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利二鋪
大多數基金公司或是行業內的人都會說:基金投資好,基金投資可以賺錢!
在財富管理行業接近20年,可以很坦率地跟大家說:我還沒見過有個人投資者真的因為基金投資成功而實現翻轉人生的案例。
不管是公募基金或是私募基金,都一樣!為什么呢?
我先舉前陣子大家追捧的東方紅睿華基金為例:三年封閉期過后,這只基金為投資人創造了超過累計60%以上的收益!
3年60%真的是很亮眼的表現,但是仔細再往下一層想:你的人生真的會為這3年60%而有所不同嗎?
假設投入10萬元來算,三年過去本金加收益一共拿回16萬,你的賬上盈利多了6萬。
實際上在半年之內你會發現:你還是原來的你,不會因為多這3年60%而有所改變。
雖然投資賺錢的感覺,真的很爽!但也僅止于爽的感覺,你的生活依舊。
什么叫翻轉人生?中彩票那種才算!
基金投資辦不到杠桿這么高的獲利,當然也不至于像彩票沒中獎這般血本無歸。
我覺得公募基金投資的目的,本來就不該是翻轉人生,而在于“維持人生軌跡預期”。
比方說想為自己8歲的孩子攢一筆出國讀書的費用,或是自己有些理想需要金錢來助力,甚至40歲的中年人開始準備15年后的退休金。
這些都是人生需要被實現的計劃軌跡,而基金投資就是用來協助我們實現這些計劃預算的累積。
為什么存錢還不夠?因為光存錢抵御不了通脹,更不要說中途被其他欲望花掉的高概率事件。
為什么買理財不行?因為理財產品是短期的產品類型,只要想想過去5年內銀行理財發生多少變化,現在的產品條件既不優惠,更無法持續。
為什么炒股不行?因為中產家庭的生活經不起股市的小起大落,我們家人的生活目標更不希望因為股市行情而不得不放棄。
所以我們只能用時間來換取財富累積的成果。
我一直認為,“時間”跟“周期”是中產階層累積財富的兩個最有效的工具。
也許我們沒辦法像富人一樣一下子拿出百萬的子女出國留學資金。
但是對中產家庭來說,用10年的期間準備,每年投入7萬元,再利用好的基金定投方法,掌握市場周期低點多投高點少投,一樣可以在10年后備齊百萬留學資金!
中產階層跟富有人群的差異,有些可以運用時間跟周期來彌補。
而父母的智慧也就在此決定了子女跟他人間的差距。僥幸的心理讓孩子未來的路程淪為被動,而有智慧的準備同時也是給孩子未來更多選擇權。
真要想累積財富,就必須放棄短期獲利的欲望,因為任何短期獲得高收益的故事到目前已經被驗證僅是南柯一夢,無以為繼。
如果是抱著短期嘗試的心情,自然無所謂。
但如果有某些投資理財的背后承載著自己或家人的人生軌跡,那就必須多慎重。
基金定投,不會讓你翻轉人生,而是幫助你維持對人生的期望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