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也

10月14日,微博名稱為“賈躍亭債務處理小組”的賬號發布了一則《有關賈躍亭先生個人破產重組及成立債權人信托的聲明》。聲明中確認,Faraday Future首席產品和用戶官(CPUO)賈躍亭已于美國當地時間10月13日主動申請個人破產重組。
他的這個聲明,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個人破產在美國屬于常事,因為國內正要施行個人破產法,賈躍亭這個不同尋常的舉動讓很多人生疑:如何避免個人破產逃避債務?是否會有更多的人因此鉆法律的空子?后續的債權人救濟制度怎么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會被濫用嗎?
根據賈躍亭債務處理小組發布的聲明,賈躍亭在此前已經陸續償還了超過30億美金。此次申請個人破產重組,是為了更好更快地徹底解決個人余下債務問題。
聲明表示,真正屬于賈躍亭個人的債務很少,90%以上的債務都是替公司擔保的債務。截至目前,剩余債務總額約為36億美金,減去已凍結待處置的國內資產以及可轉股的擔保債務,債務凈額約為20億美金。
和賈躍亭申請個人破產信息確認的同一天,暫停上市的樂視網發布財報,預計前三季度虧損101.97億-102億元,嚴重資不抵債。
自2017年7月4日賈躍亭飛赴美國起,樂視網的一系列問題逐漸揭開了蓋子。當時樂視拖欠供應商賬款約100億元,金融機構貸款也有200多億元,整體債務超過300億元。在2017年8月,孫宏斌接盤樂視,幫助償還金融機構的欠款150億元,但仍剩下100多億元債務未償還。
目前賈躍亭仍然為樂視網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3.07%。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2017年至今,賈躍亭個人名下就有29條執行信息,而且其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268%,流動負債與非流動負債合計高達216億元。另據樂視網2019半年報披露,截至2019年6月30日,大股東(賈躍亭)及其實際控制企業對上市公司合并范圍的欠款余額約19.85億元。
此外,在經歷多次資產被凍結、拍賣之后,賈躍亭的國內資產幾乎被清零,本次在美國申請破產重組也意味著賈躍亭放棄了所有美國資產。
在美國法律框架下,有破產清算(Chapter7)和破產重組(Chapter11)兩種方式。破產重組是指企業或個人當下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法律允許債務人向債權人提出一個重組方案,以某種資產保障的方式延期償還。
而破產清算意味著,一家企業或個人宣告破產,由清算小組接管,通過對公司或個人資產進行清算、評估和處理、分配的方式進行清盤。賈躍亭申請的是破產重組,是指企業或個人當下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法律允許債務人向債權人提出一個重組方案,以某種資產保障的方式延期償還。
按照賈躍亭債務處理小組發布的聲明的說法,之所以采用破產重組,是本著選擇了對債權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式“盡責到底”。
賈躍亭個人擔保債務實現代償還后,現實際借款人以及共同擔保人的債務將轉移至新債權人賈躍亭的名下,并應向賈躍亭進行償還。賈躍亭個人還債小組將會在下一步與相關借款人及共同擔保人簽署向賈躍亭的還款協議。
賈躍亭的債權人也被曝光,總數超過百人,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深圳英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索賠理由為個人擔保,索賠金額為2.797億美元。
根據賈躍亭申請破產重組時向破產法院提交的信息披露陳述,其資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美國,即其持有的FF股權與相關收益權。一部分在中國,包括3部分:銀行存款、不動產、股權,在中國的資產處于被凍結的狀態。不過,根據賈躍亭債務小組的陳述,此前賈躍亭作為擔保債權人,已經替很多主債務人償還了債務,因而對這些主債務人享有債權。這些債權也是其個人財產。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破產公司文件和申請管理公司Epiq Cases網站披露的一份文件顯示,賈躍亭在10月14日提交破產申請文件前6個月,每月的月收入為93810美元。
根據重組方案,賈躍亭債務處理小組同時設立債權人信托,并在條件滿足的時候,把全部在美國的資產轉讓給債權人。該方案完成后,賈躍亭將不再持有任何法拉第未來的控股母公司Smart King股權。
在賈躍亭申請個人破產的同時,國內也出現了第一例個人破產案件。10月9日,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平陽縣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通報了平陽法院辦結的首例具備個人破產實質功能和相當程序的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債務人214萬余元的債務只需在18個月內償還3.2萬余元即可。
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研究建立個人破產制度,逐步推進建立自然人符合條件的消費負債可依法合理免責,最終建立全面的個人破產制度。
溫州第一例個人破產案件中,債務人蔡某系溫州某破產企業的股東,經生效裁判文書認定其應對該破產企業214萬余元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但調查發現,蔡某僅持有公司1%的股權(實際出資額5800元)。其資產包括一輛已報廢的摩托車及零星存款,蔡某及其配偶每月收入約8000元。此外,蔡某長期患有高血壓和腎臟疾病,醫療費用花銷巨大,且其孩子正在上大學,家庭收入長期入不敷出,確無能力清償巨額債務。
9月24日,平陽縣法院主持召開蔡某個人債務集中清理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最終,債權人同意蔡某提出的清償方案,按1.5%的清償比例即3.2萬余元,在18個月內一次性清償。蔡某還承諾,在履行完畢之日起6年內,如果他的家庭年收入超過12萬元,超過部分的50%將用于清償全體債權人未受清償的債務。
此案一出,輿論反應強烈。有觀點認為,該案保障了債務人基本生存權利,避免了債務人因困頓而走上絕路,也得到了債權人的認可,體現了司法的人性化。也有觀點對此表示出擔憂:在相關制度不健全、誠實守信意識仍欠缺的情況下,債務人可能借此惡意逃避債務。
對此,經辦該案的平陽縣法院工作人員表示,個人債務集中清理,保護的是“誠信而不幸”的人,不是老賴,法院還會采取舉措,嚴格把關,防范逃廢債行為,不讓債務人鉆空子。
其實,債權人有追債的權利:自清理方案履行完畢之日起6年內,若發現債務人未申報重大財產,或者存在欺詐、惡意減少債務人財產或者其他逃廢債行為的,債權人可以請求恢復按照原債務額進行清償。
如果有人鉆法律的空子怎么辦?如何防止個人提前轉移資產?
浙江光正大律師事務所企業拯救與重組中心主任黃璜告訴記者,個人破產會有法院指定管理人對債務人的財產、行為主動進行調查,包括其親屬、配偶在內,還要調查債務人的收入、工作和居住情況。而平時債權人既沒精力也沒能力來做這個調查。
黃璜表示,在個人破產的4或6年內,法院還要限制破產申請者的消費水平,他們的收入要交給管理人,由管理人來分配他們的基本生活費用。另外,后期如果收入增加,也可能會提前退出破產,這樣也能鼓勵債務人創造價值。
“對債權人而言,這項制度是多了一個選擇。選擇權在債權人手里,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如果同意,事情也就有一定程度的彌補,不過債務人一定要體現出誠意。”浙江人民聯合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項軍權介紹。
項軍權進一步介紹,2007年我國頒布了《企業破產法》,至今已經實施12年了。但是個人破產制度方面還處于嘗試階段,經過長期經驗積累以后,才能有正式的個人破產方面的法律頒布。
生活中,“個人破產”的事實大量存在,在被執行人處于無財產可供執行的狀態下,法院窮盡一切執行措施,也無法實際執行到位,這類案件被稱為“執行不能”案件。
許多“執行不能”的案件只能以“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形式結案,長期成為法院執行的歷史包袱,影響了強制執行的司法權威和公信力。同時,由于法院系統永遠無法執行完畢,大量司法資源被占用。
來自浙江臺州的大數據顯示,2018年以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為執結方式的案件數量為31798件,約占所有執結案件的39.97%,其中涉個人的案件數約為28099件,占比88.37%。
黃璜介紹道:“溫州、臺州等民營經濟發達地區,擔保、互保情況十分嚴重。在經濟下行期間,自然人陷入債務危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項軍權介紹,2011年的溫州企業債務危機之后,溫州、臺州等地區就開啟在個人破產制度方面的探索。
最近兩年,溫州的探索有了政策上的支持。
2018年,最高法院周強院長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關于人民法院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的報告》中提出,推動個人破產制度,完善現行破產法,暢通“執行不能”案件依法退出路徑。
2019年,最高法院再次提出要推動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及相關配套機制,著力解決將針對個人的“執行不能”案件列入最高法院“五五改革綱要”之中。
2019年8月26日,浙江省改革委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深化溫州金融改革服務民營經濟實施方案》,溫州開啟了金改“深化版”,方案中有7大引領性創新項目,其中一項便是“探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試點”。
本刊綜合《中國證券報》《每日經濟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