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經濟進入滯漲階段,全年GDP增速9.5%,較上一年大幅下滑1.1個百分點,并且呈現逐季遞減的趨勢,所有經濟增長指標全面下滑;但通脹水平在前三個季度不斷上升,CPI在第三季度突破6%。治理高通脹是2011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全年7次加準3次加息;四季度通脹快速走低,經濟步入衰退階段,貨幣政策轉向,12月的降準開啟寬松周期。
股票:熊市。滯脹對股市形成極大的考驗,A股全年單邊下跌,上證綜指下跌22%,創業板指下跌36%;全部A股中92%的個股下跌;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4%,中位數為-24%。風格方面,以金融為代表的大盤股跌幅較小,金融指數下跌16%;周期和成長板塊下跌幅度較大,跌幅分別為34%和35%。
債券:震蕩。前三個季度年十期國債收益率在3.8%-4.1%之間高位震蕩,這期間央行連續加準加息,但一系列風險事件,如北非政治動蕩、歐債危機、日本地震等的發生,造成避險情緒上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的上行。
房地產:牛熊轉換。進入2011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仍然嚴格,流動性也不斷收緊,房價處在頂部的慣性上漲;直到7月,溫家寶總理指出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必須限購,這一輪房地產牛市才得以終結。全年百城樣本住宅平均價格上漲4%,一、二、三線城市分別上漲4%、4%、6%。
商品:熊市。2011年國內經濟增速明顯回落,步入下臺階、調結構的階段,商品需求疲弱,全年南華商品指數下跌17%,工業品和農產品指數分別下跌20%和14%;全球經濟的放緩滯后于中國,全球PMI在2011年年初回落,但始終處在擴張區間,因此國際油價在1季度仍然保持上行,2季度后震蕩下行,全年上漲13%。
外匯市場:美元、歐元、英鎊貶值,日元保持穩定。中國央行緊縮的貨幣政策與其他國家貨幣政策形成背離,導致人民幣升值;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可能從希臘蔓延至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避險情緒再次升溫,歐元、英鎊下半年大幅貶值,美元、日元相對升值。2011年歐元、美元、英鎊相對人民幣分別貶值7%、5%、5%,日元兌人民幣基本不變。
黃金:先漲后跌。黃金價格在 283-398元/克的區間波動。前8個月,由于歐債危機等風險事件持續發酵以及美元持續貶值,黃金作為避險資產持續升值,漲幅超過30%。然而,進入9月份,隨著歐債問題向意大利等核心成員國擴散,歐債問題危及歐元區銀行業,黃金的避險需求轉而變成保持流動性的工具,金價開始下跌,最終全年金價僅上漲3%。
貨幣基金:收益率大幅上升。2011年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約3.6%,相比2010年大幅上升1.7個百分點。高通脹帶來的貨幣政策收緊,帶動貨幣市場利率大幅攀升。
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大幅上升。2011年全年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相比2010年上升1.5個百分點。
信托:收益率上升。2011年信托的平均收益率為9.1%,相比2010年上升1.1個百分點,這一年出現了史上第一例信托違約事件——愛建信托“哈爾濱信托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