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文 江蘇省太倉市實驗中學
概念界定:所謂自主學習,是指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也就是說,學習的主體學習者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與自身狀況,主動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活動。
主要特征:自主學習的具體表現為:自立性、自為性、自律性三個特征。
1.自立性主要表現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獨立的表現是其他人不能替代,也是不可替代的。每個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獨立思考、分析、綜合判斷出結果等,都有自己的獨立性。所以自立性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2.自為性主要表現為:學生都是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下進行學習和生活,需要學生通過自我探索、自我選擇、自我分析、自我生成等幾個層面。自為性需要學生內部需求同外部的知識刺激相一致,才能使得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為學習本質上就是學習主體自我生成、實現、發展知識的過程。
3.自律性主要表現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學習的自我規范,通俗的來說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的去學習。整個學習過程,只有學生自覺的去學習,學生的學習狀態才是主動積極的,只有是主動積極的狀態,才能使得自己在學習中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從而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1.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學行為的主體——學生,關注的重點在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過去很多時候都在讓教師轉變觀念,要把教師教變成學生主動的學。而筆者認為,不單單是學生主動的學,是要能夠自主的學。學生通過灌輸式學習到主動學習最后到自主學習,這已經經過了一個質的變化。這就需要體育教師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不能墨守成規,堅持著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實心球教學為例,以往,體育教師采用的方法是一貫的講解示范和練習,從徒手練習到有球練習,從上肢動作到全身動作,從練習到糾正動作到再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枯燥無味。但是如果體育教師在實心球教學中適當的轉變一下教學理念,那會使得我們事半功倍。教師從講解示范技能動作之后,讓學生簡單練習之后,布置學生回去自己到網上找視頻學習,網絡學習之后要完成幾個作業,總結原地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點,自己能夠模仿完成動作,小組合作學習時能夠支出同伴的錯誤之處。通過這樣的自主學習,再通過教師講解與示范的結合,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提升。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體育教師能夠及早的介入,制定合理的自主學習方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慢慢的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那么這種能力就會使得課堂學習效率大大提升。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筆者在體育中考足球運球教學的一開始,并不是以技能為主導,而是首先對全體學生進行分組,男生六到八人一組,女生四到六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首先告訴他們等會如何分組練習。在讓學生學會了分組練習之后,筆者再教授學習技能之后如何相互指導和糾錯。最后,筆者開始足球運球教學,每次講解之后,筆者都會讓學生分組練習,并采用兵教兵,兵練兵的方法,在練習中鞏固技能,在練習中相互糾錯,在練習中尋找最佳的運球路線。無意間,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慢慢就養成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通過自主學習之后,有的小組探究出了如何運球才能使得自己運球距離最短,有的小組探究了如何運球使得自己觸球次數最少,還有的小組探究出了繞完標志桿之后如何使得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沖過終點。隨著體育中考教學的不斷深入,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動力都得到了增強,體育中考各個項目的教學在這種模式的進行下十分有效。
3.指導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通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因其與學習掌握知識效率有關,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學習方法,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因個人條件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選取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有人專門總結的特殊定向的學習訓練方法,如:背誦、默寫、速記,筆記等,可對其他學習者,產生啟發效果和借鑒作用。筆者在體育中考選考項目之一,排球自墊球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了多方位的指導。從一開始的墊固定球,慢慢演變到一拋、一墊、一接球,再演變到一拋多墊自接球,最后變成連續自墊球。這種學習方法的指導同樣在足球教學中也適用。筆者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找到體育學習的規律,慢慢演變成學習自主學習。
4.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
當前,互聯網迅猛發展,網絡資源與多年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學習的載體故發生了延伸。學生的學習材料早已不僅僅是由書本和教師提供,網絡資源已經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材料。例如,教師在足球腳背正面運球教學中,課前可以為學生提供較多的網址和視頻材料,這些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己在網上搜尋,也可以提供在云平臺上,讓學生自己下載,自己學習,并將腳背正面運球的要點,觸球部位,易發錯誤,與同伴如何合作糾錯與學習等方面,以書面的形式寫下來,以提高第二天課堂學習的效率。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設計,提前設置課堂導學活動單,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組內自學,組內討論等形式提高自主學習技能的能力。通過豐富的、多樣的、有趣的、新穎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摸索和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培養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自主性。
5.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古人有云,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是教育中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影響著教育的過程和結果,感情的接近,心靈的共鳴,知識的啟發,能力的培養等等,師生之間只有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體育教學中,要讓體育課堂變得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主動管理,充滿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和諧的師生關系必不可少。體育教師可以利用本身具備的活力和激情感染自己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扎實的基本功,大方得體的談吐等和學生建立起平等、互助、和諧、共成長的關系,為自己的體育教學服務。
1.注意點:創造合適的自主學習條件、環境、評價機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師,不僅需要激發學生的內驅力,還要為他們創設合適的外部條件。幫助學生一起建立起小組,營造出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通過小組領袖的引領,帶領組內所有成員有目標的進行學習,從而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另外,在建立起小組之后,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主學習的評價機制,通過完善的評價機制來激勵學生不斷地進行自主學習,最終達到自我成長的目的。
2.關鍵點:把握好教師的引領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培養學生體育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能僅僅是教師任務式的指導,學生任務式的完成。教師不能替代學生完成一些學生應該完成的前期學習,比如課前探索,課前預習,課中討論分析,課中記錄,課后總結評價等。更不能繼續采用滿堂灌的形式讓學生接受知識和技能,這樣的方式最終將導致學生由自主慢慢演變成被動以至于不動。也不能采用放任自流,任其自學,廉價的贊揚,空泛的評價等。所以,這就需要教師把握好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只有教師合理的指導,積極的引導,積極挖掘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自主學習的潛力,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體育自主學習的能力。
3.必要性:自主學習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重用,它是學生獲得發展的必備能力。《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倡導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初中生在初中階段的體育學習停留在部分體育技能的初級階段,如果學生能夠把握好這一階段的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超越自我,挑戰成功,筆者認為這不僅僅對學生未來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更是對學生今后學習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乃至于走上社會,學會自主學習將影響其一生的學習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