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華穎
摘 要 所謂人口結構,其實就是當前人口素質的一項社會性的反映,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而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我國人口結構的問題也不斷增多。本文先對相關的知識理論進行了闡述,并對當前我國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從而了解當前人口結構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影響。
關鍵詞 人口結構 經濟社會 人口老齡化 影響情況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了兩個十分明顯的變化,除了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之外,我國的人口結構也發生了比較明顯的改變。當前,雖然我國人口總數依舊在不斷增長,但是增長的速度在不斷放緩,經專家分析,預計在2030年的時候,我國的人口總量會達到最高峰,隨之會停止增長,而在2020年的時候,會出現我國老年人口迅速增長的情況。目前,我國勞動力已經出現了老年化,提前于人口老年化。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新增的年輕勞動力數量會不斷減少,人口的性別也會出現明顯的失衡,空巢家庭的比例逐年上漲,在傳統的家庭模式下養老也會更加困難。流動性人口的規模也會不斷擴大,在未來的幾年之中,會有更多的勞動力從農業轉移到服務業之中。除此之外,在未來的人口數目中,兒童的數目以及老年人口數目都會有所增加,但是相應的處于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數卻會出現減少的情況。當我國的人口結構出現相應的轉變時,對經濟社會也會造成十分大的影響。
二、相關理論闡述
(一)人口轉變以及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
人口年齡結構發生變化之后,便會導致人口經濟負擔的變化,呈現出階段性的特征。在一開始的時候,人口的年齡結構主要表現為金字塔形狀,也就是人口的撫養比依舊以少兒撫養為主,這段時期內人口的經濟負擔是比較重的;而到了第二階段的時候,人口年齡結構則會表現為橄欖球的形狀,總人口之中經濟人口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由于在人口的比例之中,勞動力的比例在不斷增大,所以這段時間內人口的經濟負擔在不斷減輕;而到了第三階段的時候,人口年齡比例則呈現出倒金字塔的形狀,人口年齡結構主要表現為老齡化的趨勢,而人口的經濟負擔則再次開始加重。[1]所以在不同的年齡結構下,經濟負擔會產生不同情況的變化,呈現出差異性。
(二)人口結構變化以及經濟增長
當社會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勞動力數量投入的時候,勞動力年齡人口不足或者老年人口的比重過大,都會成為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阻礙性因素。而當人口的年齡結構處在最富有的生產性時期時,因為勞動力供給處在較為明顯的富有情況,將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口紅利。可是一旦過了這一時期,人口的年齡結構在向老齡化發展,總體上的人口紅利便會有所消逝。
三、我國是實證分析
(一)人口結構變化和消費儲蓄改變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步入人口紅利期,而當人口結構出現變動的時候,也會使消費以及儲蓄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動。可以看出,當人們在未成年或者老年的時候,這兩段時期的消費都比收入更高,所以此時是負儲蓄的狀態,而當成年的時候,個人的消費會比收入更低,處在正儲蓄的狀態。當國家的勞動人口在不斷增多,總儲蓄率也會出現不斷提高的情況;而在兒童、退休人口增多的時候,總儲蓄率則會出現為下降的情況。[2]所以當人口年齡結構產生變化的時候,消費以及儲蓄也會有較為明顯的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也會產生較為明顯的變化。
(二)人口結構變化和社會保障
目前,我國人口不僅是我國社會保障的對象,也是決定我國社會保障能否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的變量。近些年來,我國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不斷增大,我國所實施的社會保障制度面臨著較多的問題與挑戰。例如,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和現收現付制度的社會統籌制度之間存在較多的矛盾;老齡化程度嚴重和養老保險低覆蓋情況之間存在較為嚴重的矛盾等。
(三)人口結構變化和教育發展
教育部門作為一個較為重要的人力資本生產部門,在國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當受教育年齡的人口占據總人口比較大的比例時,國家便需要增加教育資源;而在義務教育的階段,受教育的人口下降,以及義務教育階段之后教育規模擴大的情況下,對我國教育資源總量的需求有所增加,需要調整資源的分配。當我國的人口結構出現變化時,教育的發展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轉化,從而使教育分配更加科學。
四、結語
從總體情況來看,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在不斷加快,而人口紅利也在不斷消失。就目前的宏觀政策來分析,這個時期也是提高消費以及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當前經濟增長方式的最佳時期。人口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一項關鍵性的影響因素,所以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之中,應該抓住時機,積極實現產業的優化與升級。此外,國家還要加強對教育以及科技的資金、人力投入,加大對勞動力專業技術的培訓力度,從而為我國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加快當前人力資本的積累速度,使我國的核心競爭能力有所提高,保障經濟社會可以得到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為煙臺開發區福萊山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
[1] 吳連霞,趙媛,吳開亞,等.人口結構與經濟重心空間耦合演化及機制探析——以江蘇省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17(12):91-101.
[2] 吳連霞,趙媛,吳開亞.基于SRM-GWR的人口結構與經濟耦合機制動靜態研究——以江蘇省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18(10):95-10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