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藝寧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獨生子女特別是城市的獨生子女的活動空間日益狹小,使獨生子女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獨占一切、同情心和責任心極為薄弱的特點。所以在先天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我們要靠后天彌補,為獨生子女創設異齡同伴交往的機會,并將這種機會融合于幼兒本能的游戲活動之中。本文主要探討我國當前幼兒園混齡游戲教育存在的問題,并且給出合理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幼兒園;混齡游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226-0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規定:“幼兒園要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注重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混齡游戲以游戲為手段開展教學,并強調在混齡幼兒之間展開,這就將幼兒游戲這一基本的外在活動與幼兒年齡特征及幼兒生長環境資源結合起來,為學前教育理論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角度,為我國獨生幼兒教育以及重新審視學前游戲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個新的生長點。
1.當前幼兒園混齡游戲開展的現狀
1.1 幼兒園混齡游戲的定義。
幼兒園混齡游戲是指將3-6歲不同年齡或能力水平不同的幼兒按一定比例組織在同一空間內以游戲為主要方式開展活動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它擴大了幼兒的接觸面,使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與不同年齡、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幼兒相互交往,并通過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學習等方式,自主的進行各種認知活動,積累經驗,學習與人交往的態度和技能,學會分享、輪流、合作等社會行為,為幼兒形成積極健康的個性奠定基礎。
1.2 當前幼兒園混齡游戲開展的現狀。
我國的幼兒園一直實施嚴格的按年齡分班,盡管也存在一些混齡編班的情況,但是大多是出于以下原因和考慮:①我國部分地區經濟落后,學前教育的資金不足,沒有充足的校舍和師資;②一些偏遠的農村或者山區,由于生源不足或者村落與校園距離問題,無法集中入園,這兩種情況較多的產生在我國的農村地區,而此地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的,教師注重知識的傳授,未將游戲作為教學的基本形式,因此這些幼兒園中開展的混齡游戲多是自發組織的,并沒有具體的目標和教師的指導。
2.當前幼兒園混齡游戲開展存在的問題
2.1 混齡游戲中玩具及材料缺乏。
玩具是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媒介,是游戲開展的物質條件。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利用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他們自尋其樂,并可能鍛煉身體的健康,精神活潑,身體各部也因之而靈敏。”我國文學家魯迅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在混齡游戲中,大齡幼兒與小齡幼兒是通過玩具及材料進行互動的,如果缺少豐富的玩具及材料就會影響混齡游戲的開展,最終不利于混齡游戲教育目標的達成。
2.2 教師對混齡游戲指導缺乏科學性。
心理學家說:孩子必須游戲,因為借著游戲可以使他趨于完善。他們也承認孩子是在吸收一個特殊的環境,然后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締造一座歷史性的橋梁。他們的結論是:我們只需觀察,不要打擾他們。孩子就是借著游戲與生活來吸收現實,不需要提供幫助,任憑他們自己玩。但是,孩子如何在如此復雜的世界里吸收文化呢?難道就是玩玩具、塑沙堡嗎?由此可見,在這方面存在相當的矛盾,我們一面說在吸收期與孩子的溝通很重要,一面又說讓他獨自玩耍以建構并發展自己的能力,怎么理解?這也正是混齡班教師最大的困惑。
2.3 混齡游戲實施的效果難以評價。
當前,各省對幼兒園等級評定上的指標不外乎辦園條件(園舍場地、設施設備、辦園經費、人員配備)、園務管理(行政常規管理、教職工隊伍管理、后勤與財務管理)、安全衛生保健管理、教育工作(教育教學常規、教育改革與教科研工作)、家長和社區工作等幾項,幼兒園等級高低直接關系到幼兒園生源、教師福利、財政撥款等問題,因此幼兒園寧愿依照評價指標購置一些大型設備或者做一些形象工程,而不愿意勞師動眾的探索一種新的教育組織形式,因為這樣見效慢、風險大、效果不顯著,對幼兒園等級的評定也沒有更大的幫助。
3.幼兒園實施混齡游戲教育的對策
3.1 提供多樣化的玩具及游戲材料。
多樣化的玩具和材料是幼兒進行混齡游戲的必要保證,混齡班級的玩具要更具有豐富性和差異性,準備適應各個年齡階段幼兒發展需要的玩具。教師將教育意圖客體化于玩具和材料中,以潛在的影響和間接方式引導幼兒的行為和活動。玩具及材料的提供要考慮到不同年齡、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既有小齡幼兒喜愛的娃娃,又要有適宜于大齡幼兒的智力拼插玩具等。如在組織混齡體育游戲和建構游戲時,準備大量的大大小小的紙箱、盒子、木板、線軸、輪胎,幼兒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大小選擇適合于自己的玩具和材料。在“沙子磊房”游戲中,大齡幼兒會選擇操作難度大的用具,比如小瓶子、長尺子等工具以使房子看起來更精美,小齡幼兒會選擇看起來比較大的膠桶、塑料鍬等使房子看起來更高大。
3.2 提高教師對混齡游戲的指導水平。
混齡游戲將不同年齡的幼兒組織到一起開展,在同齡幼兒間本身存在差異的基礎上加大了群體間的個體差異,這對教師如何關注到不同年齡幼兒、不同個體幼兒之間的差別增加了難度。幼兒教師應在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征有基本的了解基礎上,進而觀察不同個體的幼兒之間的差異,依此制定出相應的、分層次的游戲活動目標和整體活動計劃,并將幼兒活動目標內化于心中,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相應的指導。
3.3 對混齡游戲實施評價的多元化。
在對混齡游戲的評價中要注意評價內容與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不僅對幼兒游戲中的行為做出評價還要關注對混齡游戲指導的教師的評價,探索更科學、合理、全面的評價方法,必要時還要參考家長的意見。此外,評價的過程要逐漸由靜態評價向動態評價轉變,將評價看成一個動態的、持續的過程,貫穿于幼兒園工作、教師專業發展、幼兒成長的全過程,充分考慮到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各種因素,并隨時根據實際的變化進行調整。
結論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幼兒混齡游戲的開展現狀,從實施現狀中總結存在的問題,并且結合實情,給出合理的解決對策。雖然目前來說,混齡游戲教育只是混齡教育的基本路徑,而且開展混齡游戲存在諸多理論和現實上的困難,但是混齡游戲是未來幼兒教育的發展方向,我們只有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的推動混齡游戲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皓.混齡游戲情境社交策略的短程團體游戲訓練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3]楊雪梅.開展混齡拓展游戲,培養幼兒交往能力[J].新課程學習,2016.