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學鵬 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云計算這一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型計算模式與服務模式,與傳統的以電腦、電話、智能終端、移動終端以及其他相關設備為主的信息存儲介質相比較而言,最大的區別在于,其利用云計算進行信息的存儲以及高效運算、分析。不僅促進了信息資源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時也為發現不同信息之間存在的聯系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云計算技術的應用是有效緩解企業之間競爭壓力以及經濟全球化競爭壓力的重要手段。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企業所開展的日常經營活動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的輔助,所以,為了確保企業能夠在激勵的市場競爭者占據有利的位置,確保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企業必須充分發揮現代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優勢,為企業對內、對外的交流溝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穩步提升。
作為現代企業,在應用云計算技術進行信息化管理時,在進行相關數據的操作過程中只需要按照其實際的使用量向云計算服務商支付相應的費用,就可以解除本地計算機的限制,然后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進行相關數據的計算與管理。這是公有云的特點,企業也可以自建私有云,以私有云+公有云的混合云方式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更能凸顯云計算的規模大、虛擬化、可靠性高、擴展性強、通用性高、價格低廉等各方面的特點,使得企業信息化管理更加高效。
作為中小企業而言,在構建云計算信息化體系的過程中,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了最大限度的滿足企業自身信息化建設的需求,企業必須進行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優質的網絡環境是充分發揮云計算技術的硬件基礎。同時加快云計算技術平臺與相關軟件技術升級的步伐,促進信息化體系建設過程中企業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其次,由于云計算技術是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基礎收取相關費用并設計出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軟件應用平臺,以達到有效降低企業投入的目的。所以,企業根據自身規模和發展預期,選擇云服務的使用方式。必須深化云計算信息應用水平,才能確保其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大數據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不僅為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由傳統的結構化、網絡咨詢化、電子郵件等半結構化方式向數據化方式的成功過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非結構化數據已經成為了企業內部數據快速增長的必然趨勢。
由于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非結構化數據在信息化系統中占據的比重最大,所以在數據資源迅速增長的影響下,傳統的信息處理技術顯然已經無法滿足企業信息數據處理的要求。而我國企業在充分利用社交網絡、視頻媒體等互聯網平臺證據、匯總、分析大數據的過程中,能夠從中提取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大數據信息,為企業產品與業務的升級與改革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信息,能夠增強企業用戶忠誠度與企業產品粘合度的穩步提升,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優勢與經濟利潤的全面提升。
信息化體系的建設為企業精準管控與精細化管理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比如,以RFID技術為載體的物聯網系統架構,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內部庫存的控制、天氣預報、實時路況信息的更新,同時也為企業制定和優化運輸路線以及供貨計劃提供便利。
也就是說,在企業的云平臺中,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挖掘與分析,實現物流管理過程中的倉儲、分揀、配送等各個環節的實時、全程、可視化監控和管理,實現企業物流管理自動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建設,同時對于企業敏捷生產、柔性加工等新型生產模式的推廣提供數據支持,促進企業生產效率的有效提升。
總而言之,以云計算技術為基礎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立足企業現狀,著眼長期發展規劃,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與應用。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人才、資金等各方面問題的影響,為了確保企業信息化建設目標的順利完成,加快云計算技術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應用的步伐,企業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自身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才能發揮出云計算技術在企業信息化轉型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