
我國道路風險地圖的研究其實已經開展了許多年,最為我們所熟知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就是各種導航軟件。導航軟件通過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各種道路風險集中在 導航系統當中,并能夠做到實時更新,大大的方便了道路交通的出行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對于保險行業來說,引入車險平臺交通道路風險地圖,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道路交通交通事故數量,規避行業風險,而且還可以做到全行業出險車輛、理賠數據、事故風險點等信息的整合、共享,具有非常好強的現實意義。
上海保監局早在2016年就有針對性的研究道路風險地圖如果有效的英語在保險行業的經營和管理當中,建設性的提出了從車險行業視角如果有效的建立道路風險地圖,從而對未來道路風險地圖建設提出了有益的探討。
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道路風險地圖逐步引起了保險業界的重視。全國車險信息平臺道路風險地圖系統的建設是車輛保險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然產物。2018年11月陜西和廈門兩地首先進行了系統測試,該系統以項目第一階段的“全國車輛出險地名標準服務”為基礎,實現全國范圍內道路級別的風險可視化展示與應用,系統從時間、空間、險種、賠款金額、車輛種類、車輛使用性質、是否人傷、水淹車、火自爆等近20個維度,分析行業、保險公司的道路風險和區域風險,從而為保險公司的理賠管理等業務場景提供支持。道路風險地圖的推廣應用符合行業發展的規律,全國多個地區已經進行了相關程序平臺的部署搭建并及推廣應用。青島市保險行業結合島城實際,著力打造青島保險行業服務新高地,全面推進青島車險平臺道路風險地圖建設。2019年3月起,車險行業對全市車險平臺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全市車險信息平臺道路風險地圖系統已經進入聯調測試階段。
繁忙的城市交通背后常常隱藏著各種道路風險,為了更好的應對風險,堅持以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為中心,進一步提升青島地區車險消費者理賠服務體驗、降低事故發生頻率,提高保險公司的風險掌控能力和反欺詐應用能力,因此開展道路風險地圖系統的應用研究。
一是在社會層面,該系統可以降低車險事故率,讓老百姓在事故多發路段不再受傷;也可以使保險公司加大對事故多發路段的安全管理。該系統將有助于輔助交管、運輸等行業制定事后管控措施,提升交通管理機制效率。
通過多維度道路風險地圖分析,保險公司可實現承保理賠服務前置,在客戶投保時,根據客戶年齡、承保車型等客觀因素,溫馨提示客戶避開其易發事故路段;保險公司可分析出險集中地段,優化配置理賠資源,提高道路風險處置效率,提升客戶服務的滿意度;融合交管、運管數據,制定更合理的交通信號或道路指示標識;融合氣象數據,向客戶推送易發生水淹事故低洼路段的風險預警。
二是在行業層面,道路風險地圖可以將各公司產生的道路風險數據在統一的平臺上進行整合,運用大數據的分析手段和數據挖掘技術,實現道路風險數據精準化,統一化,實時化,促進行業信息共享和風險識別,更好的為公共交通安全服務。同時,道路風險地圖可以進一步提升保險行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將風險細化可以更加合理的實現理賠資源調配,提高道路風險處置效率,提升公司風險掌控能力。
3.1 空間分析
建立全市區域風險分布地圖,實時統計行業及保險公司風險分布、風險區域數量及道路及區域風險數據統計。
3.2 熱點分布
依托風險地圖,根據風險模型計算不同風險區域的風險值,劃分風險區域。可以分析駕駛員性別、年齡、夜間駕車、車輛種類、大額賠付等信息判斷車險出現道路風險分布,實現實時的熱點檢索與數據分析,為區域道路安全運行提供有力的數據依據。
3.3 實事案件
憑借大數據積累與分析,根據具體地址和地圖拾取點進行周邊案件查詢并可以關聯4S店、汽修廠進行反欺詐分析,對保險欺詐行為進行精準打擊,促進車險行業健康發展。
3.4 案件檢索
根據不同條件案件數據進行風險分析,計算區域風險并進行聚合,形成區域風險案件數據庫。
3.5 圖表統計
通過案件統計、道路風險統計、區域風險統計,為行業提供數據支撐,實現不同保險公司之間的數據共享與對比。
保險行業的發展,必須堅持以服務人民為中心,推動保險業的全面轉型。大數據時代不斷發展。當前大數據技術應用水平的不斷提升,面向主題的數據挖掘和應用已成為保險行業發展的共同需求。行業信息共享和風險識別。風險的有效識別和精細化管理,已成為行業的共同需求,提升保險公司風險掌控能力和反欺詐能力應用,是各家保險公司共同的呼聲。道路交通安全的需要。在全市推廣應用道路風險地圖,助力智慧青島城市建設,降低道路交通安全風險。
一是車主,可通過道路風險地圖數據采集分析,可以獲取哪些道路路段是多發水淹車事故,哪些道路是多發人傷事故,哪些道路路段是事故多發地區,還可以得知哪個時間段是事故高發時段,從而在駕駛的過程中更加小心駕駛,減少事故的發生性。
二是保險公司,通過道路風險地圖系統,在理賠端可以針對性的在不同時間段做分區域的理賠資源調度,更加優化理賠資源管理,提升理賠服務質量,并且有助于反欺詐工作的開展和調查。在承保端可以做到很好的風險把控。
三是交管部門,通過道路風險地圖系統可以優化道路管理和警力資源分配,對高風險路段加強監控改進交通管理措施。
保險與車聯網產品互動,提升客戶體驗,降低運營成本。根據不同區域的出現情況,以“報案后出現長時間最小化“為優化目標”運籌優化查看、定損等各類資源,廣發提升理賠洞見和后端資源調配能力。
保險行業反欺詐應用,有效控制理賠成本。保險公司根據疑似欺詐案件信息,再次甄別分析,可有效的降低賠付成本。
理賠資源配置,實現理賠端資源共享,有助于降低有限公司成本。風險細化并支持精算服務,提供風險預警,實現承保理賠服務前置。根據客戶車輛歷史、當前、未來可能的位移變化,動態分析設計預警方案。
綜上所述,車險平臺道路風險地圖未來隨著系統的深入應用,可以實現在跨部門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將進一步發揮輔助監管和參與社會治理的作用。保險公司可依托該系統,根據客戶車輛歷史、現在和將來可能發生的軌跡,動態分析并設計風險預警方案。如在客戶行駛過程中,給予實時風險提醒;為客戶設計最優質出行路線;根據車輛動態,有針對性的推送適合客戶的險種組合,提升精準營銷能力。該系統還將逐步引入氣象、交管等多源數據。如設定不同情況的氣象條件下,市內各路段的風險分布情況,可以針對各種極端氣象條件,形成受影響地區的道路風險分布地圖,給客戶發出預警,從而降低事故發生概率,讓客戶出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