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端平
摘要:供應鏈融資一直都是熱門的研究話題,它的延伸發展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尤其是對于輕資產,缺少抵押擔保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能夠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降低融資風險。本文對學者們關于供應鏈融資進行了文獻綜述,并提出未來應結合供應鏈融資具體實踐探索其效應和風控改進措施。
Abstract: Supply chain financing has alway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and its extension has provided a good channel for SME financing, especially for light assets, lack of mortgage-backed technology-based SMEs. Supply chain financing can alleviate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SMEs and reduce financing risk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supply chain financing, and proposes that the future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to explore its effects and risk control improvement measures.
關鍵詞:供應鏈融資;科技型中小企業;文獻綜述
Key words: supply chain financing;technology-based SMEs;literature review
中圖分類號:F276.3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0-0141-02
0 ?引言
融資難一直是中小企業持久發展的主要瓶頸,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直出臺相關政策解決其在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特別是財稅金融等方面存在的困難。然而,“融資難、融資貴”依然是阻礙中小企業的發展的代名詞。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輕資產,缺少廠房、設備、土地等金融機構認可的可抵押物更難以得到有效融資。對于擁有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知識產權無法通過健全的無形資產價值評估體系得到有效評估,也難以從金融市場上獲得資金支持。而供應鏈金融的出現很好地為中小企業融資打開了通道,在新技術的不斷推動下,供應鏈金融已經發展至與互聯網與物聯網,并嵌入了區塊鏈技術被稱為是供應鏈金融的4.0時代。供應鏈金融4.0時代將解決整個鏈條的支付,實現貨物流、資金流和數據流的三者合一,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融通的重要途徑。
供應鏈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相結合的研究一直是學者關注的問題。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供應鏈金融的線上融資模式也是學者對比研究和量化分析著重點。近年來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學者也多有研究,主要在供應鏈融資模式、融資效應和信用風險管理方面。
1 ?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業務模式相關研究
1.1 供應鏈融資模式
由互聯網技術帶動的電商行業的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逐漸豐富。在這些文獻中,學者們根據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不同時段,對適合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斷變化。劉迅(2011)最早探索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而資金的授信主體主要是傳統金融機構。楊磊等(2016)介紹了四種線上供應鏈創新融資模式,提出在法律法規保障、電子平臺服務能力、供應鏈金融主體加強合作以及企業自身內部管理等四個方面改進建議。王晶晶(2018)將電商融資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一種方式,可以與更多的非銀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形成鏈式網絡融資服務模式,提高其融資服務。
1.2 線上供應鏈融資具體模式
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技術的發展,目前線上供應鏈融資模式按照主導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電商主導平臺模式、銀行主導升級平臺模式和產業主導模式。
1.2.1 電商主導平臺模式
在電商平臺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中,真實的交易數據是其模式的核心。諸如阿里巴巴、京東、蘇寧這類互聯網企業依托他們自身的電商平臺所累積的供應商資源和大數據優勢,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過程中,可以把上下游的交易、物流、資金流等數據作為信用評級的依據,核算融資額。
1.2.2 銀行主導升級平臺模式
在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中,除原有的平安銀行其他股份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近幾年都紛紛布局線上供應鏈金融平臺。與其他供應鏈金融模式不同,銀行重視風控,偏重給規模較大、資金數據全的供應鏈企業融資。正因為此,銀行在審批、授信和放貸的過程中都重視各類憑證的真實有效。同時銀行也憑借其專業金融服務,能夠幫助供應鏈企業做好中間環節服務。
1.2.3 產業主導模式
在由產業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中,一般由大型企業集團通過自身平臺,將核心企業信用注入到產業鏈條,對資金流、信息流、物流進行控制,運用產業數據、金融數據、征信數據建立風控策略,將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
2 ?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約束效應與信用風險評價研究
2.1 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約束效應研究
許多學者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出發探討供應鏈金融的積極作用。大部分學者都采用數學模型利用上市企業面板數據都不一而同的得出同樣的結論。顧群(2016)利用2008-2013年深交所高新技術企業做實證分析發現供應鏈融資能夠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效應。姚王信(2017)研究得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緩解效應程度與信息不對稱有著相關性。孫婷婷(2018)采用2010-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的578家中小企業研究得出商業銀行之所以對中小企業“惜貸”是因為存在信息不對稱,而供應鏈融資可以通過信息交互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且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不同對其融資約束緩解作用也相異。劉喆鐵等(2019)再次結合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也得出同樣的結論。宋華等(2019)從創新生態系統為著眼點,貫穿價值共創的目的探討科技型中小企業內外供應鏈整合與創新能力對其融資績效的影響,得出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在其創新生態系統中具有促進提高的作用。
供應鏈融資能夠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但是要減輕這種融資約束效應需要做出改進。對于資金融出方而言,需要進行融資產品創新,將傳統的抵押產品擔保觀念轉向技術專利、商譽、品牌及產品等形式做擔保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多種融資途徑;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需要健全自身的企業管理與財務管理,增強信息透明度;對于核心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應加強與上下游企業聯系,提升供應鏈整合能力。
2.2 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信用風險評價與管理研究 ?供應鏈融資是目前中小企業得到融資的主要渠道,由于供應鏈是一整個涉及上下游的企業鏈條,發生風險的影響更大。供應鏈融資風險主要集中在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信用、業務操作、物流監管和抵質押資產等方面。學者們對中小企業的供應鏈融資風險研究主要是對于信用風險的評估研究最多,希望能建立一個信用風險的評價體制提升其融資效力。湯會娜(2014)運用mixed-logistic模型對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做出信用風險評價,得出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水平的提升得益于供應鏈融資模式,但是影響科技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關鍵因素主要是融資企業和核心企業的財務結構、企業管理、股東結構以及合約特征等。陳耀鵬(2015)運用貝葉斯分類模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進行評估,一方面供應鏈融資幫助了中小企業降低信貸風險,另一方面在控制供應鏈融資信用風險上提出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改進、銀行授信業務流程的簡化以及高效供應鏈體系好完善的信用體系的構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吉哲(2016)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論分析信用風險評估機制對金融機構展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的重要性。王超(2018)用熵權法和TOPSIS方法設計信用風險評估體系,提出供應鏈融資模式下的信用風險管理措施。
在供應鏈融資的信用風險評價研究文獻中,許多學者都是運用數學經濟模型對中小企業進行信用風險評價,這主要源于中小企業的特征。因此在信用風險評估機制改進方面強調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財務實力和管理能力、核心企業的組織形式以及在供應鏈中發揮的作用、以及融資過程中采用的質押保證。
3 ?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研究展望
綜上所述,目前關于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研究學術成果頗多,大部分學者集中在供應鏈金融原理、模式探索、融資效應以及風險管理等方面。而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研究也多從供應鏈金融理論原理、模式流程和風險評價為關注點。關于未來的研究方向,本文建議應從實踐案例分析角度研究供應鏈金融模式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3.1 結合具體案例,研究供應鏈融資模式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產生效益 ?從現有的研究來看,學者大都是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用數學模型檢測供應鏈融資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效應,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數據的有效性,但是大部分缺少實際的案例。在此基礎上,學者們還應基于實地的調研,探索供應鏈融資模式的企業具體應用實踐,結合企業真實融資數據和利潤數據建立聯系,再運用數學模型檢測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效應,分析供應鏈融資模式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3.2 分析實務中不同主體主導供應鏈融資模式下風險控制流程 ?風控是融資的核心,不管是電商企業主導、銀行主導還是產業主導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都注重風險的操控。未來研究可以結合阿里巴巴、蘇寧易購和京東金融為代表的電商主導融資模式,以平安銀行為代表的銀行主導的融資模式和以海爾企業為代表的產業主導融資模式進行實地的考察,對比在實際供應鏈融資風控過程中把控點,進而更好的進行風險管控。
參考文獻:
[1]劉迅.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模式分析[C].智能信息技術應用學會會議論文集,2011(05):25-29.
[2]楊磊,唐瑞紅,陳雪.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線供應鏈金融創新融資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6(19):214-219.
[3]王晶晶,段升森.基于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型中小科技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建筑設計管理,2018(12):67-71.
[4]辛繼召. 銀行、電商、產業資本競逐供應鏈金融,交易銀行升級擺脫單純資金方角色[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11-30/doc-ifyphkhk8837876.shtml.
[5]顧群.供應鏈金融環節融資約束效應研究——來自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經驗證據[J].財經論叢,2016(05):28-34.
[6]姚王信,夏娟,孫婷婷.供應鏈金融視角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及其緩解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04):105-110.
[7]孫婷婷.供應鏈融資、信息不對稱與融資約束——基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公開數據的研究[D].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05):28-53.
[8]劉兢鐵,楊梅,郭凈.供應鏈金融能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嗎?——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會計之友,2019(10):116-121.
[9]宋華,陳思潔.供應鏈整合、創新能力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績效的關系研究[J].管理學報,2019(03):379-387.
[10]湯會娜.供應鏈融資模式下的科技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評價[D].廣東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05):23-46.
[11]陳耀鵬.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信用風險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05):22-27.
[12]吉哲.基于供應鏈融資的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05):19-31.
[13]王超.供應鏈融資下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J].信息系統工程,2018(1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