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一個標志性指標。近年來,中國中鐵黨委堅決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對定點扶貧的湖南省汝城縣、桂東縣和山西省保德縣進行干部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幫助定點扶貧縣摘除貧困帽,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
頂層設計打造“脫貧攻堅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精準扶貧到精準脫貧,關鍵是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為此,中國中鐵高度重視頂層設計,做好“施策”,確保扶貧工作落到實處。為了有效開展汝城縣、桂東縣、保德縣的定點扶貧工作,公司黨委明確一名公司領導分管扶貧工作,并成立扶貧開發小組,公司主要領導每年深入定點扶貧縣調查研究,督導落實情況,為扶貧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強的保證。通過對定點扶貧縣實地調研,公司逐漸完善并形成了定點扶貧工作的管理制度,出臺了《關于認真做好定點扶貧工作的通知》《關于籌集對口扶貧資金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國中鐵對口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不斷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制,對扶貧工作的組織開展、資金籌集、資金應用、掛職干部管理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公司建立了定期會議制度,每年召開2~3次扶貧工作會議,年初傳達學習黨中央、國務院扶貧開發、精準扶貧有關精神,聽取掛職干部對扶貧開發項目的調研情況匯報,對扶貧資金使用進行審定;年終聽取項目完成情況匯報和掛職干部述職,總結對口扶貧工作的經驗,對下一階段扶貧工作做出部署。以2018年為例,公司黨委主要領導在年初就及時召開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定年度工作計劃,研究部署全年定點扶貧開發工作,指導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在年度工作會上,又將精準扶貧工作列入全公司年度重點工作之一,整合公司資源,層層分解任務,責任到人;在每月的黨委辦公會上,及時傳達黨中央、國務院扶貧辦以及國資委關于定點扶貧工作的最新要求,通過季報制掌握所屬單位定點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做好監督檢查工作。在實踐中,主要領導蒞臨督戰,帶領調研團隊深入三個定點扶貧縣了解援建項目的推進情況,及時掌握項目動態,關注專項援助資金使用工作,確保資金使用合法合規合理、切實用到實在處、關鍵點。扶貧領導小組還組織中國中鐵專家團隊,到貧困縣走訪考察,在深入了解實際情況下,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村,集思廣益,為貧困縣發展出謀劃策。
精確落實夯實“脫貧攻堅路”
中國中鐵堅持以干部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為主要抓手,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對口扶貧對象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干部扶貧摘去“貧困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選派扶貧工作隊是加強基層扶貧工作的有效組織措施,要做到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自2002年以來,為貫徹選好扶貧干部的決策,公司黨委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的原則,通過組織推薦和嚴格考察,在全公司范圍內選拔了62名人品好、能力強、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干部到貧困縣掛職,25名干部投入援疆援藏援青工作。在貧困地區,這些掛職干部積極參與當地黨組織和政府部門分工,組織扶貧項目實施和扶貧資金核發。扶貧干部到任后深入當地調查研究,找準扶貧工作切入點,做到扶貧精準施策、精準到戶,為做好扶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做好扶貧工作的同時,按照地方政府的安排,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積極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公司黨委注重在扶貧掛職干部中樹立典型,開展優秀掛職干部評選工作。大力宣傳他們為貧困落后地區做出的工作業績,以及他們在工作過的地方樹立的中國中鐵人的良好形象和良好口碑,既激勵鼓舞了扶貧干部,也讓更多人了解了扶貧一線情況,從而支持扶貧工作,積極投入到扶貧工作隊伍中來,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
教育扶貧挖去“貧窮根”。“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公司與汝城縣、桂東縣建立幫扶關系后,堅持靶向治療,將扶貧重點聚焦基礎教育,改善教育基礎設施,改善教師工作、居住環境,資助家庭貧困的學生繼續學業。從2002年以來,公司共投入資金2 600多萬元,援建項目80多個,完成了對中國中鐵桂東縣第二中學、中國中鐵沙田中心小學等13所中小學1.7萬多平方米校舍的新建和改造任務;資助了4 500多名貧困學生,助學金額超過500萬元。公司在汝城縣投入1 278.3萬元,支持該縣技能教育基地建設,充分利用中國中鐵系統內資源,通過師資共享、就業幫扶等措施,將汝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職業教育中心建設成為具有鐵路施工建設特色的職業學校。同時,中國中鐵還在保德縣打造“保德中學自強班”教育幫扶項目。公司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輸出工程。截至目前,共輸出150余人到中國中鐵項目部就業,通過一人就業,帶動了全家脫貧。依托中國中鐵教育資源支撐,公司一次性投入1 278.3萬元支持汝城縣職業新城建設,把職業新城打造成為技能教育基地,每年可招錄學生300人左右,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占到一半。公司通過一系列教育扶貧工程,做到了扶貧、扶志、扶智相結合,形成了脫貧致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產業扶貧走出“貧困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三農”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在“三農”工作中要作為重中之重,這樣才有重點。革命老區保德縣農產品豐富,但交通閉塞,經濟發展水平低。通過實地調研考察,中國中鐵資助保德縣修筑中鐵幸福大道,打通保德縣南部的主要通道,解決了資源、農產品外運難等實際困難,加快了沿線群眾脫貧致富。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公司援建李家灣粗糧加工廠、義門鎮袁家里村養羊場項目,為革命老區脫貧致富開辟了新的道路,加快了貧困縣走出“貧困圈”的進程。2017年,公司一次性投入2 250萬元支持桂東縣大塘工業園三棟廠房建設,為桂東縣實施易地搬遷奠定了重要基礎,三棟廠房的建設,至少將吸納易地搬遷320戶共計1 100人就業,解決貧困戶的生計問題。兩個援建項目的實施,充分體現了中央企業的政治擔當,充分體現了中國中鐵幫助桂東縣和汝城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聚焦“精準”打贏“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被寫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彰顯出黨和國家對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百年奮斗目標的立場和態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指出,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根據“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公司制定了《2016-2020年定點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加大扶貧力度,增加資金支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8年,公司超額完成了扶貧責任書各項計劃和目標,幫助定點扶貧縣完成了6件大事。
一是向定點幫扶的湖南省汝城縣、桂東縣和山西省保德縣直接投入扶貧專項資金4 314.9萬元,在保德縣投入3 100萬元支持縣內中鐵幸福大道項目建設,目前已經建成并順利通車;在汝城縣投入資金950多萬元支持完成汝城職教新城一期建設,已經開始正常招生。
二是計劃引進幫扶資金1 160萬元,通過掛職干部多方努力,特別是桂東縣,經過掛職干部與湖南瑞康智慧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多次協商后簽訂合作協議,該公司5年內投資10 000萬元建設生態農業基地,目前已注資1 000萬元。三縣總共引進資金1 270.88萬元。
三是計劃培訓基層干部60名,通過掛職干部“師帶徒”“上講臺”等方式,培訓基層干部78人。
四是計劃培訓專業技術人員1 251人,在汝城縣大力開展“人人有技能”精準扶貧送技能下鄉活動,培訓技術人員1 500人,保德縣共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1 363人,三縣培訓技術人員共2 973人,超額完成了任務。
五是計劃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260萬元,通過集團公司牽頭推介,掛職干部逐一落實,2018年公司共向湖南汝城縣、桂東縣及山西保德縣購買農產品287.66萬元,集團公司所屬單位在其他貧困地區購買農產品70.49萬元。
六是計劃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70萬元,通過掛職干部努力幫助銷售農產品78.39萬元,圓滿完成了任務。截至2018年底,桂東縣61個貧困村全部達到退出標準,累計實現脫貧14 407戶44 620人,貧困發生率為0.96%,群眾認可度為97.88%。汝城縣80個貧困村全部達到退出標準,累計實現脫貧18 260戶60 419人,貧困發生率為0.91 %,在2018年貧困退出市級復核檢查中,群眾認可度為98.1 %。保德縣154個貧困村全部達到退出標準,累計實現脫貧12 661戶33 595人,貧困發生率為0.46%,群眾認可度為98%。
為了確保真扶貧、扶真貧,公司黨委堅持監督檢查不放松。公司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底都要對本年度扶貧工作進行總結,查找問題,列出整改方案。認真貫徹落實《2018年至2020年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和國資委辦公廳印發的《中央企業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將脫貧攻堅工作的作風建設作為重點來抓來管,嚴查問題,嚴防風險,把脫貧工作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工作作風不扎實、考核評估不嚴格等突出問題解決好。通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查擺、深入剖析,切實做到幫扶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位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為了實現中國共產黨人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中國中鐵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一系列指示為指導,持續加大扶貧力度,援助定點扶貧縣走出貧困。桂東縣在2017年成功脫貧摘帽,汝城縣和保德縣預計在今年底摘帽,真正做到脫真貧、真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