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琳
【摘要】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行政改革勢在必行。醫院行政效能的提升對于醫院的形象提升、提高群眾滿意度有著積極的作用。目前在醫院行政效能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新醫改背景與醫院行政效能內涵入手,對目前醫院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醫改;醫院;行政效能;信息化;制度
一、引言
(一)新醫改背景概述。“新醫改”的目的是以全面覆蓋城鄉居民為基礎,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促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的權利。新醫改需要建立四大體系,包括醫藥供應保障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并通過醫藥衛生管理、衛生機構運行、政府主導投入、醫藥價格形成、醫藥衛生監督、醫藥科技創新、人才保障等機制,建立健全醫藥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四大體系的相互連通與八大支持的配套建設,促進新醫改順利進行。新醫改要求醫院改革中要堅持公益性,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對于醫院的行政管理方面,主要體現在人事制度改革、績效改革等,提高行政辦公效能。
(二)醫院行政效能內涵。醫院的行政工作中辦公室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門,承擔著協調、溝通等功能,它的運行狀態會直接影響到醫院的辦公質量與工作效率。通過辦公室的行政形象打造,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發揮更大的職能作用,協調內外關系,為社會服務。在新形勢下,醫療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面對巨大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機遇,醫院要通過相關措施不斷提高行政效能。為了進一步提高群眾對醫院的滿意度,提高醫院的競爭力,行政辦公效能提升非常有必要。
二、醫院行政部門主要職責
醫院的行政部門主要起到協調與溝通的作用。其中的信訪是醫院直接面對患者溝通的重要窗口,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接待流程與信訪制度,使群眾的意見有一個可以疏導的窗口。在信訪溝通中,行政工作人員要掌握良好的技巧,提高責任心,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行政辦公負責督促檢查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推動更多部門效能提升;對于醫院制定的各項管理制度與會議決策,行政辦公室要進行傳達到位,同時負責監督、實施,在傳達過程中,有效解決、收集每個部門的問題與意見,并進行處理;醫院行政具有協調的職能,要從醫院全局出發,按照醫院規定,協調好多個部門間的工作,理順流程,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對于醫院的大型活動,需要合理安排時間;行政還需要為醫院的決策提供參考或建議,通過對多個部門的調研,掌握一手資料,反饋真實信息,避免管理者決策失誤。
三、目前行政效能方面的難題
隨著醫療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加大,醫療體制不斷改革,目前的醫院行政辦公室面臨著較多問題。首先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醫院的行政現代科技的應用度較高,尤其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醫院的行政辦公服務效能,但部分年齡偏大的工作人員對計算機技能掌握不熟練,影響了工作效率;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公立醫院工作輕松,尤其是行政部門,不用承擔過多責任,處理工作速度較慢,存在拖沓情況,缺乏工作積極性;受自身能力與觀念影響,認為服務對象單一,模式一成不變,無法適應新形勢變化,對于多個部門間的信息收集、篩選不敏感,認為患者與群眾是醫護人員的職責,與自己關聯不大。無論是技能、觀念還是制度、環境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制約著行政人員自身素質的提升,同時也影響到醫院的醫療競爭力,無法形成統一目標,嚴重限制了行政效能的發揮。
四、新醫改中提升行政效能的策略
(一)適應變化,提高行政辦公綜合能力。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的行政辦公室給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完成日常事務外,還需要不斷提升政治素養,確保行政工作正確性與方向性的合理。行政辦公人員要熟悉醫院的發展規劃,確保思想與行動上與醫院整體保持一致。通過不斷學習,豐富知識面,掌握更高的技能,增加知識儲備,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醫院要對行政人員建立全面的培訓計劃,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對新入職的人員進行崗前培訓與行政部門輪崗,快速學習與了解各項規章制度;對于轉崗人員,要根據專業背景,協助發揮專業優勢,在新的工作環境中迅速轉變身份;協調外包人員時,要通過培訓增強外包人員的參與感、認同感與歸屬感。在行政人員培訓課程中,設置醫學人文知識、醫院管理知識、崗位能力、國家政策法規方面課程,利用多渠道培訓路徑,提高行政辦公人員的業務素質與管理能力。
(二)以人為本,改善行政辦公人文環境理念。要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與氛圍,讓行政人員不斷開闊視野,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機械式思維模式。醫院以人為本,尊重員工,加強溝通與交流,通過定期的文化活動,緩解員工的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與員工只有思想統一、感情融洽,在工作中才能夠保持行動一致,不斷提高工作的積極性。醫院對行政人員的尊重是醫院管理的一部分,是醫院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員工自我發展的需要。利用靈活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可以不斷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不斷推進民主管理,讓工作人員參與到醫院的管理中,鼓勵提出意見與建議。樹立員工“以病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在處理任何事務時,都要與醫院的文化保持一致,充分考慮患者利益,提升醫院形象。
(三)敢于創新,嘗試精細化管理模式。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的管理模式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精細化模式是一種良好的嘗試,有別于傳統的工作模式,對于提升醫院行政效能有著積極的作用。比如在處理信訪工作中,要保持熱情,及時解決患者的問題,做到快速處理、快速決策,對于無法立即解決的信訪問題,要及時傳達給相關責任領導,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在督辦考核中,要對任務的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避免漏掉每一個環節,對落實情況與預期進行對比,及時改善、調整;醫院行政辦公室要不斷簡化材料,降低管理者的工作量,讓管理者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對于決策,則要提供詳細完善的資料,提出合理化建議;在落實工作任務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執行力,積極尋找最佳解決辦法;在協調方式中,不斷尋求創新,優化工作流程,推進自動化辦公建設,明確相關部門責任,加快信息傳統效率。
(四)體系升級,完善相關制度與職責。醫院的行政辦公室負責的工作內容較為復雜繁瑣,需要通過一定的制度進行規范約束,比如對檔案、會務、秘書、辦公室主任等不同的部門崗位人設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并將考核與獎懲掛鉤,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橫向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對原有制度的擴展,加強行政人員的調控與引導;同時在縱向制度中,要更加詳細具體,比如對于醫院的行政人員行為規范制度中,要進一步完善,不準瀏覽無關頁面、瀏覽與工作無關的手機頁面,同時增加違反后的懲罰措施,可以讓工作人員明確行為規范與后果,提升責任感。另外要建立完善全員聘用制、完善行政人員績效考核制度等,不斷適應醫療市場新變化。
(五)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醫院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不斷建立信息網絡資源,了解其他醫院的先進做法。通過信息一體化平臺不斷提高信息流轉速度,加強多部門間的協調溝通,不斷尋求創新的管理模式。
五、結語
隨著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政辦公人員要不斷適應新變化,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國家政策、醫院目標在思想、行動上保持一致。醫院要通過完善制度、體制,激發行政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尊重,合理溝通,讓行政人員在事務處理中做到快速準確,同時利用信息化與制度健全方面不斷提高信息處理速度,提高行政辦公效能,促進醫院管理水平提升,提高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林純純.新醫改背景下縣市公立醫院文化建設研究[D].長江大學,2016.
[2]田震.新醫改背景下完善T市政府衛生管理職能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6.
[3]王瑩.新醫改背景下省級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研究[D].南昌大學,2018.
[4]琚翠婷.新醫改背景下加強公立醫院辦公室建設的探究與思考——以某直轄市X醫院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2016(30):202.
[5]張錦.新醫改背景下昆明市X醫院管理研究[D].云南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