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蓮 杜巍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此次的研究主要以中國知網(CNKI)為獲取數據的主要渠道,中國知網作為現階段國內最大的中文學術期刊庫,對中國知網數據的研究有著一定的參考作用。為了更好地掌握國內智慧校園研究現狀,本文將以“智慧校園”為檢索詞實施檢索,并利用書目共現分析軟件Bicomb2.0抽取題錄信息并實施相應的統計,得到所需要的研究數據。
本文采取的方法是文獻計量法和內容法實施研究。文獻計量法主要是應用文獻計量學有關的知識和理論,采取統計學等方法來對某學科領域當前的現狀和以后發展走向的文獻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主要是對研究內容實施辯證的研究方法。
教育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促使學習,并對相關過程和資源實施設計開發等的理論和實踐。不問研究的主題劃分為“設計、開發以及評價等。”
通過研究發現,現階段國內對于智慧校園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設計和開發層面上,而對于具體應用、管理以及評價方面的研究則非常少。國內主要集中在智慧校園設計方面,但大部分主要是以技術為首要出發點。如于長虹等在《智慧校園的智慧性設計研究》中,有理有據地理順了現階段智慧校園研究的參考模型,對基于智慧校園智慧性設計的智慧表現提出了以受眾者為主的智慧校園參考模型。
在智慧校園的開發方面所包含的重要技術有物聯網技術等。如莫偉健等在《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校園無線視頻監控系統》中,為了提高學校安全防護系統的性能,創設無線智慧校園,同時設計出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無線視頻監控系統。
智慧校園的使用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比徐青山等在《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頂層設計及實踐應用---以“智慧北航”為例》中,研究了智慧校園的頂層設計,為高校智慧校園的頂層設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國內相關智慧校園的研究對教學等實施管理的文章極其少。高瑛在《高校智慧校園建設電子文檔管理模式分析》中,認為相比較一般校園,智慧校園每天都會涌現眾多電子文件,為了切實有效地管理這些電子文件,作者提出采取智慧校園的電子文檔管理方式。
其他類目有對數字校園轉型智慧校園的研究等,如王云武在《“數字校園”向智慧校園的轉型研究》中,采取系統思考方法對數字校園的含義,還有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難題,提出了數字校園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缺陷等問題,最后指明智慧校園是數字校園以后發展的重要走向。
通過研究高頻關鍵詞,能夠對某一研究領域的發展走向、研究熱點等進行有效的分析。另外,針對國內智慧校園高頻關鍵詞可知,國內和智慧校園聯系緊密的關鍵詞有智慧時代、智慧教育等。在國內智慧校園研究中,這些關鍵詞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根據上述高頻關鍵詞可以顯示,國內智慧校園的重點在于支撐智慧校園的重要技術等,還有部分關鍵詞處于周邊位置,而且和其他關鍵詞間的關聯性非常少,比如智慧管理等,但這并不能表示這些關鍵詞微不足道,這些關鍵詞有很大可能性成為智慧校園領域以后重點研究的走向。
事實上管理人員能力的高低,對智慧校園的建設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國內智慧校園的建設仍然處于初期發展的時期,其是否可以建設成功,直接決定著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間的關聯程度,基于此,在學校創建組織保障體系實施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學者提出以領導小組的形式,以此對智慧校園建設實施組織和規劃。其理念對智慧校園建設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同時,在研究閱讀智慧校園有關文章時,發現國內有關智慧校園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智慧校園的總體架構設計等方面,而對智慧校園架構設計的具體應用研究則非常少。沖鋒在前線的教學人員,對智慧校園的應用及會產生何種問題是最有發表自己言論的權利的,但是縱觀當前的中小學校園中,卻很少應用智慧校園,由此作為教學一線工作者就應該加強對智慧校園創建的重視,為智慧校園的研究貢獻自己的一己之力。事實上,智慧校園的創建是一個費力又耗時的工程,需要各方相關人員參與到其中并付出自己的心血。基于此,不管是只專注理論研究的人員,還是公司企業,只有密切配合,才可以更好的達到建設智慧校園的目的。
通過觀察國內智慧校園設計方面的研究,可以得知其擁有著眾多的內容。這說明現階段國內智慧校園的研究獲取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進一步研究閱讀文章后就會發現,有關智慧校園設計方面的研究,國內大部分是以技術作為出發點,而以教育學為出發點的研究極其少。這對從理論視角指導智慧校園建設并無任何積極的作用。智慧校園理論研究包括如下方面的含義:第一,有無指導智慧校園設計和建設的理論;第二,智慧校園建設是否可以產生全新的理論。實踐的發展需要理論的有效指導,學者應給予智慧校園建設理論方面充分的重視,著重理論研究,致力于提高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關聯性。另外,國內智慧校園研究的文獻數量正在迅速的增加,但是真正進行實證研究的卻非常少。現階段,國內高校智慧校園的建設研究更多集中在中小學,但中小學作為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不可忽視這個時期的智慧校園建設研究。基于此,不管是哪個時期,我們都需要加強對智慧校園的實證研究,促使智慧校園的建設朝著智慧方向更好的發展。
因為國內當前還未統一智慧校園建設的標準,由此就導致大部分智慧校園建設者的方法千差萬別。智慧校園作為數字校園發展的延伸,但依舊有一些人無法理順這兩者的聯系。要理順清楚智慧校園的本質,就離不開政府制定統一的智慧校園建設標準,來對智慧校園的更好建設實施有效的指導。
現階段,在建設智慧校園時仍舊局限在物聯網等使用方面。但考慮智慧校園時不應就受限于技術方面的支持,還應考慮如何保護硬件等內容。智慧校園的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研究人員付諸努力,讓智慧校園可以迎合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需要。只有清楚的認識到智慧校園和數字校園的差別,趨于理想化的研究智慧校園,才可以防止走入數字校園建設的誤區。
當前智慧校園的建設仍舊處于重要的探索時期,因為不具備強大的理論和有效的手段做后盾,由此在智慧校園設計方面存在過于理想化的狀態。但我們堅信通過各個行業優秀人士的一同努力,一定可以將智慧校園在各個方面的作用發揮出來,為培養更多的人才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