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阿里巴巴的“花名文化”非常出名,創始團隊“十八羅漢”有17人都從金庸的武俠小說里選了自己的花名。馬云的花名正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里的大俠風清揚。
馬云為何單單選了風清揚呢?《笑傲江湖》中,退隱江湖隱身于華山深處的風清揚,是“以無招勝有招”的劍法高手。他在年老之時遇到了令狐沖,便把獨孤九劍傾囊相授,這才有了令狐沖的笑傲江湖。我想,馬云喜歡風清揚,就是希望也能得到“以無招勝有招”的精髓。
在理財時,其實也適用“以無招勝有招”。我們經常想盡各種辦法去提高收益,算計太多,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招數太多,破綻也多,還不如簡簡單單做理財。
過去的十幾年,是一個容易“暴富”的年代,但真正“暴富”的都是那些買房子的人。房子每年的平均收益高嗎?其實不高,很多年份不漲價,或者只漲價百分之一二十,可是架不住這么多年連續漲呀。大概在2003年,我還在《鄭州晚報》當編輯,回浙江老家過年時說起買房,親戚們都覺得鄭州房子還是白菜價,勸我買一套投資。我興沖沖地去看了一個新建高檔小區,均價才1850元一平米,銷售員說找找人還能打折。可我當時正開始字畫投資,又尋思:字畫一次買賣倒騰,就是百分之幾十的利潤,好像比房子收益更高。如果當時投資20萬元買房,首付6萬足夠,現在差不多要值200萬了。字畫當年的確是牛市,可我手里一共才幾萬元錢,又能賺到多少?想得太多,使我錯失第一次投資房產的良機。
再來看看這些年在理財上使勁折騰的人,據我所知沒多少人真正賺到大錢。股市大漲時追牛市,黃金漲了搶黃金,投資完P2P又投資虛擬貨幣……追熱點的,有幾個人沒掉進過“坑”里?一次掉進“坑”,至少損失過去幾年的收益。
回顧股市2007年6124點高點以來的投資情況,媒體幾乎每年都會做盤點,別看指數依然跌一半,除了那些指數基金,其他絕大多數基金到現在都是賺錢的,部分基金收益率還不低。這說明什么?說明買基金是靠譜的,可是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炒股能賺得更多,反倒對這種讓專業機構幫自己理財的“簡單”辦法置之不理。
《笑傲江湖》里,風清揚對令狐沖說:“五岳劍派中各有無數蠢才,以為將師父傳下來的劍招學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了人家詩句,做幾首打油詩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機抒,能成大詩人么?”風清揚傳授給令狐沖的劍法真諦是:既然是劍招,便有破綻,若我無招,從何破起呢?
大道至簡。理財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是專業投資機構,其實最好不要去碰那些特別復雜的理財產品,買點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定投基金,招數簡單一點,收益并不見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