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又菁
摘 要 區域失業率是不同地區的失業率。該指數顯示了我國區域間的失業狀況,用于比較區域間的失業差異。但是,區域失業率的差異顯示了中國逐步擴大的趨勢。基于背景和先前的理論,本文重點討論區域失業差異不斷擴大的問題。筆者分析了目前的情況,失業情況和差異的決定因素,最終得出結論。與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選擇2008年至2017年為例,以說明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失業率,旨在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縮小區域失業率的差距。
關鍵詞 失業率 地區差異 影響因素 中國
一、引言
失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現有危機的重要指標。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面臨嚴峻的失業形勢的挑戰,這顯然已成為影響我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如何估計和分析最新的失業統計數據對我國來說至關重要。本文著眼于我國的失業狀況,特別是區域性的失業差距。在分析過程中,一般將我國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3個區域,以2008年至2017年為例。從對象經濟環境、個人、政府以及地理環境等方面考慮的因素和指標均被用于支持分析過程。根據失業理論、失業類型有助于說明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本文旨在論證我國存在的區域性失業差異的決定性因素,以找到相關的可行性解決方案。
二、我國區域性失業現狀
(一)當前背景
根據最新數據,2018年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1月至9月,城市就業人數增加了約1100萬,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萬。此外,城市失業人數又達到430萬,約140萬,難以招募的人獲得了就業。不同地區之間的失業率不平衡。從一般意義上講,這種差異被認為是東部地區由于其經濟發達和大量就業機會而失業率最低,中部地區比東部地區更不利,而且西部地區是這3個地區中最糟糕的地區。
(二)當前問題
盡管存在一些例外,但是區域失業率差異與區域經濟實力差異的分布有關。區域經濟越發達,該地區的失業率就越低;而區域經濟越不發達,該地區的失業率就越高。但是,失業率水平與未來的當地經濟發展緊密相關。因此,以上述地區為依托,北京、上海、廣東等東部地區繁榮的經濟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在當地找工作,尤其是那些人才金字塔頂端的知識分子。這使其聚集了更多高質量的人力資源,這對于增加當地的人力資本非常有利,因為人力資本可以極大地支持經濟發展。相反,甘肅、新疆、青海等西部貧困地區的經濟則更容易陷入失業陷阱,缺乏合格的專業人才來為當地發展作貢獻。江西、湖南、河南等中部地區也面臨西部地區的挑戰,但嚴重程度要低于西部地區。結果是人員的區域間流動速度大大加快了。更具體地說,證明這一結果的現象是東部地區的人員大量外流,而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外流更嚴重。
三、區域失業率差異的原因分析
(一)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需求和經濟發展速度都可以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根據凱恩斯提出的失業理論,失業是由于商品市場供過于求而導致的勞動力市場總供給過多。失業的增加是由于商品市場總需求的下降。例如,大量的人居住在上海,極大地刺激了總的消費需求。要滿足這一要求,就需要生產更多的產品,而這恰恰是增加公司收入的基礎,以便公司更愿意生產,這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并可能同時提高雇主的工資。
(二)技術變革
如今,先進技術已使行業升級和更加多元化。它甚至創造了各種新的職業和工作。但是,大多數技術變革通常不會在全國范圍內同步發生。在我國,受新技術影響的往往是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相比,這些地區更可能提前進行產業優化,這對東部地區大有裨益。然而,新興產業、技術和工作崗位的出現改變了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因此,越來越多的工人可能因要求更高的資格和專業水準而失業或找不到工作,這會增加結構性失業,從而提升失業率。
(三)地理因素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特殊,中西部地區地處內陸,交通相對封閉,制約了對外貿易的發展。相反,東部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因此,地理差異會影響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失業率會從東部到西部發生變化。
四、提案
第一,政府應增加政策傾向,以指導有效轉移就業人口。在中西部地區,政府可以適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并增加獎金、保險金和補償金,以改善工作環境,并吸引勞動力,特別是向西部地區輸送高素質人才。
第二,鼓勵員工改變用人觀念,創辦自己的企業。一方面,不斷變化的觀念使求職者可以縮短尋找和匹配工作的時間;另一方面,開辦企業有助于釋放更多現有工作,并可能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因此,中西部地區應集中精力促進創新和企業家精神。
第三,進行區域間產業轉移和升級,實現產業結構的同時優化。東部地區的一些第二、第三產業企業可以轉移到中西部地區,以完成產業調整和跨地區升級。
第四,加強就業技能培訓,與時俱進。為了滿足網絡、數據和信息技術的要求,技能培訓計劃的內容最好及時地作出修訂和調整,以使達到工作年齡的人掌握一些真正有用的技術。
五、結語
根據本文的分析,2008年至2017年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失業差異很大。經濟水平、技術變化、政府政策、統計誤差和地理因素共同導致了差異。由于失業是我國長期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家庭、企業、政府和其他市場參與者應采取措施,縮小區域間的失業率差距。
(作者單位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
參考文獻
[1] 吳慧慧.中國失業人口城市比例分析[J].中國經貿,2017(2):11-12.
[2] 彭連清.我國區際勞動力流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就業結構變動效應的視角[J].西北人口,2008,29(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